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15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27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本文讨论了数学建模在极限和微积分中的应用,并通过教学案例讨论了如何将数学建模应用到某些概念及定理的学习中.  相似文献   
3.
通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与非平衡格林函数的相结合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对四甲酰二亚胺系列分子PTCDI-Cn(n=0,6)的电荷输运性质进行了理论计算.在计算中,PTCDI-Cn(n=0,6)分子分别与Al,Li以及石墨烯3种块体电极组成三明治结构分子结.从电流-电压曲线可知PTCDI-C6分子结体系中出现了负微分电阻以及整流等输运性质.结合透射谱以及投影态密度,对其输运性质进行了相应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这类PTCDI系列分子在将来的分子尺度器件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评估公务用车管理系统的服务质量,提出了基于Servqual的公务用车管理系统服务质量评价模型,构建了相应的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模糊分析法、问卷调查等方法和工具,提出了一种模糊层次分析的评价方法。成立了由专家、管理者和用户代表组成的评价团,通过收集大量用户感知和满意度评价数据,对所构建的评价模型进行了实践验证。结果显示,评价团中3组人员对该模型各指标的权重评价值的相对误差低于1%,用户对公务用车管理系统服务的总体评价值与通过模型计算的评价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低于2%。实践表明,构建的模型指标体系合理,适用于公务用车管理系统服务质量的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5.
在科技发展的带动下,各种新的技术和设备得到了不断的开发和应用,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受单相电力负荷变化的影响,其设备的非线性因素逐渐增强,为了对电力自动化进行优化,需要切实做好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和研究。本文结合无功补偿技术的特点,对其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研讨。  相似文献   
6.
笔者介绍了实现基于MapServer和PostGIS的WebGIS,并同煤矿监控系统中广泛使用的图形展示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猴王遗传算法具有原理简单、易于计算的优点,但存在猴王点(最优个体)附近空间局部寻优能力弱,进而影响全局搜索能力的局限.通过引入免疫进化算法,对猴王点进行免疫进化迭代优化,使得既加大对最优个体附近解空间搜索的同时,也兼顾了对最优个体附近解空间以外区域的搜索,避免了不成熟收敛;且随着迭代的进行,局部搜索能力不断得到加强,算...  相似文献   
8.
正一、原始科技创新的背景和意义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要靠科技推动,发达国家科技对经济的贡献已经达到80%以上,中国正在经历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历程,更需要科技的支撑。在当前经济危机引发的流动性危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辅导员—班主任二维学生管理模式的积极意义入手,分析了兼职班主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优势与缺陷,探讨了辅导员—班主任二维管理模式的关键环节,分析了这一模式的现实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定微生物采油所用营养成分在地层中的损耗情况,在模拟油藏条件下,分别利用浸泡法和物质平衡法研究了微生物采油中内源菌激活常用营养组分(葡萄精、硝酸钾、磷酸二氢钾)在石英砂上的静态和动态吸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3种组分中葡萄糖的静态吸附量和动态滞留量最高,分别为8.5×10-4和8.9×10-4而硝酸钾和磷酸二氢钾的吸附较弱,其静态吸附量与动态滞留馈都仅在1×10-4左右;动态吸附实验中,注入营养液1.5VP(VP为孔隙体积)时,岩心各组分的出口质量浓度接近入口质量浓度,转水驱2VP时,出口质量浓度接近0,表明动态驱替时吸附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