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0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以4-硝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为原料,经过五步反应,即氨解、脱水、取代、水解和脱水合成了一种双醚酐单体1,4-双(3,4-二羧基苯氧基)苯二酸酐.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用IR,1H-NMR表征了1,4-双(3,4-二羧基苯氧基)苯二酸酐及其他中间体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2.
矿物颜料改性悬浮共聚合制备色粉新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色粉制备的现状及发展,分析了传统“混融法”的缺点。研究了以改性矿物颜料为基质的原位共聚合制备色粉的新工艺。讨论了色粉的质量控制及新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将马来酸酐与聚乙烯进行反应,红外光谱显示马来酸酐接枝到聚乙烯分子链上,然后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处理氢氧化铝表面,将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处理的氢氧化铝与聚乙烯熔融混合后,考察流变、力学、阻燃性能及微观形态变化。结果显示,采用适量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对氢氧化铝进行表面处理,可以改善体系混炼过程的熔体流动性,增强力学性能,但氧指数无显著变化;SEM测试显示氢氧化铝在聚乙烯基相中达到了更好的分散。  相似文献   
4.
5.
介绍一种原位聚合制备聚苯乙烯/氢氧化铝复合粒子的工艺.首先对氢氧化铝进行表面处理;接着将表面改性的氢氧化铝分散到溶解有引发剂的液相苯乙烯中,然后将此混合物投入溶解有分散剂的水相进行原位聚合反应,得到聚苯乙烯/氢氧化铝复合粒子.FTIR测试显示表面处理后的氢氧化铝表面与含有饱和碳氢基团的化合物结合;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量色散谱(SEM-EDS)联用测试结果显示复合粒子具有核壳结构,内部包含氢氧化铝,外部壳层为聚苯乙烯;复合粒子中聚苯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试;复合粒子中氢氧化铝含量采用热重分析(TGA)测试.  相似文献   
6.
本文借助于动态粘弹仪(DDV—Ⅲ—EA型)、TEM、SEM及其它辅助设备,对PVC/EVA—28共混体系进行了研究。在PVC/EVA—28共混物的动态力学谱图上出现二个玻璃化转变峰,与纯PVC、纯EVA相比,高温峰向低温方向,低温峰向高温方向发生轻微漂移,并且PVC的次级转变峰与EVA的玻璃化转变峰发生融合,表明PVC与EVA—28的链段之间具有微相容性。实验结果还表明了共混组成、加工条件对共混物的相容性、形态和抗冲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丙烯酸钾反相悬浮共聚合过程中的相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电导率仪、像衬光学显微镜对共聚体系反相悬浮聚合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反相悬浮聚合共聚体系反应过程是由油包水到油水连续相互相贯穿,最后到水凝胶和油相共存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对两种稀土复合热稳定剂在PVC中应用的热稳定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复合效稳定剂的热稳定性能优于目前普遍采用的铅盐或金属皂类混合热稳定剂。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可粘性聚四氟乙烯(PTFE)板材的制备工艺及其粘合性能.确定了加工工艺参数,讨论了添加剂LW和经表面处理的LW对树脂粘合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通过在PTFE中混合LW,可以有效改善PTFE板材的粘合性能;当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十六烷基溴化胺对LW表面进行处理,粘合性能可以进一步提高,并且硅烷偶联剂KH550处理LW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PE-g-MAH表面改性氢氧化铝及其在聚乙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溶液法制备马来酸酐(MAH)接枝聚乙烯(PE),然后在液相中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PE-g-MAH)表面处理氢氧化铝(ATH),研究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的接枝率与引发剂、马来酸酐用量的关系,以及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表面改性氢氧化铝对聚乙烯/氢氧化铝性能的影响。将PE-g-MAH处理氢氧化铝与聚乙烯熔融混合,测试结果显示,适量PE-g-MAH(w(PE-g-MAH)/w(ATH)约为2%)表面处理氢氧化铝后,聚乙烯/氢氧化铝体系的熔体流动的平衡转矩降低,力学性能增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