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3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用热重分析仪(TGA)研究了250~500℃烟气中NO对干法脱硫法反应的影响规律。实验采用分析纯C aO作为脱硫剂与模拟烟气反应。TGA实验结果表明,在250~500℃的范围内,NO对干法脱硫反应有促进作用。并且存在最佳的NO促进脱硫反应进行的温度和浓度范围:最佳温度为300℃,最佳浓度为2.009~3.348 g.m-3。对脱硫产物的Fourier变换红外分析(FT IR)和扫描电镜(SEM)分析表明NO是通过增加反应活性位和改变反应途径促进干法脱硫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2.
燃气流量低频脉动下的火焰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一种可降低天然气高温燃烧过程中NOx生成量的脉动供燃料燃烧技术,研究了一个采用燃气流量脉动燃烧方式的射流扩散火焰。采用纹影和直接摄像手段观察了在燃气流量低频率(10Hz以下)脉动工况下的火焰特征及其变化,分析了火焰长度脉动特征和火焰内部结构的周期发展过程。研究发现:火焰内部结构的周期发展过程包括高速(波峰流量)燃气脉冲冲出、增长、燃气惯性冲出、回吸、低速(波谷流量)和高速燃气脉冲的分离、低速脉冲的增长等阶段。其中低速和高速燃气脉冲的分离是单火焰燃烧不稳定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CaO颗粒脱硫反应动力区最大粒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CaO颗粒表面的脱硫产物层对二氧化硫以及氧气分子扩散过程的负面影响,用TGA-2100热重分析仪对3种自制钙基脱硫剂颗粒的脱硫反应过程进行了系列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当脱硫反应温度为800 ℃时,经过水合反应的脱硫剂的动力区直径达到最大值77~150 nm; 分析纯CaO和工业级石灰的动力区直径在900 ℃达到最大值; 在反应温度和颗粒直径相同的条件下,工业级石灰的动力区直径大于分析纯CaO的动力区直径.  相似文献   
4.
循环流化床内颗粒团运动的研究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颗粒团运动是循环流化床中气固两相流动的重要特征之一。本文描述了一种循环流化床内颗粒团运动的研究模型,给出了该模型中颗粒团的基本概念及其相关的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对单颗粒及颗粒团的碰撞、破碎、粘附等过程对颗粒团运动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理论研究及数值假定,提出了基于轨道模型上的用于研究颗粒团运动的数值计算方法及计算过程,为全面研究颗粒团现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燃煤锅炉变温条件下甲烷对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 SNCR)方法脱硝性能的影响,考察了4种化学反应模型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选择了能较好反映出低温、长停留时间下SNCR效果的AA模型,计算了变温工况下不同甲烷喷入量对NO脱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入RCH4(CH4与NO的体积分数之比)=0.5~2.0的甲烷可显著降低SNCR过程中NO与NH3发生反应的温度,提高NO脱除效率;考虑到CH4和CO的不完全燃烧, RCH4=0.5是较适宜的甲烷添加比例,过高CH4喷入量将导致CO排放增加,成为限制NO脱除效率的瓶颈.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小尺寸火灾实验中CO释放特性与真实火灾不同的原因,该文利用自行设计的"烟气发生装置-二次加热装置-FTIR"实验系统对木材燃烧时产生的烟气中的CO气体进行实时在线的定量检测,着重考查二次加热温度对CO释放的影响方式.结果表明木材燃烧时CO的释放呈有氧热解和残炭的不完全氧化2个阶段,二次加热温度和燃空比是影响CO释放的重要因素.证实了烟气温度偏低是导致小尺寸火灾实验中CO产率较真实火灾中偏低的重要原因,适当提高二次加热温度可以显著提高CO产率,但过高的二次加热温度又抑制CO的生成.  相似文献   
7.
在700℃左右的中温范围,CaO能够通过化学吸附作用脱除燃煤烟气中的有毒痕量元素——硒(存在形式为SeO2)。为探索烟气中的CO2对CaO吸附硒能力的影响,利用热重分析仪(TGA)进行吸附反应试验,通过CaO样品质量变化确定反应速率,并利用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确定CaO的硒吸附量。试验发现:CaO吸附SeO2的能力大于其吸附CO2的能力,SeO2能够置换被CaO吸附的CO2,进而与CaO结合;当存在高浓度的CO2时,痕量的SeO2气体仍然可以被CaO吸附;在700~760℃范围内,由于CO2竞争作用的影响,CaO的固硒能力降低12%~35%;CO2的竞争影响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8.
有限空间风沙流动数值模拟及边界条件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Euler方法的双流体模型和颗粒动理学方法对二维风沙气固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不同边界条件下的气固两相速度与浓度分布以及进口条件下的风沙流动。结果表明,对边界为固体壁面的流动,沙粒边界条件对其浓度分布有严重的影响,必须计及能量平衡和沙粒速度滑移效应,体现为沙面上的沙粒起动和碰撞特性;进口效应的存在使得在较短的距离内不能获得合理的流动结构,要求根据实验给出准确的进口条件,或者计算域有足够的长度,使流动结构不受进口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粘性不可压流场数值模拟的无网格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无网格伽辽金法(elementfreeGalerkinmethod,EFG)对二维不可压粘性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主要计算了几个经典的流体力学问题:管道流、绕台阶流以及方腔驱动流。计算中采用标准的Galerkin离散,使用规则分割产生的背景网格来形成积分单元,并与有限元、有限差分法计算所得的速度剖面图进行了比较,结果相差很小。更重要的是,与有限元法相比,无网格虽然计算量比较大,但是它能够处理结点分布畸形甚至重合的情况,从而为解决多相流动直接数值模拟中网格重构的问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探讨燃煤电站静电除尘器(ESP)前后汞的形态分布特性.采用美国测量燃煤烟气中汞浓度的标准方法——安大略法,对某220 MW“W”型煤粉锅炉系统中烟气经过ESP前后的汞浓度进行现场测试和分析.给出了烟气中氧化汞、元素汞、颗粒汞的分布,得到了煤粉炉系统的汞平衡.烟气在经过ESP前后,汞的分布形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氧化汞的浓度下降,元素汞的浓度上升,ESP对汞的综合脱除效率约为36.28%.试验表明,ESP对汞的吸附和脱除作用除与飞灰中的碳含量和颗粒粒径有关外,还可能与吸附于其表面的其他元素的物理化学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