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方解石是广西大厂矿区常见的脉石矿物。测试了拉么矽卡岩型锌铜矿和铜坑矿床深部矽卡岩型锌铜矿方解石稀土含量,锌铜矿的稀土元素总含量普遍较低,稀土元素总量(ΣREE)=11.15×10~(-6)~16.17×10~(-6),具有明显的有铕正异常,铕异常(δEu)为1.46~2.80,且轻重稀土分馏明显,轻稀土元素(LREE)/重稀土元素(HREE)为2.63~6.84,配分模式为具有铕正异常的轻稀土富集右倾型模式,这样的配分模式与锡多金属矿方解石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相似,暗示两者之间可能为同源不同阶段产物;且研究表明成矿流体来源为龙箱盖岩体岩浆结晶期后分异出的岩浆热液,成矿环境为还原环境过渡向氧化环境。  相似文献   
2.
位于桂西北丹池成矿带上的大厂锡多金属矿床是世界重要的铟产地,其铟元素主要赋存在闪锌矿中,而闪锌矿往往与黄铜矿及磁黄铁矿共生。以闪锌矿为对象,在野外、室内矿物学观察基础上,通过高精度电子探针和微量元素分析为手段,研究闪锌矿微量元素之间相互关系及其形成原因。根据实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铜坑矿床中的闪锌矿富含大量的微量元素,闪锌矿独特的四面体结构以及较高的Fe含量有利于微量元素的进入,微量元素的相关性不仅反映了元素含量的此消彼长,更反映了成矿时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通过对微量元素相关性及闪锌矿"骨骼"现象的研究,推测闪锌矿丰富的微量元素及"骨骼"现象并非闪锌矿同期产物,而是与岩浆有关的晚期富Cu、Sn、In流体叠加交代早阶段含Cd闪锌矿的结果。一方面,大量的微量元素进入到闪锌矿晶格中;另一方面,岩浆带来的大量Cu元素捕获原有闪锌矿,原有闪锌矿在黄铜矿中重结晶形成雪花状和星状等"骨骼"现象。  相似文献   
3.
为了查明泥堡金矿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机制,对断控型矿体主成矿阶段开展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工作。研究结果表明,断控型矿体主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类型有Na Cl-H_2O型、CO_2-Na Cl-H_2O型,其均一温度为90~315.6℃,主要集中在120~180℃,其中中温主要集中在200~240℃,盐度为0.35%~12.85%,主要集中在1%~7%,密度为0.803~1.030 g/cm~3。通过软件计算得出断控型矿体成矿流体压力为26.4~64.2 MPa,平均为42.3 MPa,换算成矿深度为1.0~2.43 km,平均为1.6 km。热力学参数计算表明其成矿流体的酸碱度为5.5~6.2,氧化还原电位为0.084~0.324 V,氧逸度(lgf_(O2))主要集中于-45.07~-37.64。成矿流体总体表现为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弱酸性、相对氧化及低氧逸度的特征,并含不同程度的CO_2及少量的CH_4、CO、H_2S等气体。断控型矿体中CO_2-Na Cl-H_2O热液体系的减压沸腾可能是引起矿质沉淀的重要因素,断控型矿体和层控型矿体成矿流体可能主要来源于深源岩浆水,流体运移过程中有大气降水和少量的变质水的加入,成矿可能与深部隐伏岩体的岩浆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4.
广西大厂铜坑矿床位于桂西北丹池锡多金属成矿带中段,是著名的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该矿床由上部锡多金属矿体和新发现的深部矽卡岩型锌铜矿体组成,前人对上部锡多金属矿体的矿化特征和成矿作用等进行过大量研究,但对层状锡多金属矿体的成因分歧较大,且对深部锌铜矿体研究较少。基于此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结合前人勘查成果及研究分析,对铜坑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特征及矿床成因等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认为铜坑矿区存在泥盆纪海底喷流沉积成矿作用,燕山晚期成矿作用的叠加改造是矿床形成的主要事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