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与普及   19篇
综合类   5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豆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小亚基基因的转录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小亚基基因rbcS在植物基因组中呈多基因家庭存在。大豆中分离的3个全长的rbcS cDNA在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上具有极高的相似性。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小亚基(EC4.1.1.39)在大豆中由4-8个成员的基因家庭编码。Northen分析表明rbcS的表达具有明显的器官特异性。在叶片中表达量极高而在根中检测不到。rbcS基因对许多外界因子如水杨酸、盐肋迫和干旱处理具有明显的应答反应。但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和NaCl对rbcS基因的转录有不同程度的诱导。rbcS基因表达量分别在2.0mmol/L的水杨酸和0.4% NaCl处理24h时最高,为相应对照的2.5-3.0倍。rbcS的转录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而且这种节律受低温和光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水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定位及其表达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李子银  陈受宜 《科学通报》1999,44(7):727-733
根据已知植物抗病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引物,从抗稻瘟病水稻品种种窄叶青8号第1链cDNA和基因组DNA中扩增出3个与植物抗病基因同源的序列:Osr1,Osr2和Osr3,三者核苷酸水平的同源性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3.
植物中存在新的两组分信号系统基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两组分信号系统基因最早是从细菌中发现并广泛研究的,它参与细菌许多适应性行为的信号传递过程,最近的研究表明,类似的两组分信号传递系统在真核生物中也存在,如植物中发现的分别与乙烯和细胞分裂素信号传递有关的ETRI和CKII基因。  相似文献   
4.
干旱、高盐及低温诱导的植物蛋白激酶基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干旱、高盐和低温是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3种不同形式的环境胁迫因子,它们都影响细胞的水分状态,使植物缺水遭受危害. 最近从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克隆了一些同时受干旱、高盐及低温诱导的蛋白激酶编码基因,分别编码受体蛋白激酶、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糖体蛋白激酶以及转录调控蛋白激酶. 着重介绍这些环境胁迫诱导基因的表达特性以及它们的编码产物在植物对上述环境胁迫反应和信号传递中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豆属遗传多样性和进化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豆属中11个种的进化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lycine亚属和Soja亚属的细胞质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指纹图谱差异较大,特别是HindⅢ的酶切指纹图谱,Soja亚属的大多数材料的等位基因数比Glycine亚属的多.利用30对简单重复序列(SSR)引物分析种间多样性表明,不同位点在种间的等位基因数目不同,为6~29,平均每个位点15.9个,Glycine亚属中种间的指纹图谱差异比Soja亚属中种间的大.用10对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引物组合检测的AFLP指纹图谱表明,AFLP多态性为97.6%.不同引物组合揭示多态的能力不同,Glycine亚属特异带344条,Soja亚属特异条带仅为61条.对于不同种来说,除了G.clandestina和G.soja外,其他种都有种的特异带.根据RFLP,SSR和AFLP分析的数据,用UPGMA法构建了大豆属相关种的分子系统树,并确立了半野生种G.gracilis的分类地位,这对于栽培大豆种(G.max)的起源、进化和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于军  胡松年  王俊  李松岗  王开书  刘斌  邓亚军  戴理  周雁  张秀清  曹孟良  刘静  孙健冬  唐家斌  陈艳炯  黄小兵  林伟  叶辰  童维  丛丽娟  耿佳宁  韩玉军  李琳  李蔚  胡光强  李涛  黄显刚  李文杰  李健  刘占威  李龙  刘建平  亓秋辉  刘劲松  李黎  王学刚  吕宏  吴婷婷  朱淼  孙永巧  王莹  倪培相  韩华  董伟  任晓宇  冯小黎  崔鹏  李显然  汪浩  徐新  翟文学  徐昭  张劲松  何锶洁  张建国  徐吉臣  张昆林  郑先武  董坚海  曾万勇  陶林  陈学伟  何峻  刘道峰  田薇  田朝光  包其郁  夏红爱  李刚  范红媛  李继红  王辉  张文辉  高辉  李平  陈伟  汪旭东  张勇  胡建飞  王晶  刘松  杨坚  张广宇  段举  熊煜青  黄芳  李志杰  毛龙  周承恕  朱祯  陈润生  郝柏林  郑伟谋  陈受宜  郭为  李国杰  刘斯奇  黄谷扬  陶明  汪建  朱立煌  袁隆平  杨焕明 《科学通报》2001,46(23)
水稻基因组序列中蕴藏着生理、遗传、发育、进化和与重要经济性状相关的许多生物学信息. 籼稻亚种Oryza Sativa ssp. indica在中国和亚洲其他地方广泛种植. 通过全基因组霰弹法, 得到了这一亚种的基因组框架序列. 共完成430万个成功反应, 总读长为2214.9 Mb, 其中籼稻亚种93-11的成功反应有330万个, 总读长1797.4 Mb, 初步拼接得到了409.76 Mb的非冗余序列, 大约覆盖了水稻全基因组的95.29%, 碱基准确率大于99%. 通过与公共数据库中籼稻indica和粳稻japonica亚种的BAC克隆比较, 证实了基因组框架图的覆盖率、序列分布的随机性和拼接软件BIG-ASSEMBLER的准确性. 在框架图中, 鉴定了96.3%的全长cDNA, 96.4%的遗传标记(STS, STR, RFLP), 94.0%的EST和94.9%的单基因簇(unigene). 初步分析表明, 该框架序列已经达到了国际同行所认同的标准. 框架图的公布无疑为水稻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基因组学和遗传学方面的基本信息.  相似文献   
7.
