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低渗透油藏超临界二氧化碳泡沫封堵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腰英台油田某区块微裂缝发育,前期CO2驱试验区气窜严重的特点,通过实验对超临界CO2泡沫封堵注入方式、注入速度、气液比以及发泡剂浓度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注入方式下的超临界CO2泡沫阻力因子变化较大,气液同时注入更有利于提高超临界CO2泡沫封堵效果;同时,气液比、注入速度与发泡剂浓度对超临界CO2泡沫封堵效果均有显著影响,优选注入速度为0.7 mL/min,气液比为1∶1,发泡剂浓度为0.5%。  相似文献   
2.
准确地预测电潜泵井井筒温度分布对电潜泵井优化设计和正常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也是进行油井生产动态分析必不可少的内容。在对常规井筒温度场进行了计算的基础上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及传热学原理 ,考虑由井筒向地层传热及电机、电缆散热 ,推导出了电潜泵井生产流体沿井筒的温度分布计算模型 ,并对某一井深为 180 0m的电潜泵生产井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 ,油井产量恒定时 ,电机、电缆散热可使产出流体温度升高 ,这是影响电潜泵井井筒温度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稠油开发中油藏边水的存在造成吞吐井迅速水淹,产量急剧降低。根据河南油田边水稠油油藏的特点,建立能够模拟油藏边水的蒸汽吞吐物理模拟试验装置,在分析泡沫剂和稠油性能基础上对氮气泡沫抑制边水的影响因素及应用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氮气泡沫抑制边水技术适用于原油黏度较低、边水能量适中、非均质性较强的油藏,且在强水淹时实施能取得较好的抑制边水效果,应先注入N2段塞,再注N2泡沫段塞,然后N2与蒸汽混注;试验期累积增油9691 t,平均含水率下降9.2%,单井油气比提高0.11,投入产出比为1∶1.72,控水增油效果明显,达到了抑制边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低渗非均质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长庆油田某区块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裂缝发育、非均质性严重的特点,通过实验研究了注入时机对氮气驱油效率的影响,优选氮气驱注入方式并对气液比和段塞大小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N2注入时机对原油采收率有较大影响,N2注入时机应尽早。气液交替注入方式更有利于低渗油藏特别是非均质油藏的开发。气液比和段塞大小对氮气驱开发效果均有显著影响,优选结果是气液比1∶1,氮气段塞个数为5。  相似文献   
5.
针对水驱稠油开发效果差、采收率较低的问题,在稠油热水驱室内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冷/热水交替驱稠油的开发效果更好,与同温度的热水驱相比能提高采收率4.5%。进一步深入研究冷/热水交替驱稠油的注入参数,优化注入参数结果为:注入热水段塞温度为80℃,冷水和热水段塞比为1∶1,注入速度为0.5 m L/min,采出程度可达到65.1%。分析表明,冷/热水交替驱稠油与热水驱稠油相比,能够提高水的波及体积,并对油藏能够产生一定的震动作用,因此驱替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原油乳状液稳定性光学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光散射原理为基础,建立了原油乳状液比表面积与时间的关系模型,进一步推导了原油乳状液衰变速率表达式。借助近红外扫描仪,评价了石油磺酸盐原油乳状液和碱原油乳状液两种体系的稳定性。红外扫描实验结果表明,碱原油乳状液体系、石油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原油乳状液体系、OP-15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原油乳状液体系的半衰期分别为10.92,0.96,0.26 h。对各种原油乳状液体系的衰变速率进行了定量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碱原油乳状液体系、石油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原油乳状液体系、OP-15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原油乳状液体系的液珠衰变速率分别为0.000 652,0.055 6,0.121 8。计算结果和常规析水指数测定结果在分析原油乳状液稳定性方面具有一致性,验证了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在原油乳状液稳定性评价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电潜泵井井筒温度分布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准确地预测电潜泵井井筒温度分布对电潜泵井优化设计和正常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进行油井生产动态分析必不可少的内容。在对常规井筒温度场进行了计算的基础上,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及传热学原理,考虑由井筒向地层传热及电机、电缆散热,推导出了电潜泵井生产流体沿井筒的温度分布计算模型,并对某一井深为1800m的电潜泵生产井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油井产量恒定时,电机、电缆散热可使产出流体温度升高,这是影响电潜泵井井筒温度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原油乳状液稳定性光学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光散射原理为基础,建立了原油乳状液比表面积与时间的关系模型,进一步推导了原油乳状液衰变速率表达式.借助近红外扫描仪,评价了石油磺酸盐原油乳状液和碱原油乳状液两种体系的稳定性.红外扫描实验结果表明,碱原油乳状液体系、石油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原油乳状液体系、OP-15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原油乳状液体系的半衰期分别为10.92,0.96,0.26 h.对各种原油乳状液体系的衰变速率进行了定量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碱原油乳状液体系、石油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原油乳状液体系、OP-15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原油乳状液体系的液珠衰变速率分别为0.000652,0.0556,0.1218.计算结果和常规析水指数测定结果在分析原油乳状液稳定性方面具有一致性,验证了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在原油乳状液稳定性评价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微可压缩流体在斜井内的不稳定流动状态,给出了数学模型,推导出了油井的完善程度和油井倾斜造成的表皮因子的计算式。该计算方法考虑了油井的倾斜度、打开程度、打开位置及油层均质性等因素。实际计算表明,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计算定向井流体流入动态。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