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3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现阶段微观剩余油研究中可视化精度低、微观剩余油与矿物之间的依存关系不明确以及形态分类描述不完善等问题, 利用岩芯观察、铸体薄片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等手段, 以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图像为基础资料, 联合能谱(EDS)分析资料, 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中部长2油层组和长9油层组的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 并探讨剩余油赋存状态的矿物学机制。结果表明, 微观剩余油的赋存状态由孔隙的大小和形态以及与孔隙相接触的边缘矿物的性质共同决定, 不同类型孔隙对剩余油的赋存能力取决于孔隙边缘矿物的形态、表面粗糙程度、比重和润湿性等物理化学性质。据此, 可将微观剩余油分为残留油团、半自由油岛、半自由油雾、半自由微油团和束缚油5个类型。  相似文献   
2.
基于鄂尔多斯盆地白于山地区延长组长4+5特低渗储层压裂缝分布规律性不强、预测难度大的问题,采用传统工程地质方法与特殊测井、常规测井、沉积微相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建立油藏三维空间展布的地层岩石力学模型,开展随井间储层和应力场变化的全缝长压裂数值模拟,得到较精确的压裂缝全缝长几何形态参数,据此认为应力隔夹层将作为一种新的开发地质属性对压裂缝纵向延伸和水驱波及范围起主导控制作用,并提出开发调整措施。研究结果可为提高低渗储层的开发决策效率、提高剩余油采出程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4.
徐家围子断陷营一段火山岩旋回测井响应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钻井取芯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测井资料,开展了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营一段高分辨火山岩旋回的划分,建立了营一段火山岩的旋回模式,并总结了营城组一段不同岩性、岩相的测井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营一段划分为3个旋回,每个火山岩旋回的自然伽马和电阻率曲线值在底部一般为中高值,顶部为低值;在不同旋回界面,测井曲线振幅和变化频率明显增大,指示风化壳或沉积夹层等标志性界面的存在;并通过研究认为自然伽马、电阻率和密度3种测井曲线对火山岩岩性和岩相识别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5.
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早白垩世由若干个北东向展布的含火山断陷盆地成群排列组成。早期大量的火山物质充填在盆地箕状断陷湖盆中心,形成内源型火山泥石流油气藏,成为一种新的而且是该盆地主要的油气储集类型。通过大量的岩石学观察研究,表明盆地内储层岩性组合不同于通常火山碎屑岩中的"凝灰质砂岩"或"凝灰质砂砾岩",而是火山泥石流快速堆积的混杂岩相,有其特殊的储层沉积成因和特定的古地理环境,属于一种研究程度较低的新型沉积成因储层类型。该种储层类型具有凝灰岩与正常砂砾岩混杂堆积、岩性复杂、分选差、孔隙类型复杂多样、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储层物理、化学性质不稳定,敏感性强,胶结作用弱,常规注水开采容易造成水敏、速敏、套损、套变和出砂严重等问题,开发难度大。探讨了火山泥石流储层成因机理,可为优选开发方案、制定合理的开发技术政策、获得经济有效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认识页岩油微观赋存状态及类型,避免实验过程中水钻取样对原油分布的影响,选取吉木萨尔页岩典型含油岩芯,采用全程液氮钻、切、磨制样工序,通过全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二次电子成像及背散射相结合的技术手段,获得微观储层矿物类型和结构、储集空间类型、形貌以及C, O, Si, Al, Ca, K, Na,Mg等元素在微、纳米尺度的分布。依据去除矿物因素后的C元素含量分布,判别原油在微、纳米空间尺度的富集程度。结合矿物岩石组构和储集空间形貌,对微、纳米尺度页岩油原油的赋存状态及分布类型进行直观的定量表征,并基于C元素含量推测微观含油饱和度的相对变化。针对原油与孔喉的配置关系,进行储层微观孔喉结构与原油赋存状态的表征,明确原油赋存类型。总结出研究区4种微观原油赋存类型:白云质溶蚀微米级大孔道中的可动油、砂质粒间微纳米级孔中可动油、砂质粒间孔喉壁吸附的半束缚状态的油膜以及自生黏土矿物晶间孔内束缚油。  相似文献   
7.
安塞油田多期河道叠加致密砂岩油藏开发中后期,油井含水量升高,油层有效动用不均,整体压裂易出现水窜、水淹现象,已不适应油田现今的生产状况。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对油水井单砂体进行细分和对比,建立岩体力学模型和三维应力场分布模型,结合现场压裂施工参数,开展单砂体全缝长压裂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安塞油田多期河道叠加致密砂岩油藏侧向复合砂体内部单砂体间泥质、钙质物性夹层发育,形成的应力夹层对压裂裂缝的展布有较好的封隔作用,即使压裂施工过程中隔夹层产生裂缝,但随着泵压的降低,张开的裂缝会随之闭合,支撑剂并没有进入隔夹层中产生有效裂缝,油层单砂体间有效动用不均,60%的层有效动用程度较低。由此提出针对小层内动用程度不高的11口井的单砂体补孔、重复压裂、堵水、隔采等措施,经过现场实施,增产效果明显,平均日增油1.2 t以上,最终形成多期河道叠加致密砂岩单砂体细分与压裂改造的技术方法体系,对今后类似油藏的开发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苏里格气田为例,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常规测井曲线和岩石力学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并运用地质统计学的方法建立非均质的岩石力学参数场,准确认识储层的岩石力学参数.研究结果可以为气田后期水力压裂过程中压裂设计提供依据,降低压裂设计计算过程中的误差,有利于得到更为准确的水力压裂裂缝形态,降低气田开发风险.  相似文献   
9.
扶余油层河湖频繁交替的比较沉积学依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松辽盆地下白垩统泉四段扶余油层检查井岩心及测井剖面观察发现,扶余油层沉积环境快速多变,灰绿色、紫红色泥岩交替出现,隔夹层稳定分布,在油层上部采收程度较高的情况下,油层下部出现了未动用油层。总结扶余油层的岩性、沉积相变化,发现其沉积环境与现代鄱阳湖沉积类似,两者都具有湖泊相、河流相沉积频繁交替出现的特点。将扶余油层与现代鄱阳湖进行比较沉积学研究,对比了扶余油层与现代鄱阳湖的沉积特征,提出扶余油层为与鄱阳湖沉积环境相类似的河湖交替相沉积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储层主控因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油气藏岩芯的详细观察以及对储层岩石物性数据的统计分析,认为构造运动、岩性与岩相、风化淋滤作用是控制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的主要因素。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分为原生裂缝、原生孔隙、次生裂缝、次生孔隙四类。储层的渗流能力主要由裂缝决定。风化壳是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的主要类型。优质储层主要分布在风化壳顶面以下250 m距离以内,其中环坳陷分布的古隆起部位更为有利。距离风化壳顶面越远,孔隙和裂缝充填程度越高,火山岩储集性能越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