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商用WF260合金粉末为原料,采用等离子熔覆技术在20钢表面制备镍(Ni)基耐磨涂层。在室温干摩擦条件下,采用MM-2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及X射线衍射仪(XRD)等对涂层的微观结构和组织成分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所制涂层呈层片状分布,与基体的冶金结合良好,表面存在孔隙现象。组织中存在大量的树枝晶,等离子熔覆层中主要物相为γ-(Ni,Fe)、(Fe,Cr,Ni)mCn、Cr_2Ni_3、BPO_4及Fe_5C_2。20钢的磨损率为1. 90 mm~3/min,涂层的磨损率为0. 26 mm~3/min,大幅改善了基体的耐磨性。涂层的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以及氧化磨损,其主要强化机制为弥散强化和固溶强化。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沉积特征对储层发育的影响,利用测井、录井、分析化验资料以及岩心观察,通过点、线、面沉积相综合分析对比,确定研究区内存在三种沉积亚相扇三角洲前缘、扇三角洲平原、前三角洲。通过对比岩性、电性及沉积特征,进一步识别划分出九种沉积微相。对研究区内扇三角洲各沉积微相的沉积特征、纵横向展布规律进行研究,统计受沉积微相控制的储集层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数据,并结合各沉积微相的含油气性特征,指出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及河口沙坝微相储集物性最好,并聚集了69.8%的的油气,为最有利的油气聚集微相。前缘席状砂微相、沙坝微相、沙滩微相及碳酸盐岩滩微相储集物性较好,属于中孔-中渗储层,为研究区的重要油气聚集微相。在前人确定研究区为扇三角洲沉积的基础上,将研究区内沉积相进一步划分至亚相与微相,并分析了不同亚相控制下的储层物性及含油性,为扇三角洲型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的主要特点、性质及教学要求,探讨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重要性及Matlab/Simulink在仿真实验中的应用,并针对具体案例给出了实验分析,通过实验展示了计算机辅助教学仿真输出的可视化优势,加深了学生对这门课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课堂质量和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闫明明  陈恩利  王军  王林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21):4998-5001,5019
通过在电液伺服材料性能实验机MTS机上进行磁流变阻尼器动态特性神经网络辨识试验,建立了MR阻尼器的神经网络逆动态特性模型。通过离线训练设计了结构的神经网络辨识器、控制器模型,并提出了MR阻尼器神经网络半主动控制方案。将所建的MR阻尼器的神经网络逆动态模型、结构的神经网络辨识器模型、以及神经网络控制器模型用于结构的神经网络半主动控制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及控制方案能够有效降低结构的振动响应,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MR阻尼器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5.
闫明明  鲍爱达  郭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34):10150-10154
针对复合量程微加速度计的封装设计与测试的理论、仿真分析和具体试验测试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最终确定出最佳的封装方案。理论分析主要通过对几种典型MEMS封装类型特点的比较,确定了最优的封装类型为陶瓷封装。仿真分析主要通过ANSYS软件进行复合量程加速度计热应力仿真,确定了复合量程加速度计的陶瓷封装管壳的厚度。通过静态特性测试及动态特性测试等进一步验证了该封装结构具有抗过载能力。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硬质合金刀具在断续切削加工时的主要失效形式,考虑了冲击载荷作用次数对刀具可靠性的影响,运用应力-强度干涉模型及随机过程理论,建立了硬质合金刀具的动态可靠性数学模型,给出了刀具在断续切削加工时的可靠度的变化规律.同时建立了以载荷冲击次数及加工时间为度量指标的刀具失效率计算模型.研究表明,随着载荷冲击次数和加工时间的增加,刀具的可靠度曲线出现逐渐降低的变化过程.刀具失效率具有"浴盆"曲线的特征,且与实验结果相吻合.通过该曲线可以准确地划分刀具的早期失效期、偶然失效期和耗损失效期,为刀具选取试验和修复时间以及可靠寿命等指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提出了科教兴国方针政策,自此之后教育方面出现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然而进入2l世纪之后,教育方面出现的新的问题是我们无法忽视的,其中包括了教育投资总量不多以及高等教育面临的规模不经济的问题。研究方法方面,笔者考虑到政府主导、出台符合本国国情的政策同时也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相关的经验和教训,因此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切入点方面是从教育投入的角度入手,考察这个教育发展和政策的风向标的变化,政府的教育投入通过影响人力,物力的配备,反映在一国人民的受教育水平和技能层次上,进而与生产力密切的联系在一起,通过比较中国同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印度在教育方面的总体支出、三级教育体系教育支出结构方面的数据,认识中国教育投资总量的不足,特别是高等教育面临的投入与产出的悖论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