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8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探讨重庆綦江藻渡地区中二叠统沉积微相组合的特征及沉积环境演化。以野外地质剖面和室内薄片鉴定为基础,对藻渡地区中二叠统碳酸盐岩开展系统的岩石颗粒组分、岩石类型和沉积环境分析,并绘制相关图件。根据Dumham的碳酸盐岩沉积结构分类方案,主要有7种类型:生物碎屑颗粒灰岩、生物碎屑泥粒灰岩、泥灰岩、含生物碎屑泥粒灰岩、有孔虫泥粒灰岩、中-细晶白云岩和生物碎屑粒泥灰岩。研究区在中二叠世一直处于碳酸盐台地环境,发育了陆棚、台地边缘和开阔台地相,在栖霞组早期处于持续海侵过程,而栖霞组晚期经历了海退,到茅口组早期快速上升到最高点,茅口组中期开始下降,在茅口组晚期海平面大幅度快速下降到最低点。  相似文献   
2.
沉积物中重矿物的分布受物源区、构造抬升与剥蚀作用、古地貌以及古气候、古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可将重矿物的研究应用于物源、沉积环境的分析。通过对川东南-湘西地区下志留统小河坝组砂岩重矿物的相关分析,提出川东南与湘西地区小河坝组砂岩的物源方向不同,川东南小河坝组砂岩的物源方向为由南东到北西,即来源于雪峰山隆起的南西段;湘西小河坝组砂岩的物源方向为由东北到西南,即来自雪峰山隆起的北东段。重矿物组合表明川东南地区的物源主要由古老的沉积岩再旋回沉积物、基性-超基性侵入岩体和中基性喷出岩构成;湘西地区的物源主要为更老的沉积岩及其所夹少量中基性喷出岩,总体形成于稳定物源的构造沉积环境。砂岩中的指相重矿物黄铁矿和赤(褐)铁矿特征及其分布反映了小河坝组砂岩沉积期靠近黔中隆起和雪峰山隆起为水体较浅的氧化环境,而在川东南存在南川和秀山-沿河2个深坳区,为深水还原环境。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盆地上二叠统石千峰组岩相古地理及时空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石千峰组的勘探程度总体较低,所开展的沉积相等基础地质研究还不够系统、精细和完善,作者以现代沉积学理论为指导,根据岩石类型、沉积构造、剖面结构和地球化学标志,将研究区石千峰组划分为辫状河、曲流河、三角洲和湖泊4种沉积体系.以盆缘23条野外剖面和盆内众多钻井为基本资料,系统编制了石千峰组千5段-千1段岩相古地理图,其古地理展布及时空演化具有南、北物源特征,由北至湖盆中心具有冲积平原-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浅湖的远源古地理展布特征,由南至湖盆中心具有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浅湖的近源古地理展布特征.在千5期-千1期的古地理演化过程中,最大湖泛期为千3期.古地理展布特征亦反映了砂体平面展布及时空配置关系.  相似文献   
4.
新疆阿尔泰西北部地区的南段,主构造线方向为北西-南东向,而其北段的主构造线方向突变为近南-北向(区域性南北向构造).研究表明,在北西-南东向区域构造线发育地区,在一些已知的矿区内也存在南-北走向的断裂系统(矿区南-北向构造).通过地质填图综合调查和应变分析研究,区域性的南-北向构造仅发育于前奥陶系分布区,特斯巴汗断裂北东,是海西运动前的产物.在额尔齐斯山前地带新发现两套石英质砾岩,是阿尔泰推覆构造的沉积响应.结合对冲乎尔盆地进行的构造分析,表明推覆构造是由南向北、由南东向北西扩展的.矿区的南-北向构造系统是在先存的北西-南东向构造基础上,随着推覆构造应力扩展新产生的分支断裂,同时局部形成张性空间,成为容矿构造.而区域性的南-北向构造实质是海西运动前构造形迹的残留.  相似文献   
5.
