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模拟临床试验条件对100kHz中频交变磁场进行安全性评价。选用成年雄性的比格犬,随机分为对照组、连续辐照组和一周辐照2次组。两辐照组均接受为期4周的辐照,分别于辐照前和辐照后进行血液检测、尿液检测、免疫指标检测、骨髓涂片、精子质量和形态检测。辐照后处死比格犬,取各主要脏器制成病理切片,进行病理观察。综合分析磁场的生物学影响。分析发现,两辐照组与对照组及两辐照组间除个别指标外大部分指标无显著差别,而有差别的指标也在常规检测的正常值范围内。结果表明,磁感应治疗机产生的中频磁场对生物体无显著的生物学影响,且辐照时间与磁场的生物学效应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探讨VEGF和nm23基因产物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对食管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VEGF蛋白和nm23蛋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90例食管癌组织中VEGF蛋白56例高表达,19例低表达,15例不表达,阳性率为83.33%,在28例正常黏膜组织中6例低表达,阳性率为21.42%,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0例食管癌组织中nm23蛋白24例高表达,23例低表达,43例不表达,阳性率为52.22%,在28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23例表达,5例不表达,阳性率为82.14%,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食管癌旁淋巴结转移组的nm23阳性表达率64%(32/50)较有转移组的表达率37.5%(15/40)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VEGF和nm23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无关(P0.05)。由此表明,VEGF阳性伴nm23阴性表达的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大,VEGF和nm23在食管癌中的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预测浸润转移和估计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脑损伤可引起脑组织的缺血缺氧。脑供血减少,会引起脑缺氧,但脑缺氧也可单独发生。若脑组织缺血缺氧的状态得不到及时纠正,氧参与的细胞内物质能量代谢将发生异常,如生成ATP的三羧酸循环、离子的转运等基本的生命活动都将受到影响,甚至停止。而蛋白质、核酸、脂质等物质的运输及代谢也将受到影响。这种状况持续数分钟,大脑的生理功能将受到影响,时间愈久这种变化愈难逆转。近年来,有研究表明,高压氧疗(HBOT)能改善损伤引起的脑组织缺血缺氧的状态,并对损伤的脑组织有修复的作用。其可能的途径如下:HBOT通过减少内皮素的生成,改善损伤后的脑血管痉挛状态、平衡脑血流以及降低升高的颅内压等,改善脑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并能通过改变MBP、caspases基因家族、Bcl-2/Bcl-xL以及TSPO、Nogo-A及其受体Ng-R等的表达,起到保护受损脑细胞、减少脑细胞凋亡以及促进神经细胞再生的作用;HBOT还可能通过增加胎盘生长因子(PLGF)的生成,起到促进血管生成及损伤脑组织再生的作用;此外,HBOT还能引起受损脑组织内多种炎症因子的改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脑损伤的预后。HBOT引起多种分子表达的改变,起到对损伤脑组织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4.
探讨基于微载体技术的改良细胞单克隆化方法,及直接研究微载体上细胞形态、细胞增殖、核酸提取的方法。利用快速染色法直接观察微载体上的细胞形态,并用MTT法直接分析细胞增殖,用Trizol试剂和吸附柱直接从微载体提取细胞核酸。对微载体上的细胞可直接进行染色,观察正常细胞和凋亡细胞的形态。MTT分析显示细胞数和OD值呈直线关系。从微载体上直接提取的RNA完整性好,可用于RT-PCR分析,提取的DNA含量较高。改良细胞单克隆化方法操作简便,细胞活性好;不消化细胞,可以直接研究微载体上的细胞形态、细胞增殖,提取核酸。  相似文献   
5.
从蛋白质和基因水平分别介绍空间微重力、强电离辐射、亚磁场及空间综合因素对生物性状和遗传变异的影响,并对今后空间诱变育种的前景和存在问题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放射物理学、放射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与之有机结合,放射治疗取得了革命性的进步,已由二维治疗走向三维治疗,由常规放疗走向精确放疗。本文综述放射物理、放射生物及临床放疗的研究进展,并对放射治疗的未来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热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疾病治疗方法,在中国和世界各地都有用热疗治愈疾病的历史记载.本文主要从技术、产品和临床3 个方面综合回顾了现代热疗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微波、射频、超声等热疗技术的进步和磁感应热疗等新型热疗技术的出现.分析表明,目前热疗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可以实现更高的治疗温度,温度控制更精确,副作用更小,疗效更好;在肿瘤治疗领域,热疗甚至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主流治疗手段,在一些常见的良性疾病治疗方面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肿瘤磁感应热疗用115kHz中频交变磁场对精子密度、活动率、精子运动系数和睾丸重量的影响,以及观察睾丸组织病理变化,探讨中频交变磁场下生殖系统的生物学现象,采用115kHz中频磁场对Balb/C小鼠进行全身短期连续辐照(7d)和长期连续辐照(28d),辐照强度为12mT,时间为1h/d,分为对照组(0T)和辐照组(12mT),每组8只小鼠。辐照后取小鼠双侧睾丸称重、固定,并取附睾精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短期辐照可使睾丸重量增加,长期辐照可使精子密度、活动率增加,短期与长期辐照中频交变磁场对小鼠雄性生殖系统无损伤效应。由此可得,肿瘤磁感应热疗用115kHz中频交变磁场具有促进睾丸组织细胞增殖的作用,且无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9.
 磁性纳米粒子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的成像和治疗,但限制其临床应用的重大障碍是纳米粒子在肿瘤部位不能达到足够的浓度。主动靶向磁性纳米粒子是磁性纳米粒子表面偶联特定的靶向配体,靶向性结合特定的肿瘤细胞。靶向配体的选择是提高主动靶向性的关键。主动靶向性提高了磁性纳米粒子在肿瘤组织内的浓度,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毒性,从而使其在肿瘤成像与治疗成为可能。磁感应热疗利用磁介质在外加交变磁场的作用下感应发热,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前景的肿瘤治疗手段。依靠磁性纳米粒子主动靶向性,磁感应热疗将更好地实现细胞内热疗,提高肿瘤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手足口病是幼儿和儿童常见的一种传染病,严重时会引起患者死亡。EV71病毒(人肠道病毒71型)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一种主要病毒。为寻求一条快速诊断EV71病毒感染的新方法,将兔抗EV71多克隆抗体,通过戊二醛交联法偶联在氨基硅烷修饰的磁性纳米颗粒表面,获得抗EV71多克隆抗体偶联的靶向磁性纳米颗粒用于EV71病毒的检测。通过酶联免疫、免疫荧光方法证实了抗体耦合在磁性纳米颗粒表面,并通过BCA法测得其耦合的效率为94.1%。采用抗体偶联的磁性纳米颗粒对EV71病毒液中的病毒抗原进行吸附,通过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病毒含量的变化,并对磁性纳米颗粒表面吸附的病毒进行免疫荧光和核酸PCR检测,证明了抗体偶联的磁性纳米颗粒可以与病毒抗原特异性结合。由于该纳米颗粒同时具有抗体的靶向性和磁性颗粒的磁响应性,对病毒抗原有较好的特异性吸附能力,可以用于低浓度大样本的EV71病毒抗原的富集检测。利用抗体偶联的靶向磁性纳米颗粒,同时具有可在病毒感染的细胞周围特异性富集和磁颗粒可在交变磁场下感应升温的双重功能,将其作为磁感应热疗的靶向介质,有望研制出病毒感染性疾病磁感应热疗的靶向介质,为靶向热疗病毒感染性疾病提供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