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内容多、学时短,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从优化课程理论教学体系、丰富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实践教学培养环节以及拓展当前学科热点与前沿内容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采用多媒体演示、互动式讨论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突出应用技术和工程实践在课程中的重要性,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内容多、学时短,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从优化课程理论 教学体系、丰富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实践教学培养环节以及拓展当前学科热点与前沿内容等方面进行探索 与实践,采用多媒体演示、互动式讨论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突出应用技术和工程实践在 课程中的重要性,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污染土壤-芦竹-水体系中As,Cd,Pb和Zn的渗漏与迁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湖南某冶炼厂附近污染农田土壤上进行长期生态修复试验,通过连续采样研究土壤剖面不同深度渗漏水pH、水溶性有机碳(DOC)和重金属质量浓度等的变化,探讨污染土壤-芦竹-水体系中As,Cd,Pb和Zn的迁移行为。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体系相比,芦竹修复体系下渗漏水中DOC质量浓度显著增加,As和Pb质量浓度明显降低;表层(0~25 cm)土壤剖面渗漏水中Cd和Zn质量浓度有下降趋势,但不显著;修复体系下渗漏水中As,Cd和Zn质量浓度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Ⅲ类标准,而Pb质量浓度仅达到Ⅴ类标准;产后芦竹地上部年生物量约为4.5 kg/m2,对As,Cd,Pb和Zn的累积分别达0.03,0.04,0.21和0.17 g/m2;芦竹修复体系对污染土壤中As,Cd,Pb和Zn有一定的稳定和去除作用。  相似文献   
4.
有色矿冶区污染蔬菜土壤中重金属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湖南省长沙、株洲、衡阳和郴州地区典型有色金属矿冶区采集土壤和蔬菜样品,采用BCR法连续提取污染上壤中重金属不同组分,结合十壤中粘土矿物相、土壤和蔬菜重金属全量分析污染土壤重金属活性,并探讨其潜在环境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Cd,Cu和Pb的可提取态含量与其在土壤中含量之比分别高达61.71%,43.14%和48.84%:土壤Cd的活性组分以酸町提取态为主,As,Cu和Pb以可还原态为主,Zn以酸可提取态和可还原态为主:土壤重金属尤其是As,Cd,Cu,Pb和Zn有效性组分之间存在明显的复合污染效应;土壤Cd,Cu和Zn可提取态含量与蔬菜Cd,Zn和Cu含量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蜈蚣草中砷的亚细胞分布与区隔化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砷的亚细胞分布研究, 揭示砷超富集植物蜈蚣草中砷的区隔化效应, 及其对砷的耐性机理. 在不加砷条件下, 蜈蚣草吸收的少量砷主要被固定在细胞壁上; 在加砷条件下, 蜈蚣草羽片砷积累量占植株总砷量的78%, 其中羽片积累的砷有78%分布在羽片胞液(cytoplasmic supernatant)中, 整株植物累积的砷有61%富集在羽片胞液中. 而细胞器组分始终维持较低的砷浓度水平. 研究发现, 蜈蚣草羽片胞液是砷的主要储存部位, 胞液对砷具有非常明显的区隔化作用, 这种区隔化作用可能是蜈蚣草能够解除砷毒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通过优化聚硅酸硫酸铝铁中铝硅铁比,配制适宜的聚硅酸硫酸铝铁絮凝剂并进行钨铋选矿废水处理,为多金属矿选矿废水稳定达标排放提供技术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w(SiO2)=2.0%,n(Fe+ Al)/n(Si)=2∶1,n(Fe)/n(A1)=1∶1的适宜配比下制得的聚硅酸硫酸铝铁絮凝剂,在1.5%投加量下,可使钨铋选矿废水浊度去除率达95%以上,处理后废水浊度为70 NTU; COD去除率达70%,处理后废水中COD含量为72 mg/L; As,Be和Pb去除率均达90%以上,处理后废水中As,Be和Pb质量浓度分别为34,0.2和13 μtg/L,处理后废水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7.
通过SEM/EDX,XRD和DTA-TGA等表征湿氟石膏化学组成、物相特征、热力学性能;研究外加硅酸盐、含钙铝化合物等改性剂的湿氟石膏在焙烧活化过程中的化学相变体特征及改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湿氟石膏主要以二水硫酸钙存在;在120~150℃湿氟石膏脱除结晶水生成半水石膏;外加4.2%的改性剂、经200℃下焙烧2 h后得到的改性氟石膏粉完全满足《建筑石膏》(GB 9776—2008)要求,其中,半水硫酸钙质量分数为70.9%;初凝时间为5 min,终凝时间为9 min;遇水2 h后抗折强度为1.9 MPa,抗压强度为4.2 MPa;在焙烧活化过程中,氟石膏粉中游离CaO与硅酸盐通过水化作用形成C-S-H凝胶;含钙、铝化合物与硫酸钙进一步反应生成钙矾石针状骨架结构的硫酸铝钙,增强了半水石膏的水化特性和机械强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