水稻乙烯信号转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彪  陈受宜  张劲松 《科学通报》2010,55(15):1438-1445
乙烯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以及在应对多种环境胁迫的防御反应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其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在以拟南芥为主的双子叶植物中得到了系统研究,已建立了一个线性信号转导模型.与拟南芥相比,人们对水稻等单子叶植物中乙烯作用机制还了解较少.本文介绍了水稻乙烯信号转导目前取得的研究进展,并与拟南芥及其他植物进行了比较.拟南芥乙烯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大多数组分在水稻中已找到了同源序列,包括5个乙烯受体,OsCTR1,OsEIN2,OsEIL1和OsERFs等.与拟南芥的同源组分相比,水稻乙烯受体家族各成员在功能上可能更具有特异性.但是OsEIN2和OsEIL1对水稻乙烯反应只表现了有限的调控作用.ERF类转录因子OsERF1和OsEBP-89可能也参与水稻乙烯反应,但它们是否被OsEIN2-OsEIL1介导的信号途径激活并不清楚.鉴于水稻的乙烯反应在多方面与拟南芥不同,推测水稻中或许存在着新的信号传递组分或新机制.筛选水稻乙烯反应突变体并鉴定相应基因将可能初步揭示水稻乙烯信号转导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8.
烟草花器官实体基因的部分序列及其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劲松  陈受宜 《科学通报》1998,43(7):748-754
以烟草花芽的cDNA一链为模板扩增出3个花器官实体基因的同源序列NTSQUA4,NTSQUA12和NTSQUA15。这3个克隆都包含有典型的花器官实体基因所拥的的结构域:I区,K区和C末端区。同A类基因AP1和SQUA的氨基酸序列相比,这3个克隆有50%-60%的残基与它们相同。  相似文献   
9.
对以构巢曲霉的alc调控元件为基础构建的酒精诱导系统(alc系统)可在转基因水稻中调控GUS编码基因的表达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在转基因水稻中,非诱导状态下alc系统控制下的报告基因没有表达;通过根部浇灌方式施加酒精后则可诱导报告基因的表达,alc系统的表达活性依赖于酒精浓度:0.1%的酒精不能诱导alc系统,而0.5%的酒精可使GUS活性提高大约70倍。2%的酒精浓度下alc系统的表达活性最高,是诱导前的120倍左右;并且这些浓度的酒精对水稻均未观察到生理毒害作用。酶动力学研究表明,诱导48h后,GUS编码基因开始表达;96h后,GUS活性达到最高,可达诱导前的130倍左右。120h后GUS活性开始降低,对诱导前后的叶片进行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果也证实alc系统可以严谨地控制外源基因在水稻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菠菜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全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舒卫国  艾万东  陈受宜 《科学通报》1997,42(22):2441-2445
在干旱和盐碱环境下,许多高等植物细胞中积累甜菜碱。一般认为甜菜碱是一种无毒渗透保护剂,它的积累使植物细胞在渗透胁迫下仍能维持正常功能。最近通过对玉米甜菜碱醛脱氢酶近等基因系的研究,为甜菜碱的这一重要生理功能提供了直接的证据。甜菜碱是由胆碱经过两步氧化反应生成。催化这两步氧化反应的酶分别是胆碱单氧化物酶(CMO)和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EC1,2,1,8),从菠菜、甜菜、山菠菜、大麦和高梁中克隆了BADH cDNA,但BADH基因组序列尚未见报道。现已证明BADH mRNA的合成是受盐诱导的。为进一步研究BADH基因的结构特性和表达调控,本文构建了菠菜的基因组文库,克隆并分析了BADH基因全序列及5′端上游调控区序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