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矿场为保证调剖效果,一般采用低矿化度清水配制调剖剂;但是随着油田消耗清水量越来越多,造成过剩污水大量外排,从而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严重污染。因此,有必要研究调剖剂性能预测方法,以便及时调整配方,保证调剖效果。通过研究调剖剂的成胶性能的影响因素,以及现场污水对调剖剂成胶的影响效果,为使油田污水得以循环利用,发明了一种基于水质监测的调剖剂成胶效果预测方法。使用该方法可以达到快速预测调剖剂成胶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低物性段影响蒸汽辅助重力驱油开采超稠油的问题,通过对杜84区块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判断研究区具有潜在的酸敏特征,若采用酸化的增产方式时应注意主体酸液的选取。通过溶蚀实验优选酸化液体系配方为4%盐酸+5%氟硼酸+2%硝酸+2%多聚磷酸+2%乙醇+1%黏土稳定剂+1.5%兰826缓蚀剂+1%钙离子稳定剂(三聚磷酸钠:氨基三亚甲基膦酸=1∶3)+1.5%乙二醇丁醚,最佳反应时间为24 h。利用所选酸液配方开展酸化增渗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选酸液体系增渗范围为72.84%~95.16%,充分验证了酸化液配方对于天然岩心有很好的酸化、增渗效果,满足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海上油田低产井采用电潜泵举升过程中,电机温度过高将导致烧泵.针对于此问题,首先通过实验确定低产井电机烧泵时间,并通过有限元模拟的方法分析低产井井下流体的流动特征及传热规律,同时提出一种应用于电潜泵的回流补液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油井产量较低的条件下,流体温度对于电机温度影响不大;由于动液面低于泵吸入口,流体携热能力下降发生烧泵事故,电潜泵泵寿命最少减小为原有的0.21倍;采用回流补液方法后,温度平均降低130℃,电机温度处于安全温度范围内,说明回流装置具有很强可行性;回流通道尺寸在3~4 cm时,回流量最大,相应的电机温度也为各尺寸中最低.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薄差储层储量有效动用的技术途径,解决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明确注采井组对应压裂的增产效果及最优裂缝参数,采用以电模拟实验为主、数值模拟为辅的方法,对注采井组对应压裂的增产效果进行评价,并得出了在"四注一采"井组中注采井组对应压裂的最优裂缝参数。结果表明,对于同等的压裂规模,注采井组对应压裂的增产效果优于单独压裂油井,单独压裂油井的增产效果优于单独压裂水井;"四注一采"井组的注采井组对应压裂的最佳压裂规模组合为:油井裂缝穿透比42%、水井裂缝穿透比13%;注采井组对应压裂的最优裂缝导流能力为40μm~2·cm。故对于薄差储层,采用注采井组对应压裂技术进行改造,具有良好的效果,并在注采井组对应压裂时,应以油井压裂为主。实验研究结果为薄差储层注采井组对应压裂的裂缝参数设计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对于提高老油田表外储层的开发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曹广胜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3):3107-3110,3115
低渗透油藏开发的难点就是注水不足,地层能量得不到有效补充,油井产量下降迅速。提高注水压力是解决此问题的最直接的办法,但不可能无限制地提高注水压力,还应该充分考虑地层、套管、地面设备的承受能力,因此有必要开展强化注水压力界限的研究。本文针对低渗透油田的地质特点,提出了合理注水压力的确定原则;依据材料力学理论,建立了套管承压能力计算数学模型,结合压裂施工参数,研究了油层破裂压力的计算方法,针对朝阳沟油田某区块的具体情况,确定了强化注水压力界限。  相似文献   
6.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培养创新型和实践型石油工程人才迫切需要构建大学生创新实验教学平台。从硬环境、软环境、运行模式等方面对石油工程专业提高原油采收率大学生创新实验教学平台建设进行了探讨。实践表明,石油工程专业提高原油采收率创新实验平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科研兴趣营造了良好的软硬件环境。  相似文献   
7.
依托于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研究改革了实验教学体系和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方法;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实验教学目标;形成了与学科发展相适应、实验室软硬资源大范围共享开放运行、实验教师队伍及管理制度建设规范化的实验教学机制;开发了以学生自主、实验室开放、信息化管理、实验基地创建及示范与辐射为主导的大学生创新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