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1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以及总结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探讨天然药物化学双语教学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天然药物化学专业课的双语教学探索与实践,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对提高天然药物化学双语教学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对双语教学过程的实践与分析,天然药物化学课程双语教学质量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并形成稳定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相似文献   
2.
基于Kabachnik-Fields反应,反应原料亚膦酸二乙酯、苯甲醛分别与苯胺和对甲苯胺在无催化剂和溶剂,一定反应时间和温度条件下,一锅法合成了2个氨基膦酸酯类化合物(1和2),利用1H-NMR,13C-NMR和IR对化合物1和2进行了结构鉴定,命名为二乙基[(苯基)(苯胺基)甲基]膦酸酯(1)和二乙基[(苯基)(对甲苯胺基)甲基]膦酸酯(2)。对所合成的化合物1和2分别做了抑菌活性研究,选取2种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3种真菌(Fusarium oxysporum, Llyonectria destructans和Neocosmospora rubicola)。结果表明,化合物1和2在测试浓度范围内分别对上述细菌和真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一种适合于工艺类专业课的新的教学方法及实践情况。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TEOS-EtOH-H2O-HCl体系原料,应用低温合成技术,成功地在玻璃基底上制备了完整透明的SiO2薄膜。对合成材料进行了差热—失重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透射光谱分析及理化检验。结果表明,无序SiO4四面体网络已经形成,薄膜的固体物理状态可控制为晶态、非晶态,并赋予基底优良的理化性能。  相似文献   
5.
以三氯化磷,无水乙醇和硫酸铁为原料,在氯仿做溶剂的条件下,经3步反应合成了二乙磷酸铁,碘量法分析实验测得产物含量为92.2%,收率为78.9%。目标产物的结构以红外光谱表征。  相似文献   
6.
利用硅胶柱色谱和HPLC对棍棍木树皮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得到3个倍半萜类化合物.经1H NMR,1H NMR,(13)C NMR等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8,9,10)-8,9-epoxycalamenen-10-ol(1),Eudesm-4(15)-ene-1,6-diol(2),(4S,4aS,6S,8aS)-4a,5,6,7,8,8a-Hexahydro-4-hydroxy-4,8a-dimethyl-6-(1-methylethenyl)naphthalen-1(4H)-one(3).3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硅酸盐玻璃及其熔体结构的红外辐射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获得了硅酸盐玻璃及其熔体的红外辐射光谱 ,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得到了玻璃及其熔体的结构信息。研究结果表明 :红外辐射光谱同样是研究玻璃及其熔体结构的一种有效方法。从而为玻璃结构 ,尤其是熔体结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以乙醇(Et OH)对白屈菜全草进行提取,再将浓缩后的提取液分别用正已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进行梯度萃取,研究所得到的3种萃取物对菜青虫,蚜虫和瓢虫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正己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药液对菜青虫和蚜虫表现出一定的杀虫活性,而对瓢虫的杀死率均小于50%。  相似文献   
9.
紫茄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紫茄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及HPLC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紫茄地上部分的石油醚萃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二十四烷酸(2)、十六烷酸单甘油酯(3)、十八烷酸单甘油酯(4)、亚油酸单甘油酯(5)、二十二烷酸单甘油酯(6)、胡萝卜苷(7)、反式阿魏酸酰对羟基苯乙胺(8)、反式对羟基桂皮酸酰对羟基苯乙胺(9)、东莨菪素(io)、N-p-coumaroyl octopamine(11)、N-trans-sinapoyhyramine(12)、N-trans-feruloyl-3-methoxytyramine(13)、(+)-丁香脂素(14)、滨蒿内酯(15)、对香豆酸对羟基苯乙醇酯(16)。化合物扣6,15,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在室内测试了混酸铜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苹果腐烂病菌(Cytospora sp.)、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amaydis)、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ehw)4种植物病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混酸铜在浓度为0.05mg.mL-1时对上述除水稻纹枯病菌外的其它3种病菌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菌率达到6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