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三峡水利工程带来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已引起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库区屏障带是该区人地矛盾最为突出的区域。研究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利用TM遥感影像数据以及DEM数据,提取1995—2008年三峡水库蓄水前后的水热变化线,结合GIS支持下的山脊线提取,对生态屏障带综合划分进行了研究,并分析屏障带内坡度分布和土地利用现状。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后,三峡水库两岸地表亮温和地表湿度受水库水位上升的影响,其影响范围为库区两岸30 km以内;划定的万州区屏障带范围主要为三峡水库水位线南北35 km以内,其总面积为2 215 km2,占其幅员面积的64.2%;万州区屏障带内存在一定的不合理土地利用问题,区内陡坡耕地和建设用地极容易破坏本来就极为脆弱的生态环境,直接对三峡水库的运行造成威胁。研究成果可为三峡库区屏障带综合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三峡库区(万州地区)为例,研究了三峡库区万州区景观总体格局以及各景观类型格局的演变规律;利用万州区1995、2000、2006、2009年的TM影像,在3S技术支持下,结合重庆市生态环境特征,利用计算机自动分类和目视判读的方法,将影像数据矢量化,并对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破碎度指数、分维数指数5类景观格局指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在14年间景观类型主体没有显著变化,仍然以耕地和林地为主,但耕地优势度总体趋于减少,林地得以回升;景观受到人为干扰因素增强,斑块形状趋于规整;景观整体稳定系数增强,景观向着多样化、均匀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周启刚 《科技信息》2012,(23):422-422
信息技术作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高新技术,它在农业领域的推广应用正推动我国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引领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山东作为农业大省,省委省政府历来对农业高度重视,2012年省委1号文件出台了再创我省农业农村发展新优势的意见。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无疑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成为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重庆直辖以来,城市建设步入高速发展阶段,城市热岛效应已成为城市生态问题的热点。以重庆市南岸区为例,以1988、1993、2000、2007年和2010年5个时期的遥感和矢量数据为基础,在RS和GIS的支持下,通过对南岸区建设用地重心转移、地表温度变化、热岛中心转移进行动态研究,分析了研究区建设用地重心转移过程、地表温度空间分布差异以及热岛中心运动特点。结果表明:研究区在22年间,建设用地扩展明显,重心逐渐向东南方向转移,且转移速度逐年提高;地表温度空间分布格局变化明显,城市热岛现象日益显著;城市高温区下垫面多以建设用地为主,城市低温区下垫面多以水域和高植被覆盖为主;城市热岛中心空间变化与建设用地重心空间变化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研究成果可为城市规划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选取三峡库区2000、2004、2008和2012年4期Landsat-TM数据及相应年限的社会经济人口统计数据为数据源,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库区内的生态消费、生态承载力以及因子结构和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2年间,三峡区内人均生态足迹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其中各资源消费性因子总体上都表现为增长的趋势但差异性明显;人均生态承载力表现出持续的下降趋势,并且各生产性土地生态承载力差异性明显,差异性与各生产性土地面积比呈明显的正相关;库区内生态赤字现象严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赤字程度也逐年加重。  相似文献   
6.
以重庆主城区1986、1995、2004、2007、2010及2014年Land Sat TM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在利用GIS技术对重庆主城区城市用地提取的基础上,运用空间叠加技术对重庆主城区城市用地扩展进行方向划分,同时选择城市扩展指数、扩展重心迁移模型、紧凑度、分形维数和弹性系数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重庆主城区城市用地扩展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近30年间,重庆主城区城市用地增加527 km~2,年均扩展速率达到18.82 km~2;正北、正西和西北方向扩展面积较大,东南方向扩展面积较小,城市重心坐标整体向北偏移;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城市用地扩展表现为组团式、非紧凑的形态,以后的城市用地扩展应更加注重建成区内部的填充;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重庆主城区城市用地扩展的时空变化特征,为重庆主城区的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三峡库区蓄水前后土地利用结构紊乱、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突显的问题,提出通过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来有效引导土地合理利用,提升土地资源长期效益;从土地利用系统健康基本内涵出发,构建基于三角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库区重庆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7年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态不断提高,整体变化过程为"不健康-亚健康-初级健康";系统健康状态的空间特征整体表现为渝西及渝东南高于渝东北;健康状态的变化趋势整体良好,主要以初级健康(T1、T3)的变化趋势为主;研究结果可反映本区域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态的发展态势,实现土地利用系统内部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8.
以重庆主城九区为例,利用1978、1985、1988、1993、1996、2000、2007年和2009年8个时期的遥感数据,在3S技术的支持下对研究区内1978-2009年建设用地的景观格局、重心转移、动态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建设用地先后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快速发展期,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的缓慢发展期,90年代后期至21世纪中后期的较快发展期和近年来的稳定减速发展期;在空间上,2009年建设用地的重心较1978年向西北移动2259.57m;研究成果对城市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以重庆市长寿区2009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ArcGIS和FRAGSTATS软件,对长寿区斑块类型水平和景观类型水平下的景观格局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长寿区耕地景观占全区总斑块的48.35%,占农业用地景观的59.55%,耕地资源比较充足;建设用地景观平均斑块密度为14.855 7个/hm2,平均斑块面积为0.698 hm2,分布零散;长寿区景观格局整体较为合理,多样性较高,各景观类型分布较均匀,无一种景观类型占据绝对优势情况;景观格局整体属散布分布,但分散度不大。  相似文献   
10.
以重庆主城九区为例,利用1978、1985、1988、1993、1996、2000、2007年和2009年8个时期的遥感数据,在3S技术的支持下对研究区内1978—2009年建设用地的景观格局、重心转移、动态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建设用地先后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快速发展期,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的缓慢发展期,90年代后期至21世纪中后期的较快发展期和近年来的稳定减速发展期;在空间上,2009年建设用地的重心较1978年向西北移动2259.57m;研究成果对城市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