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浓度条件下地下水的运动方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守恒方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经过严密推导,得出了高浓度条件下的地下水运动方程.与以前作者的推导过程相比,对多孔介质的简化更符合实际水文地质条件,推导方法更严密.高浓度条件下运动方程表达式完整地反映了水体流动的驱动力场,解释了不同浓度条件下地下水流动特征存在差异的原因,对盐岩层中放射性核废物随地下水流的迁移,浅部含水层中高浓度污水运移以及沿海地区咸卤水入侵等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承载力关键驱动因素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承载力关键驱动因素的识别是进行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和预警工作的基础依据,是开展定量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的重要基础.提出了水资源承载能力影响因素有效识别和关键驱动因子评估框架,从水量、水质、水生态、社会经济四个角度,将DEMATEL(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相结合,从定性与定量两个方面开展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的有效识别,并采用熵权法提取关键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全国水资源承载力关键驱动因素分别是干旱指数、万元GDP用水量、氨氮排放量、湿地占比、城市污水处理率、COD排放量、大中型水库蓄水量.研究成果以期为水资源承载能力有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3.
应用GPR获取多孔介质水力参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获取多孔介质水力参数,精细刻画野外含水层水力特征,描述含水层空间变异性,一直是水文地质学、土壤学、园艺学等研究的热点,传统的诸多方法或耗时费力,或数据量少,难以在不同尺度上监测含水介质特征的时空变化,由于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简称GPR)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主要决定于多孔介质的介电常数,而影响多孔介质介电常数的主要因素是其孔隙度和含水率,这为电磁波方法确定多孔介质含水率、孔隙度、渗透系数等创造了条件,GPR快速、便捷、无损、多尺度、数据量大,能够精细刻画含水介质水力参数的空间变异性,为此,简要介绍了GPR的工作原理、探测方式及其应用条件,探讨了GPR获取水力参数的物理机制,综述了GPR获取水文地质参数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尚未解决的问题,并对用GPR获取水文地质参数方法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铜氨制药废水除铜脱氨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氟洛芬有机制药铜氨废水的除铜除氨预处理工艺.采用铁屑置换法对含铜废水进行除铜,除铜工艺的最优条件为,调节含铜废水的pH=2~3,投加3倍理论用量的铁屑,搅拌反应,反应时间为1.5 h,在反应过程中需保持反应液pH低于4,防止Fe3 大量生成重新溶解释出的铜.反应后铜浓度由712 mg/L降至9.2 mg/L,去除率为98.7%.为去除引入的铁盐,调节废水pH=5,鼓风曝气后,投加阴离子PAM,投加量为1 mg/L,混凝20 min后废水铁含量低于14mg/L.采用磷酸铵镁沉淀法对除铜后的混合废水进行除氨,除氨工艺的最优条件为,调节废水pH=9.0,MgCl2·6H2O和Na2HPO4·12H2O投加量为Mg2 :NH4 ·PO43-(摩尔比)=1:1:1,搅拌反应,反应时间20 min,反应后NH3-N浓度由991.5 mg/L降至101 mg/L,去除率为89.8%,剩余磷为6.1 mg/L.铁屑置换法与磷酸铵镁沉淀法的组合能有效去除铜氨,预处理后,废水BOD5/CODcr由0.07上升至0.34,可生化性有了很大提高,可以进入后续生物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5.
山西柳林泉裂隙发育区溶质运移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野外调查和对几个代表性的碳酸岩露头的实际裂隙测量,得到了山西柳林泉地区岩溶含水岩组中的隙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反映泉区实际情况的三维可混溶淀粉 运移模型,模型用于描述柳林泉区地下水中Cl^-的运移行为,模拟效果良好,模型拟合阶段水头和Cl^-浓度的计算值与观测值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为0.36m、6.5mg/L;模型检验阶段水头和Cl^-浓度的计算值与观测值误差绝对传的平均值分别为0.49m、6.3mg/L。所有结果显示两者基本一致,说明所建型是可靠的,可以用于实际,据此用所建模型预报了柳林泉地区柳林电厂水源地投入使用后咸水入侵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描述海水入侵含水层中交换阳离子运移行为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定量描述海水入侵过程中水-岩间发生的阳离子交换及交换阳离子的运移行为,建立了新的能同时刻画海水入侵过程中交换阳离子Na~+,Mg~(2+),Ca~(2+)运移行为的三维数学模型,模型应用于实践,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取样实验和数据分析,研究了窦家山典型坡面五种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规律以及其与土壤抗蚀性之间的关系,为窦家山及兰州地区的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参考措施.研究发现,在相同的土壤剖面深度和坡位条件下,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含水量大小顺序为银白杨侧柏柽柳白沙蒿醉马草,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含水量呈现负相关;相同条件下,不同植被类型有机质含量大小顺序为醉马草白沙蒿柽柳侧柏银白杨,不同植被类型有机质含量与大于0.25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均呈正相关关系;水稳性土壤团聚体含量大小顺序与有机质含量大小顺序相一致.大于0.25m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含量越高,土壤抗蚀性越强,即水土流失量越少.从而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抗蚀性越好.结果表明,醉马草或白沙蒿的种植有利于窦家山的水土保持工作.  相似文献   
8.
对黄河营海水入侵区水一岩间的阳离子交换进行了一系列的室内实验研究,实验包括对研究区所取土样进行的阳离子交换容量及交换盐基分量(K+、Na+、Ca2+、Mg2+)的测定、利用研究区所取土样与当地海水和地下淡水按不同比例配成的交换液进行的阳离交换实验、以及利用所取土样与海水进行的淋滤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海水入侵过程中一岩间发生了阳离子交换反应,且以Na+—Ca2+间的交换为主,其次是及Mg2+—Ca2+间的交换,而K+—Ca2+间的交换量很少。含水介质对K+则表现为强烈的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9.
龙口─莱州地区海水入侵的发展与水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量的野外观测资料出发,总结龙口─莱州地区滨海含水层海水入侵的发展、演化规律;分折该地区海水入侵的基本特征与其水化学特征.研究区海水入侵的主要原因是过量开采地下水。地质因素对入侵地点、途径和方式起着一定的控制作用。海水入侵的发展由孤立的点开始,最终成为连续的面状入侵,其发展和强抽水中心密切有关、有两种类型的界面。过渡带地下水化学成分不是淡水和海水的简单混合,阳离子交换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龙口—莱州地区海水入侵的发展与水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大量的野外观测资料出发,总结龙口-莱州地区滨海含水层海水入侵的发展、演化规律,分析该地区海水入侵的基本特征与其水化学特征。研究区海水入侵的主要原因是过量开采地下水。地质因素对入侵地点、途径和方式起着一定的控制作用。海水入侵的发展由孤立的点开始,最终成为连续的面状入侵,其发展和强抽水中心密切有关。有两种关型的界面。过渡带地下水化学成分不是淡水和海水的简单混合,阳离子交换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