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降膜蒸发器蒸发性能的好坏取决于换热管内液膜的厚度及其稳定性.布膜器是决定液膜厚度和稳定性的关键部件.为了提高液体在切向狭槽布膜器中的布膜效果,建立切向狭槽布膜器液体流动的数学模型,对液体在布膜器中的流动进行分析,推导液体流动的轨迹方程.通过搭建降膜流动实验台,对实验轨迹和理论轨迹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理论轨迹方程与实验轨迹基本吻合,添加修正系数之后,理论方程得到进一步完善.此理论方程可为切向狭槽布膜器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上的需求,多孔材料的研究、制备及应用已有很大的进展和深入。本实验主要研究多孔材料表面涂层方法,使涂层后的材料表面改变微孔直径,亲水性和疏水性及表面强度等性能。学生通过创新实验,了解了多孔玻璃制备技术及表面处理,提高了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为学校培养创新性人才提供了很好的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3.
建立切向狭槽自由出流流量系数的数学模型,分别进行了水、乙醇水溶液、乙二醇水溶液及多乙二醇溶液四种介质的冷膜实验,分析了液位高度、狭槽尺寸及物料物性等对流量系数的影响规律,确定了狭槽宽度的最佳开口范围为2.2~2.5 mm,并进一步给出了该狭槽在不同液位高度下的流量系数计算公式,为切向狭槽布膜器的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以DM308玻璃粉末为基料,研究采用不添加造孔剂的烧结法进行微孔玻璃制备的工艺,探讨了在此过程中材料组分和热处理条件等因素对微孔玻璃的强度、孔径、孔隙率等性能指标的影响,得到了针对不同粒度原料的最佳工艺温度及材料配比,获得了抗压强度较高、孔径孔隙率适宜的微孔玻璃材料,对微孔玻璃的生物、化学、环保、医疗等提出了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采用SPG(Shirasu-Porous-Glass)膜乳化方法制备新型乳化柴油,并对新型乳化柴油燃料进行能耗及尾气成分含量的实验研究。学生通过创新实验来研究柴油乳化技术,利用实验设备来测试尾气成分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利用乳化柴油作为燃料,不仅可以节约能源,提高燃耗效率,而且可以降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CO及烟尘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降膜蒸发是一种高效传热方式,本文以水为实验工质对纵槽管降膜蒸发传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在热通量q=13.2-56.52kW/㎡,液体周边进料流量 =0.419-1.112kg/m.s,传热温差△T=2.02-9.87℃下测量纵槽管传热系数,并与相同操作条件下的光管传热系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纵槽管强化传热效果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管内雷诺数增大而增大;在热通量相同时,纵槽管的传热温差仅为光管的51%;纵槽管管外冷凝传热系数为光管的1.77倍,总传热系数为光管的2.14倍,强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含相变的缠绕管换热器的优化设计,提出了一整套计算模型,对传统模型中的Gilli公式进行了改进,大幅提升了该模型的计算速度。基于提出的计算模型以及NSGA-Ⅱ算法编写了缠绕管换热器的多目标优化程序,以径向间距、轴向间距以及缠绕角作为设计变量,以总换热系数、管程及壳程压降作为目标函数对缠绕管换热器的几何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实例验证,改进后的模型传热误差最大不超过3.6%,压降误差最大不超过8.5%,因此改进的计算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程序优化结果表明:相比初始结构,优化结构一总换热系数提高了7.1%,而壳侧压降降低了21.0%,管侧压降降低了0.7%;优化结构二总换热系数基本不变,壳侧压降降低了23.0%,管侧压降降低了27.0%。因此该优化程序可以有效优化缠绕管换热器的几何结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