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综合类   38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完善弹性地基上弹塑性梁的理论基础,假设梁弯曲符合理想弹塑性模型,双层梁层间为竖向弹簧连接,根据受力平衡和本构关系建立Winkler地基上双层弹塑性梁的微分方程并给出通解.以无限长双层梁中心处作用集中荷载为例,研究同质同宽双层梁的加载全过程,分析梁厚、层间竖向模量等参数对梁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上、下层梁厚度相同或下层梁更薄时,不论层间竖向模量取多大都是上层梁先屈服;层间竖向模量趋近于无穷时,上下层梁的挠曲线相同,极限承载力趋近于双层叠合梁的极限承载力,此时结构退化成双层叠合梁;当层间竖向模量与地基反应模量之比大于5 000时,上、下层梁竖向拉压变形对梁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超过3%,应予以考虑,宜采用广义模量计入梁截面竖向拉压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研究比较了3维有限元模型、平面有限元模型和弹性地基上双层叠合梁模型在分析旧混凝土路面上沥青加铺层温度应力的适用性,指出加铺层路面结构变形视二垂直方向变形之叠加是可行的.由于旧混凝土路面接缝造成的结构间断,加铺层层底应力集中现象明显,收敛较其截面内力(弯矩和轴向力)困难,加铺层受力状况宜用其截面内力表征.调整双层梁的水平剪切变形和竖向拉压变形效应系数,弹性地基上双层叠合梁模型的加铺层截面内力计算结果与2维平面模型的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弯沉指数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板角脱空识别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采用弹性地基板模型,分析了落锤式动态弯沉仪(FWD)荷载作用下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弯沉规律,回归得到了板角脱空范围与地基类型、地基板相对刚度半径、路面板弯沉指数(FWD荷载作用于板角和板中时的荷载中心点弯沉之比)以及邻板传荷能力之间近似关系式.建立了通过板角和板中的FWD实测弯沉盆数据,对比理论计算结果判别水泥混凝土路面板角脱空状况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双目视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测量手段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错台测量方法.该方法根据双目摄像机的成像特点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图像特征,对接缝位置进行定位和错台计算.定位分为2个主要步骤,一是基于灰度投影的粗定位,二是在粗定位的基础上提取接缝附近图像,利用灰度投影和边缘投影精定位.由双目视觉测量系统计算相邻2块水泥板在错台附近点的三维坐标,利用这些坐标计算错台量,其中关键环节是在双目图像匹配时提出了一种基于匹配点位置估计的匹配算法.试验表明,与直尺测量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刚性、半刚性材料作为基层大量使用的情况,基于弹性地基上不等平面尺寸双层结构模型,采用3维20节点实体单元,讨论了轴载作用下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面层和基层)最大荷载应力点的位置、大小和对应的荷位,多轴荷载对最大荷载应力位置和大小的影响,以及移动轴载作用下的最大荷载应力影响线;分析了轴载作用于不同荷位时,基层有无超宽对面层、基层自身最大荷载应力的影响,以及轴载向面层内侧移动时路面结构最大荷载应力的变化规律;讨论了温度翘曲和荷载作用的耦合效应.研究结果可用于确定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临界点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路面结构的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7.
利用二维傅里叶变换(FFT)消除刻槽,并通过同态滤波增强裂缝对比度;采用自适应方向的LoG算法在空域中增强裂缝;使用Otsu法,对全局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并利用方格法提取裂缝片段;在此基础上,使用曲线累加变向法计算目标光滑程度,实现“沥青拉丝”的剔除.试验表明,本文方法具有良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8.
路面结构低温状况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研究冬季气温与地温,地温与路表温度之间的关系着手,归纳了冬季路表我变和降温过程的变化规律;进而推导和给出了相应的路面结构温度场计算公式和实用图表。  相似文献   
9.
五种措施防治反射裂缝效果的试验室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罩沥青层是一种改善其使用性能的有效措施,但其主要问题是沥青加铺层中将出现反射裂缝.国外虽尝试了许多防治反射裂缝的措施,但其防治效果在定量上很难一致.在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较少,且试用措施的防治效果并不显著,因此,不仅有必要设计新的措施,同时也应对各种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根据上海市的气候条件和交通状况,笔者对所选择、设计的五种措施(土工网、土工格栅。土工布、APP种特种金属网格)进行了三种试验温度(-3℃,15T,60℃)下的试验室评价.结果显示,除土工布外,其它措施对防治荷…  相似文献   
10.
二灰碎石强度特性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室内试验 ,分析含水量、碾压功、压实度、延迟时间和养生条件等因素对二灰碎石强度的作用及影响规律 ,由此探讨二灰碎石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和方法 ,对现行规范中的某些规定和技术要求提出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