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从小微断层的成因入手,结合胜利、苏北一些油区的勘探开发实践,充分利用钻井、测井、地震、动态等资料,综合应用"静态4种技术、动态7项验证",较好地分辨出小微断层和地层相变的差别,识别出小微断层并对断层定向,实现了小微断层各类隐蔽特点的显性化。小微断层的显性描述在近年来的苏北盆地勘探开发中取得了显著成果,对指导同类型油田的开发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采用“事件驱动”的神经网络智能调度方法 ,当系统发生某一事件时 ,及时更新系统可利用资源和需调度的任务集 ,综合计算机视觉的反馈信息作出合理的调度决策 .仿真结果表明 ,该方法对简化调度策略、提高设备利用率、及时完成加工任务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薄层疏松砂岩稠油油藏的有效开发技术。方法针对苏北盆地溱潼凹陷薄层疏松稠油油藏埋深浅、油层薄、岩性疏松、原油黏度高等地质特征,运用水平井技术增大井眼与油藏的接触面积,减小渗流阻力;采取绕丝筛管完井方式,由先前产后被动防砂为完井主动防砂,储层不受固井水泥浆污染,提高完善程度;采用泡沫酸化技术避免酸液大量进入高渗部位,引起地层坍塌,达到改善低渗储层渗流条件;引用螺杆泵采油技术解决地下原油举升过程中的砂卡问题;添加合适的降黏剂,促使油包水乳化液转化为水包油乳化液,使原油与管壁的摩擦变成水与管壁的摩擦,降低流动阻力。结果运用水平井开发技术配套,从水平井设计、完井方式、酸化解堵、举升工艺及降黏技术等方面进行系统改进,成功实现华港—北汉庄区块垛一段稠油藏的有效开发,在采油速度达2.1%的稳定开发的状况下,含水上升率仅为0.41%,形成了一套适应此类油藏开发技术系列,并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应用。结论水平井开发薄层疏松稠油油藏,适应性好,较普通直井、定向井具显著优势,是开发难动用薄层稠油油藏的有效方法。通过北汉庄—华港区块的成功应用,可带动溱潼凹陷斜坡带的滚动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4.
目前边缘检测算法只能检测水平边缘、垂直边缘,且检测精度低、处理速度慢、抗噪性能差;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气门几何尺寸的多种边缘高精度尺寸检测算法。首先采用中值滤波和高斯滤波对气门采集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针对不同的边缘使用不同检测算法实现图像边缘的像素级定位。在像素级边缘定位的基础上采用几何质心法亚像素边缘定位实现图像边缘的亚像素级精确定位。最后采用畸变校正技术对图像中边缘像素点的坐标进行校正,得到没有畸变情况下边缘像素点的理想坐标,根据像素当量计算得到气门的各个尺寸。通过在光学图像检测系统中的实际应用,证明提出的算法精确且稳定,满足高精度视觉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分析 Petri网和 OMT建模工具的特点 ,提出一种 Petri网与 OMT相结合的建模方法 ,并用该法对具有计算机视觉的 FMS建模 ,使模型不仅能充分体现系统的动态属性 ,而且具有良好的可重用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针对YT油田DN组多薄层油藏测试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地层不出液的原因,从油藏构造、储层特征以及测井、压裂、抽汲等诸环节进行分析,针对油层测井解释结果同测试结果存在的差异性,对“薄层油层的压裂工艺技术”采取合作攻关,分别开展压裂优化设计、提高导流能力优化技术及压裂有效加砂工艺研究,认识并总结改善压裂效果的关键技术;同时在压裂返排时机、返排工艺方面也进行了研究;最后综合以上研究成果,提出测试改造具体措施方案。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针对YT油田DN组多薄层油藏测试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地层不出液的原因,从油藏构造、储层特征以及测井、压裂、抽汲等诸环节进行分析,针对油层测井解释结果同测试结果存在的差异性,对“薄层油层的压裂工艺技术”采取合作攻关,分别开展压裂优化设计、提高导流能力优化技术及压裂有效加砂工艺研究,认识并总结改善压裂效果的关键技术;同时在压裂返排时机、返排工艺方面也进行了研究;最后综合以上研究成果,提出测试改造具体措施方案。  相似文献   
8.
基于平面模板的摄像机标定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提出的一种基于平面模板摄像机标定的新方法是先通过假设图像中心坐标为模型的成像中心,由摄像机线性模型求解中间变量然后分解独立的摄像机参数,并将求得的参数作为带畸变的非线性模型初始值进行优化求解,最终得到摄像机模型所有参数的精确值。通过仿真实验和真实实验对本方法与其他方法进行测试与比较,结果表明算法有相似的收敛性,在噪声环境中有更好鲁棒性,并且具有更小反投影误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