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5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有限元法计算了15CrMo堆焊00Cr17Ni14Mo2Ti的管板结构在热处理及工作状态下的温度场和应力场。结果表明,在堆焊交界面附近,由材料物理性质差异所引起的热应力非常高,成为导致堆焊层剥落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圆柱壳开孔结构应力分析试验中需要进行力及位移的测量,提出一种应用于该试验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并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VB的MSComm控件来实现与研华公司ADAM-5000模块之间的通讯。通过试验证实该系统能准确地进行现场数据的实时采集,而且利用高级编程语言使系统的复杂程度降低,控制也更加灵活方便,值得在数据采集试验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换热器液压胀接接头残余接触压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模拟液压胀接过程,考虑了管子与管板材料、几何尺寸和胀接压力对接头残余接触压力的影响,以正交试验安排计算方案,将所得的数据回归得到了接头残余接触压力估算式,同时给出了液压胀接贴胀压力的计算方法。认为管子与管板材料的匹配关系和胀接压力对接头残余接触压力影响最大,其次是管子与管板孔之间的间隙和管子壁厚、管板厚度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4.
对6台不同d/D比的圆筒形压力容器进行了接管外载荷作用下的试验研究,考察开孔-接管区的变形及其应力分布。结果表明,孔边的应力集中具有明显的局部性,补强圈补强结构有效地改善了筒体-接管区的应力分布情况,横向截面为危险截面。  相似文献   
5.
风绕塔体流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有限体积法对Re=20和Re=136时流体绕塔的流动状况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三阶精度的QUICK离散动量方程,并用瞬态PISO算法坟解压力-速率耦合的中以很好地模拟塔体背风侧的旋涡生成及脱落过程,计算结果和理论分析及经典实验结果比较一致,由此可以更好地理解卡曼涡街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在线焊接由于其作业时不停止介质的传输,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由于介质有压力、温度等特性,必然对作业的安全性产生影响,在有内压时进行在线焊接,局部高温是引起烧穿的主要原因,本文将连续焊与间断焊时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间断焊可以有效降低焊接时的温度,但却产生了较大的残余应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和传感技术的日益成熟,以计算机和传感器为基础的数据采集技术在压力容器试验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压力容器试验的规模大、研究对象复杂、试验精度要求高、试验的环境多变、试验周期长,因此把数据采集技术引入到压力容器试验的研究中是必然的,在压力容器接管弯矩试验中,利用数据采集模块、传感器、通信接口、组态软件、微机组成一套数据采集系统对试验中的栽荷、接管位移和应变值进行采集处理一系统具有测点多、速度快、精度高的特点,它不仅能够记录数据,而且能集成、管理数据系统将各种数据信息有条理、有重点地反馈给试验者?  相似文献   
8.
换热器管子-管板液压胀接的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NSYS/CAE软件,对锅炉、换热器管子-管板的液压胀接过程进行了模拟.管子与管板孔之间采用面-面接触元以模拟相互之间的间隙及管子产生塑性变形并贴紧管板孔后对管板的作用.通过本文的模拟分析,可获得胀接时接头处的弹-塑性应力状态及卸除胀接压力后管子与管板之间的残余接触压力.值得注意的是此接触压力沿管板厚度方向分布是不均匀的;在管孔槽处会出现较高的数值;在管板内侧处,管子的过渡区会出现较大的残余拉应力.  相似文献   
9.
对圆筒形薄壁容器开孔率大于0.5时采用补强圈补强之后的结构进行了极限分析.用两倍弹性斜率法、双切线法分别确定了内压作用下该补强结构的极限载荷,同时,由爆破试验得出其爆破压力并与无补强圈补强的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研究的薄壁容器(d/D≥0.5)的补强圈补强结构,无论是筒体还是接管,其横向对称面上的极限载荷均大于纵向对称面上的极限载荷.结果还表明,补强圈补强结构有效地提高了圆柱壳大开孔结构的极限载荷值及爆破压力,具有明显的补强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模拟了壳体和补强圈的接触行为,通过对接触行为的控制来改善收敛;考察了接触变形和接触压力,指出接触的发生具有局部性;提出一种“试算法”来确定刚度因子,同时对补强圈与容器间的间隙变化对接触的影响也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