黔南石炭系层序地层格架中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三级层序地层格架内,从体系域及层序界面的角度对黔南石炭系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LST有关的成岩作用主要为范围广泛的暴露溶蚀作用;与TST有关的成岩作用主要发育于海底成岩环境和混合水成岩环境,其中后者会随着海平面的不断上升而向大陆迁移;与HST有关的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发育于海底成岩环境的胶结作用及高位晚期的大气淡水成岩环境中的溶蚀、胶结和白云石化作用.与Ⅰ型层序界面有关的成岩作用主要有溶蚀作用、胶结作用和白云石化作用,成岩时间长、强度大,并且在黔南可进行区域对比;与Ⅱ型层序界面相关的成岩作用发育规模小,对碳酸盐岩的改造能力较弱.与HST有关的成岩作用及与Ⅰ型层序界面有关的成岩作用对碳酸盐岩储层的改造能力强,往往可形成厚层的白云岩及规模较大的溶蚀孔洞体系,因此,可以作为有利储层追踪对比及预测的有力地质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6.
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上古生界天然气富集高产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上古生界石炭系、二叠系中发育6套含气层,其中最具经济价值的天然气高产层主要发育于下石盒子组上部盒2 3段。其岩相主要为三角洲平原内辫状河-曲流河沉积体系中的块状砾岩相、含砾粗砂岩相,砂岩的储层物性与粒度呈正相关关系。这种高产气层具有特征的电性反应,表现为自然伽马值低、自然电位显著负异常、电阻率高;物性方面,孔隙度>8%、渗透率>0.8 mD,pc50<2 MPa,r50>0.4μm。储集砂岩常侧向相变大或尖灭于泥岩之中,上覆巨厚的区域性泥岩盖层,形成良好的侧向遮挡与纵向封盖,为天然气富集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鄂尔多斯中南部中下侏罗统储层成因类型与油气聚集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野外露头、钻井剖面、地层对比室内编图,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中下侏罗统沉积特征,探讨了沉积微相与油藏聚集关系,认为侏罗系油藏受到了沉积前古地貌和沉积相及其组合条件控制,是古地貌、岩性控制的油藏类型.探讨了储集体成因类型,认为今后油气勘探应主要选择侵蚀河河谷古地貌边缘,以古河道边缘、边滩和分流河道发育的地带为重点,同时必须考虑盖层发育条件好的地区为首要勘探区块,另外还应该重视不整合面上的冲积河谷充填形成的厚层粗碎屑沉积储层.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鄂尔多斯地区晚古生代沉积盆地中天然气聚集与地质作用的研究认为,山西期-下石盒子期之所以成为鄂尔多斯上古生界主要产气层位,其地质因素与这一时期陆内盆地的扩张演化及其相应的沉积作用有关.这种关系表现在盆地处于下降时期,河流的垂向侵蚀作用大于侧向侵蚀,有充足的物源、有较大的可容空间,盆地的充填作用大于盆地扩张作用,易于形成良好的储层;而在超长周期层序的晚期,基准面旋回由上升向下降转化,也形成良好的储集砂体.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6时期沉积体系特征及发育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岩石学、沉积学、古生物学和地球物理等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进行了详细的沉积相研究,建立了盆地两侧的沉积模式.认为研究区长6油层组沉积时主体为湖泊三角洲环境,沉积体系发育类型多样,主要有三角洲、湖泊及浊流沉积.在沉积过程中,大部分地区表现为加积型-进积型三角洲,浊流为南部三角洲前缘垮塌成因.根据研究区南北两侧三角洲发育特点,结合盆地形态,认为北部为浅水型缓坡三角洲,而南部为深水陡坡型三角洲及浊流沉积,长6时期从早到晚表现为一个强烈进积作用过程.沉积体系的研究将有助于盆地今后油气勘探的部署.  相似文献   
10.
重庆石柱中上二叠统沉积特征与层序地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庆石柱地区中上二叠统碳酸盐岩发育.在野外实测及室内微观研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该区的沉积特征,并进行层序地层分析.结果表明,重庆石柱中上二叠统发育于滨岸、碳酸盐缓坡、碳酸盐台地和台盆四种沉积环境中,其中滨岸发育于吴家坪组底部,碳酸盐缓坡发育于吴家坪组中下部,碳酸盐台地发育于茅口组和长兴组,台盆发育于茅口组上部和吴家坪组的中上部.研究区中二叠统茅口组-上二叠统长兴组可划分为8个三级层序,其底界面类型多为Ⅱ型层序界面,多缺少SMST体系域;受东吴运动的影响,PSQ4底界面为Ⅰ型层序界面,为升隆侵蚀不整合界面,并发育了LST体系域.研究区台盆相的发育受控于华南大陆板块内部强烈的板内裂谷(裂陷)作用,其边缘为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