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综合类   2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湿法脱硫系统中应用蒸汽相变技术脱除细颗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在脱硫塔进口烟气、塔内脱硫液进口上方添加适量蒸汽等措施,在湿法烟气脱硫(WFGD)系统中进行了利用蒸汽相变原理高效脱除细颗粒的试验研究.考察了采用CaCO3, Na2CO3, NH3·H2O等3种不同脱硫剂时,WFGD系统对细颗粒的脱除性能及其脱硫剂、蒸汽添加量、液气比(体积比)、脱硫塔进口气液温差等的影响,并进行了添加蒸汽和喷雾化水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由于形成无机盐气溶胶细颗粒,采用CaCO3, NH3·H2O脱硫剂时,WFGD系统对细颗粒的脱除效果明显差于Na2CO3脱硫剂;在WFGD系统中应用蒸汽相变原理可显著促进细颗粒的脱除,在蒸汽添加量为0.05 kg/m3时,细颗粒数浓度脱除效率可增至60%~70%以上;液气比的影响与脱硫塔内是否存在蒸汽相变有关;提高脱硫塔进口气液温差有利于细颗粒脱除;烟气温度较高时,利用雾化液滴的蒸发替代添加蒸汽也能显著促进细颗粒的脱除.  相似文献   
2.
燃煤电站超低排放烟气颗粒物排放测试及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5台应用超低排放技术的燃煤电站机组,对其除尘单元的烟尘深度脱除能力及湿法脱硫单元的协同除尘能力进行现场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燃煤电站超低排放技术改造可显著降低烟尘排放水平.采用低低温电除尘、电袋复合、旋转电极及高频电源等技术对除尘单元进行超低排放改造,除尘设备出口烟尘浓度为10.89~22.94 mg/m3,除尘效率均在99.86%以上,且工况变化时脱除效率稳定.应用托盘、单塔双循环、双塔双循环等技术对湿法脱硫系统进行超低排放改造,测试期间WFGD系统出口烟尘排放浓度分别为2.09,10.48,20.40 mg/m3,WFGD系统协同除尘效率分别为87.18%,85.52%,79.80%.相比改造前烟尘协同脱除能力均有明显提升,其中双塔双循环WFGD系统对细颗粒的脱除能力显著高于单塔系统.  相似文献   
3.
碳酸酐酶在四氧化三铁上固定化及其性能表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氧化三铁为载体,利用共价结合和交联法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固定化碳酸酐酶(CA),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CA最佳固定化条件,并对固定化酶进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在最优的固定化条件下,固定化酶的酶活回收率可达到66.90%,且其pH值稳定性、操作稳定性、热稳定性和贮藏稳定性明显高于同等条件下的游离酶,该固定化酶经5次催化水解底物后仍能保持62.58%的相对酶活.  相似文献   
4.
水汽在细微颗粒表面异质核化数值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蒸汽在同时含有不溶物质与可溶成分的粗糙颗粒表面核化特性数值实验平台,对水汽异质核化晶核形成自由能、成核速率、成核几率、成核临界饱和度、平衡水汽饱和度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盐含量对成核自由能势垒、成核临界饱和度无影响,但对晶核越过自由能势垒进一步长大过程自由能及平衡水汽饱和度影响显著.用自仿射分形理论描述粗糙颗粒表面,将表面粗糙程度与接触角联系起来,研究发现:颗粒表面粗糙度降低了成核自由能势垒,引起成核速率与成核几率迅速增大,成核临界饱和度降低,而对晶核进一步长大过程中水汽的平衡无明显影响.较高的可溶性盐含量有利于核化液滴的长大;颗粒表面越粗糙,越易于核化.  相似文献   
5.
