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郑锐  罗天鑫 《科技资讯》2014,(27):74-74
机械设计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机械设备的高效和节能等相关性能,只有在机械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各方要素,打破传统的设计方法和理念,不过度追求机械设备的单一功能,使信息化、系统化以及智能化等相关要素融入到机械设计之中才能使设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并促使其更好的发展。该文将主要对机械设计方法及发展方向进行相应的介绍和阐述。  相似文献   
2.
刘峰  罗天鑫 《科技资讯》2014,(28):57-5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由手工劳动生产的落后方式已逐渐被先进的工具所取代,比如车床生产。车床主要指车工在机械加工这类行业中用车刀对旋转性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过程,又被称为“机床”。据调查显示,我国目前的机床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然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仍处于落后状态,因为在生产过程中它靠的依然是大量劳动力。为了大大提高国家的生产力,对普通车床的改造势在必行。我国必需加大对普通车床数控化的改进,争取用最少的劳动力获得更高的效益。  相似文献   
3.
随机网络不确定性高,较为复杂,当前节点定位算法无法准确对随机网络中分布式节点进行准确定位,且适应性差。为此,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标记传递的随机网络中分布式节点高精度自定位算法,标记传递算法将随机网络中的分布式节点用有标记数据和无标记数据进行描述,依据节点间的相似度将节点标记传递至其相邻节点。对节点定位问题进行描述,介绍了标记传递算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标记传递算法对随机网络中分布式节点进行高精度自定位,定位过程主要分为离线训练阶段与在线自定位阶段,给出定位详细实现过程,对定位结果进行滤波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所用所提算法对随机网络中分布式节点进行自定位,定位精度高,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化工生产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为了使企业可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化环境下占据一席之地,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就要对机械自动化技术进行相应的探究和发展,使其更好的应用于化工生产。当前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在管理机制以及观念上普遍存在问题,成为了限制企业发展的掣肘。该文就将主要以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为切入点,对其进行简要的介绍和分析,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作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分布式机电仪器网络中容易发生移动节点微损坏现象,影响移动节点间的正常通信。传统的检测方法忽略了移动节点能量参数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使部分正常节点被错误滤除,降低检测精度。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节点剩余能量等级的分布式机电仪器网络微损坏移动节点检测方法。建立分布式机电仪器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移动节点能耗模型,计算分布式机电仪器网络安全阈值。同时计算剩余能量级别,获取分布式机电仪器网络微损坏移动节点标准值。当移动节点间出现报警信息时,基站会计算参与报警的移动节点标准值。将获取的数据和移动节点能级的临界值相比,判断出微损坏节点,完成网络微损坏移动节点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检测精度高。  相似文献   
6.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当代的经济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但是随着生产的发展以及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不断加快,对于生产效率和制造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条件下就应当对机械加工工艺和设计水平进行发展和创新。该文将主要以推动架及其加工夹的设计为切入点,对其进行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杨帅  罗天鑫 《科技资讯》2014,(27):61-6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机械行业得到迅猛发展。其中,机械测量与进给系统的发展尤其显著。进给系统是指连续操作(在木工机械或者金工机组)中使得工件移向刀具或刀具移向工件所需要设计的系统,一般用于机械上的机床运动,主要负责器械运作中的切削工作。机床测量与进给系统主要依靠电动化与自动化来运行,人的手工操作所占的比例逐渐降低,数控技术深入融合,是测量与进给机械系统设计最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郑锐  罗天鑫 《科技资讯》2014,(28):58-58
盘类零件在机器中用途十分广泛,通常是起连接或者支撑的作用,通常盘类零件的好坏也会直接影响到机器的使用寿命,所以应加强对盘类零件的质量管理,更应熟悉盘类零件的制造工艺。该文主要结合某机床盘类零件制造工艺及工装设计,对其制造工艺以及工装设计有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