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4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报道了用密度泛函(DFT)理论精确计算稠环烃系苯、蒽和菲分子的极化率结果。蒽和菲分子的几何构型优化采用HF/6-311G(3d,2p);极化率的计算采用B3LYP/6—311++G(3d,2p)。其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得较好,也与相关的稠环多烯芳香烃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关联。结果发现苯、蒽和菲分子的固有的极化率数据随着苯环的增加而增加,大约增加20.8个原子单位;分子的诱导极化率的数据随着苯环的增加而成线性增加,大约增加42.8个单位;而瞬时极化率的数据却不见有什么变化。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新型复合光催化剂BixCuyOz的制备及其在可见光下催化分解亚甲基蓝溶液的实验结果。研究了灼烧条件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找到了BixCuyOz可见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溶液的pH条件。  相似文献   
3.
用DFT BLYP/6-31G(d)及MP2/6-31G(d)等方法优化了夹心型双核模型物Cp2Cu2的分子结构.结果发现,横向/重叠型Cp2Cu2(Cs)比轴向/交叉型Cp2Cu2(D5h)的分子构型稳定;用能量分析方法探讨了该模型分子的优势作用项,发现决定分子总能量高低的不是原子(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而是前线分子轨道能级差的大小;同时还预言了该分子中的原子净电荷布居规律、前线分子轨道能量以及组成特征.  相似文献   
4.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对混合二卤代乙烯化合物的结构(用6-31G(d,p)基组)作了计算,得出不同构型的最低能量值。用DFT方法中的B3LYP/6-311+G(3df,3pd)在相同的计算水平下,通过Mulliken布居数和键能分析考察了混合二取代乙烯分子取其优势构型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奈福泮的含量。电极的Nernst响应范围为5.0×10-2~1.0×10-4mol/L,斜率为56mV/pC,检测限为1.7×10-5mol/L.该电极制作简单、使用方便、重现性好,测定结果与紫外分光光度法相符,可用于测定盐酸奈福泮药片中奈福泮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鲜竹叶中叶绿素的超声波萃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爱国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6(21):3474-34753529
研究了利用超声波萃取鲜竹叶中叶绿素的新方法.以分光光度计定量测定所萃取的叶绿素.结果表明,与常用的有机溶剂提取法相比,超声波萃取法不仅萃取率高、速度快、效率高,而且是室温提取,无需加热,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7.
酸碱性是分子非常重要的物理化学性质之一通常用pKa值来表示,但由于受稳定性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从实验上准确测定一些分子的pKa值仍有困难.从理论和计算上寻找有效和可靠的预测酸碱性的方法仍然是目前文献上活跃的课题.最近,我们从密度泛函活性理论的角度提出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来计算分子的酸碱性.本文试图把该方法应用于苯甲酸体系...  相似文献   
8.
PVC膜林可霉素药物电极的制作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林可霉素与硝酸汞配合比为1:1的配位化合物作为电活性物质,研制了林可霉素-汞修饰PVC膜电极,并对影响其电化学性能的一些因素进行了探究,得到了良好的电极响应曲线,响应斜率为58.9mV/pC,线性范围达4个数量级,检出限为1.0×10-5mol/L,十多种常见无机离子与一些辅料对电极基本无干扰,可采用直接电位法测定市售注射液中的林可霉素主含量。  相似文献   
9.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对甲烷及氟代化合物的结构(采用6-31G(d,p)基组)作了计算,并与MP2方法计算值以及实验值比较,对C-H键、C-F键的键集居进行了分析,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6-311+G(d)水平上,对双核镉配聚物1[Cd2Cl4(Hbm)2](Hbm=1 H-benzimidazol-2-ylmethanol)及其5种衍生物([M2Cl4(Hbm)(Hbm-R)]M=Zn2+,Hg2+;R=-CH3;-NH2;-CN)的荧光光谱的发光机理进行了研究.对其基态结构进行全优化,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在B3LYP/6-311+G(d)水平上计算其吸收光谱;同时采用CIS/6-31G(d)方法优化其最低激发单重态S1的几何结构,并用TD-DFT计算其发射光谱.结果表明,电子在基态S0与激发态S1间的跃迁,主要是在卤素配体到金属离子之间的电荷转移;模拟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峰的计算最大值与实验值基本吻合.改变中心金属离子和咪唑环上的取代基可以调控发光材料的光谱波段.此外,运用密度泛函活性理论(DFRT)研究了它们的电子结构和反应活性,发现金属离子的亲电福井指数与分子的发射光波长存在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2)达0.993.这些结果将对苯并咪唑类电(光)致发光材料的分子设计以及其他电致发光材料的分子模拟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