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0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5月重大毁灭性森林病害松材线虫病在云南德宏州发生,云南省科技部门立项资助“危险性病害松树萎蔫病的监测、预防和防治技术”(2005NG03)对松材线虫病治理相关技术进行科技攻关研究。按照合同要求,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2.
生物入侵已经成为破环生态系统,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首要原因.为有效控制和预防生物入侵,构建入侵生物数据库十分必要.为建立完整、安全、实用的云南生物入侵网络数据库,本文结合云南省外来生物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数据库建立的软件环境,提出了用SQL结构化查询语言来构建云南省入侵生物数据库,该数据库包括基本信息数据库、网络管理数据库、辅助数据库3个库.其中基本信息数据库是数据库的主体部分,可为用户提供云南外来入侵生物的详细信息.  相似文献   
3.
利用“I“型嗅觉仪研究了石榴嫩叶、花和幼果对井上蛀果斑螟产卵行为的影响,探索了井上蛀果斑螟产卵对石榴寄主部位选择性的潜在机理.结果表明,井上蛀果斑螟产卵行为对石榴不同部位具有显著的选择性,其选择趋性顺序为:石榴花>嫩叶>果实,在48 h后石榴花吸引井上蛀果斑螟成虫数达14.6头;其成虫在石榴花的正己烷提取物上产卵量最大,48 h后平均最高达174粒,显著比在与石榴叶和幼果的正己烷提取物上产卵的高,而在石榴叶和幼果的正己烷提取物上产卵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在(27±1)℃、相对湿度75%~80%、光周期12L:12D条件下研究了井上蛀果斑螟(Assara inouei)成虫的羽化、交配行为.结果表明:羽化全天可见,92%于暗期羽化.羽化高峰期在21:00~22:00之间,雄虫羽化率为22.12%,雌虫的为12.91%.成虫交配主要集中在羽化后的1~4 d,在羽化后的第2天交配率达到最大值.交配时间发生在1:00~9:00之间,5:00~6:00之间交配率最大为37.14%.  相似文献   
5.
采用Hall生物测定方法,用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对温室白粉虱和吹棉蚧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对温室白粉虱和吹棉蚧具有较强的致病率.孢子浓度1.6×10^5个/mL造成大量温室白粉虱感染致死,其LT50=(6.74±0.16)d,而高浓度1.6×10^8个/mL对温室白粉虱感染致死LT50=(4.34±0.15)d.孢子浓度1.8×10^5个/mL造成吹棉蚧大量感染致死,其LT50=(11.14±0.41)d,高浓度1.8×10^8个/mL对吹棉蚧致死LT50=(8.94±0.18)d.其结果与其他蜡蚧轮枝菌菌株比较,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有较强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6.
在综合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从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个尺度水平上,介绍了使用化学农药对农业生物多样性的负面作用及其影响;总结了加强我国化学农药的科学合理使用对农业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些具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到目前为止,已经从重要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中分离出的化学成分多达100余种,其中有些对昆虫具有明显的化感作用,且作用的昆虫涉及种类多,作用方式多样.介绍了紫茎泽兰的杀虫作用和对昆虫忌避及拒食作用的研究进展,为深入探讨其作用机理和新型仿生农药先导化合物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块茎蛾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云南省马铃薯块茎蛾的发生规律、生物学特性以及防治状况等进行了分析阐述.指出了马铃薯块茎蛾的研究现状和目前我省马铃薯块茎蛾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马铃薯块茎蛾防治中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利用Y型嗅觉仪研究甘薯小象甲成虫对红-1甘薯植株的不同部位的选择行为.结果表明:该虫对块根的选择性最强,选择率达55%以上,对叶片的选择性最弱,选择率仅为约30%.而且雌雄成虫对同一部位的选择性差异不显著,说明在红-1甘薯块根中存在着甘薯小象甲成虫嗜好的挥发性物质.  相似文献   
10.
几种新技术在茶叶农药残留分析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几种发展较快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如固相微萃取(SPME)、微波辅助萃取(MAE)、加速溶剂萃取(ASE)、超临界流体萃取(SFE)、凝胶渗透色谱(GPC)、基质固相分散技术(MSPD)的原理及其在茶叶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