含盐化工废液流化床焚烧特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燃煤循环流化床燃烧试验装置上对含盐化工有毒废液红水进行焚烧试验,考察了废液红水焚烧量、红水密相区喷入比例、过剩空气系数及二次风率等因素对焚烧试验炉内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理组织工况下炉膛主要焚烧区温度保持在850~900℃之间,焚烧效果好,床层没有出现结焦现象,尾部飞灰中析出微量有机盐分.随着红水焚烧量或过剩空气系数的增加,密、稀相区温度均下降;随着红水在密相区喷入比例或二次风率的增加,密相区温度下降,稀相区温度上升,炉温趋于均匀,更利于焚烧.  相似文献   
6.
燃烧源PM2.5微粒润湿性能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W ashburn动态渗透压力法研究了燃煤电厂与垃圾焚烧发电厂PM2.5微粒的润湿性能及其与微粒形态和组分的关系,并考察了添加润湿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二烷基硫酸钠(SDS)、JFC、FS-310、Silanol w22)对水润湿燃烧源PM2.5的改善作用.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分析了微粒的形态和化学组分.结果表明:微粒的形态和组分对润湿性能有较大影响,垃圾焚烧发电厂PM2.5微粒的水润湿性能优于燃煤电厂PM2.5;不同润湿剂改善燃烧源PM2.5微粒润湿性的效果与微粒特性密切相关,SDS,Silanol w22可明显改善燃煤电厂PM2.5微粒的润湿性能,而FS-310,JFC则对垃圾焚烧电厂PM2.5微粒有显著改善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利用蒸汽相变提高燃烧源PM2.5脱除效果及湿法除尘提供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
采用土柱淋溶模拟试验,研究长效碳铵及普通碳铵在土壤中的分解特性,以考察长效碳铵固碳的实际可能性.试验表明:在施用长效碳铵和普通碳铵后的1个星期左右,两者在土壤中的HCO-3,CO2-3离子质量浓度基本相同,且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2个星期后,施用长效碳铵的土壤中HCO-3,CO2-3离子质量浓度都明显高于相应的普通碳铵.结果可知在土壤固碳方面长效碳铵要优于普通碳铵.  相似文献   
8.
碳铵肥料施入土壤后的渗透转化特性是决定以碳铵为载体实现土壤中CO_2固定的重要基础;采用土柱淋溶模拟试验,对比研究施用长效碳铵、普通碳铵后HCO_3~-、CO_3~(2-)在土壤中的渗透转化特性,结果表明施用长效碳铵HCO_3~-、CO_3~(2-)在土壤中的含量、贮存时间以及渗透距离均明显高于相应的普通碳铵;由此可推测以长效碳铵为载体固碳性能优于普通碳铵。  相似文献   
9.
视觉特征空间中的大规模聚类问题是图像识别和检索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最好的算法是近似k-means算法,它是Lloyd算法的近似算法,只能依靠采用高准确率的近似搜索近似地保证聚类结果的性能.为此针对近似k-means算法提出改进的基本不增加时间、空间代价新算法,具有更好的算法收敛性和聚类性能.该算法利用了迭代求解过程中更多的信息,更有效地更新子类划分,使得聚类损失单调不增并且快速减小.理论证明,采用任意准确率的近似搜索,该算法都可以在有限轮迭代后收敛到Lloyd算法的收敛解.实验结果表明,分别采用最优参数产生同等性能结果时,所提出的算法比近似k-means算法快10倍.此外,通过比较全局特征聚类实验中的子类的图像,也直观地验证了其聚类效果.  相似文献   
10.
古代秦巴先民克服秦岭、大巴山阻隔,开通了数条古道,史称秦巴古道。开县位于秦巴古道重要路段,据有巴夔之喉衿、襄峡之唇齿的战略要地。三峡秦巴古道早在西晋就已经开通,唐代拓展成洋万涪道、洋渠道和荔枝道,传统上又称洋巴道。宋蒙战争时期,秦巴古道开县段是双方必争之地,几易其手,成为影响全局的军事通道。明清时期,开县秦巴古道降为商道,商贸日盛;小川北道、东西向通道、南北向“三纵一横”的小道,构成了以秦巴古道为主伸向四方的开县交通网。历史上,三峡开县秦巴古道不仅是一条经济动脉,一条军事通衢,还是一条文化走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