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静态试验对比6种混凝剂对污水的处理效果,优选出聚合氯化铝(PAC)作为沙营污水厂的最优混凝剂,并考察前置投加PAC之后,沙营污水厂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的处理效能。结果表明:化学强化后系统出水COD的质量浓度约为30 mg/L,去除率可达85%以上;出水氨氮的质量浓度在0.81~3.79 mg/L之间,去除率达到95%左右;出水的TP质量浓度平均值为0.79 mg/L,去除率达到75%左右。通过实验确定出:PAC的投加量X与投加前后TP质量浓度的关系为X=144.10-147.17ρ后/ρ前。  相似文献   
2.
游离氯对曝气生物滤池短程硝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投加游离氯对曝气生物滤池(BAF)实现短程硝化的可行性,考察游离氯对亚硝酸盐积累的作用规律,并探讨改变加氯量和氯的投加方式对稳定维持BAF亚硝酸盐积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加氯可以实现曝气生物滤池亚硝酸盐的积累;当进水游离氯质量浓度为4 mg/L时,BAF系统连续运行20 d后亚硝酸盐积累率可达60%~70%;当系统形成稳定的亚硝酸盐积累时,降低进水游离氯的质量浓度能够稳定维持亚硝酸盐积累;间歇加氯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维持亚硝酸盐积累。  相似文献   
3.
生物活性炭循环床工艺处理微污染水源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季节性微污染水体中污染物的生物-化学协同去除新技术,以安徽淮南段淮河水源水为研究对象,建立中试反应器,研究以颗粒活性炭作为吸附填料及微生物载体的循环床工艺对微污染水源水中有机物、氨氮和浊度的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工艺对有机物和氨氮有较好的处理效果,生物活性炭循环床对高锰酸盐指数、UV254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稳定...  相似文献   
4.
采用低强度超声(72~160 W)对活性污泥进行辐射处理,研究超声频率、功率和时间对活性污泥混合液细菌总数、微生物相和脱氢酶活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活性污泥的细菌总数在初始超声辐射作用10 min内上升,之后逐渐下降,但仍维持在同一数量级水平(105);活性污泥的生物相不随短期超声辐射而改变,微型动物在超声辐射过程中比细菌更敏感,活性下降显著,异养菌对低强度超声的耐受性较好;在超声频率35 kHz、超声强度0.6 W/mL、超声辐射时间10 min的条件下,活性污泥脱氢酶活性在短期内有所提高,但过量超声能量的辐射会使其活性下降;超声辐射作用后8 h内,脱氢酶活性仍维持在较高水平,24 h后脱氢酶活性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5.
6.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机理及反冲洗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曝气生物滤池在处理机理及运行控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综述曝气生物滤池在过滤截留、生物氧化和曝气充氧等处理机理以及水头损失发展、反冲洗运行控制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今后应进一步探明曝气生物滤池过滤截留、生物氧化以及曝气充氧对水头损失的影响规律,建立相应的生物-物理复合过滤方程,以阐明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机理,优化曝气生物滤池的工艺设计和反冲洗控制,实现曝气生物滤池的高效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7.
"水工艺设备基础"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新开专业基础课.基于应用型人才的教育需求,从3个方面对该课程进行了整体理论构建:课程内容采取"重点+基础+补充"(EBC)方式,教学方式采取"三明治"(SW)方式,课程考核采取"主体+辅体"(SA)模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低温下(5~15℃)火山岩、陶粒、沸石吸附水中氨氮的静态、动力学和热力学试验,分析探究低温条件下曝气生物滤池填料对水中氨氮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火山岩、陶粒、沸石均在50 min内达到动态吸附平衡;在5、15℃时,沸石对20 mg/L氨氮吸附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0.120 8、0.138 4 mg/g,陶粒为0.117 6、0.125 9 mg/g,火山岩为0.059 3、0.074 2 mg/g;从15℃降低到5℃,火山岩、陶粒、沸石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下降20.08%、6.60%、12.72%;通过等温模型拟合发现,在5~15℃温度条件下3种填料对氨氮均以单层吸附为主,吸附作用明显,且吸附反应为吸热反应。  相似文献   
9.
北方某油田供水厂原水受到一定程度的有机污染,且pH值、水温年间变化较大,常规氯消毒副产物生成较多。针对该厂原水特点,进行了二氧化氯消毒剂的消毒效能及其对氯仿形成影响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氯消毒剂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氯仿生成量较少,当二氧化氯投量为0.5~30 mg.L-1时氯仿的生成量均低于10μg.L-1,二氧化氯消毒剂的投量、反应时间、水温、原水pH值等对氯仿生成量基本上没有影响。因此,该厂以二氧化氯消毒剂代替氯消毒是完全可行的,在保证消毒效果的前提下,能有效控制氯仿生成,明显提高出厂水水质。  相似文献   
10.
综述当前反硝化聚磷菌的生物学机理及其工艺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重点分析单污泥反硝化除磷工艺(BCFS)和双污泥反硝化除磷工艺(DEPHAONOX和A2N),总结其运行特点,并从生物学、在线检测技术开发和工艺改造3个角度,对反硝化除磷技术未来研究重点方向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