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TiO2/丝光沸石光催化降解甲苯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吸附材料丝光沸石与德国Degussa公司生产的P25型光催化材料TiO2混合,光催化降解空气中微量甲苯,发现掺杂材料中P25型TiO2用量减少后降解甲苯性能没有明显改变.此外,探讨了空气流速、反应器甲苯进口浓度、紫外光强和波长以及水蒸气浓度对混合材料光催化降解甲苯效果的影响,为此类混合光催化材料的应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动态热环境下人体心理反应预测,基于模糊集理论及人与周围热环境瞬时热量传递的合理分析,提出一种动态热环境中人体热感觉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在本质上,人体外表面同周围环境之间换热热流通量的变化决定了人体在热环境中热感觉值的变化规律。该方法选取换热热流通量变化值作为特征变量,因而降低了求解问题的复杂度。数值模拟算法采用分层递阶模块式结构、基于知识的推理系统和模糊信息并行处理,具有结构简单、易修改扩充、计算速度快和占用存储空间少等优点。将模拟结果同微气候环境室的实验数据相比较,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风速频谱对人体热舒适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自然风与机械风频谱的区别及对热舒适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然风的频谱在低频区较机械风丰富。提出了一种模拟自然风频谱的方法 ,并利用此方法研究了频谱形状及吹风频率上下限对人体热舒适性的影响。主观问卷实验表明 :接近于自然风频谱的吹风模式比其它吹风模式有更好的可接受性。同时发现人体对吹风频率感受的上限在1Hz附近 ,而频率下限在 0 .2 44~ 0 .488m Hz范围内时吹风有较好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5.
座椅加热或冷却可提高人体对偏冷或偏热环境的可接受度。通过对24名受试者在不同环境温度和座椅温度的投票结果的分析,探讨座椅接触表面的局部热流通量与热可接受度的关系。分析指出:一定环境温度下热可接受度与局部热流通量呈二次多项式关系,最佳热流通量与使用者的着衣量和热经历无关,是环境温度的线性函数。应用可变温座椅90%可接受的温度范围可达16.0~28.9℃,对比全身均匀热暴露情况,可接受范围下限扩展5.5℃,上限扩展2.3℃。  相似文献   
6.
由于空气洁净技术的迅速发展,研究和开发新型过滤器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建立了新型纤维过滤器的结构设想,同时建立了过滤器的物理模型及过滤阻力和过滤效率的数学模型。运用数值计算方法,解出气流在过滤器通道内的三维流场及过滤阻力;运用气溶胶粒子的“极限轨迹法”和“概率密度法”求得过滤效率;通过对八种不同开孔率和厚度的新型过滤器样品进行过滤阻力和过滤效率的实验研究,并与数学模型的预测值进行对比,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文章还分析了过滤器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对过滤阻力和过滤效率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7.
等温条件下气流运动的选择频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流脉动频率是描述气流特征的因素之一 ,同时也是影响人体热感觉的一项重要因素。该文通过对 10 6名受试者在 2 6~ 30 .5℃温度范围内 ,两种相对湿度条件下的选择频率的研究 ,探讨了频率对人体热感觉的影响作用。利用主观评价法 (投票法 )的试验 ,结果发现 ,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对人体选择频率的作用不显著。在实验工况下 ,超过 80 %的受试者选择了 0 .3~ 0 .5 Hz范围内的气流脉动频率 ,选择频率的平均值为 0 .4Hz。随着频率的增加 ,人体感受到的吹风强度逐渐减小 ,存在“感觉风速”的现象。本研究和 Fanger的实验结果都证明 :频率在 0 .3~ 0 .5 Hz范围内的气流对人体产生的冷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8.
稳态热环境人体热感觉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稳态热环境人体热感觉模糊综合评判算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人的活动强度、着衣量和热环境参数(空气干球温度、平均辐射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等综合作用的影响,且回避了传统模糊评判算法中构造模糊隶属函数的困难,具有可学习的能力。数值实验结果同预测平均投票指标吻合很好。该方法直接从人体调节热负荷与新陈代谢率这两个特征变量得到人体在环境中的热感觉,因此,不同于传统的以生理热反应(如皮温和发汗率)为基础的热感觉导出策略。  相似文献   
9.
均匀与不均匀室内热环境的评价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合理评价室内热环境,对评价指标进行了比较与选择。通过对30名受试者在均匀热环境和不均匀热环境的投票结果的分析,探讨了热感觉、热舒适和热可接受度3种评价指标的内在联系和区别。结果表明,在稳态均匀热环境中3者等价,可任选其一作为评价指标;在稳态不均匀热环境中,全身热感觉与其它两个指标出现分离,不能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评价指标的投票均值与相应比率之间的理论关系式。  相似文献   
10.
座椅加热或冷却可提高人体对偏冷或偏热环境的可接受度。通过对24名受试者在不同环境温度和座椅温度的投票结果的分析,探讨了座椅接触表面的局部热流通量与热可接受度的关系。分析指出,一定环境温度下热可接受度与局部热流通量呈二次多项式关系,最佳热流通量与使用者的着衣量和热经历无关,是环境温度的线性函数。应用可变温座椅90%可接受的温度范围可达16.0~28.9℃,对比全身均匀热暴露情况,可接受范围下限扩展5.5℃,上限扩展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