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武夷山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连续熏蒸培养法(Sequential fumigation incubation),测定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具有代表性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叶林、亚高山矮林以及高山草甸土壤中活性有机碳(MAC)的变化,分析MAC与土壤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总有机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1年中,MAC在不同林分的0~10、10~25 cm土层中的变化从大到小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每一季节中,不同林分的MAC从大到小为草甸、矮林、针叶林、阔叶林,且0~10 cm土层中的MAC含量显著高于10~25 cm土层中的;(2)在不同土层中,MAC与土壤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总有机碳之间均呈极显著相关。总之,武夷山山地森林MAC季节变化明显,夏季最大,冬季最小;土壤湿度、土壤温度可能是MAC季节变化的主要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2.
根据南方七省(区)867块杉木实生林标准地原始资料,按不同地位级分别编制了杉木林密度管理图。 各测树因子间相互关系的数学模型:林龄与平均树高关系式为;林龄、密度和平均胸径的关系式为 图象采用直角座标系,以林分平均高、年龄作纵座标,每亩株数(密度)作横座标。基本线为等胸径线和等蓄积量线。参考线为最大密度线和冠幅线。 本图可为杉木林抚育间伐、作业类型设计、杉木生长和产量的预测以及杉木林资源清查提供参考依据。适用范围,年龄5—40年;密度50—500株/亩。  相似文献   
3.
镇江市金山湖湖滨带植物群落恢复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湖滨带是水生和陆地生态系统间的过渡带或生态交错区。 在湖滨带土壤特性、植被组成和当地人文特征等调查的基础上,阐述了镇江金山湖湖滨带植物群落恢复的理论基础和总体目标,综合运用地带性、生态适应性、多样性等植物群落学原理和地方文化特点,分别为堤坝下部(水陆交错区)、堤坝坡面、堤坝顶面(公路)进行群落设计,并将堤坝坡面分为生态景观区、人文植物区、抗污染群落区。各分区的设计体现群落的功能、景观和文化内涵,每区分别设计3组具时空变化的复合森林群落。  相似文献   
4.
鹅掌楸光合性能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751分光光度计测定鹅掌揪树冠阴阳面和上下冠层4个方位在不同生长季节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应用LI-6400红外气体分析仪测定鹅掌揪不同部位不同生长季节中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季节变化。采用多元统计分析,得出净光合速率与光强、温度和生活幸福湿度等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找出不同条件下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导因子,分析不同方位及冠层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初步了解了鹅掌揪的光合性能。  相似文献   
5.
栽杉保阔法对杉木林凋落物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85 年春用栽杉保阔法和传统育林法,在江西省吉安地区武功山林场营造杉木试验林,研究不同育林法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经10 a 的观测初步取得林地土壤有机质、全氮量增加的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探讨其机制,采用凋落物层形态调查和室内堆腐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观察两种不同林分凋落物层性状和分解速率。分析表明,在营林过程中,栽杉保阔法保留了林地上萌生和侵入的阔叶树种,其凋落物层中增加了阔叶成分,林地凋落物的结构、性状和分解速率,均优于传统育林法,且凋落物层的酸度有所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略见增加。  相似文献   
6.
麻栎光合作用的特性及其对CO2倍增的响应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研究了 1 2年生麻栎的光合作用特性、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及其对CO2 倍增的响应。结果表明 :( 1 )麻栎叶片的光饱和点约为 1 2 0 0 μmol/ (m2 ·s) ,光补偿点约为 50 μmol/ (m2 ·s) ,表观光量子效率为 0 .0 2 5mol/mol。麻栎叶片CO2 补偿点为 60 μmol/mol,CO2 饱和点为1 2 0 0 μmol/mol,叶片的羧化效率为 0 .0 2 ,麻栎为喜光的C3植物 ;( 2 )麻栎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在生长初期和末期为单峰曲线 ,其走势与光合有效辐射走势一致 ;而在生长盛期为双峰曲线 ,净光合速率在中午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 3 )主成份分析表明 ,影响麻栎净光速率的主导因子在生长初期是光强和叶室CO2 浓度 ,在生长盛期是饱和蒸汽压差和温度 ,在生长末期是饱和蒸汽压差和相对湿度 ;( 4 )CO2 倍增条件下 ,麻栎叶片净光合作用速率平均增幅为 89.1 7%。  相似文献   
7.
杉木萌芽更新适于短轮伐作业,在实践中对其利弊尚存在争议,本文根据在苏南丘陵地区的长期试验,对萌芽林与实生林的生长、树干圆满度,树干基部弯曲根系分布与重量和更新费用作了分析比较,得出萌芽林无论在生长和干形上均不比实生林逊色,而投资却仅占实生林1/3,具有投资少,更新可靠,经济效益好的特点,文内还比较了伐桩萌条存留株数对高生长的影响,在去萌定株时以保留两株萌条者高生长最佳。  相似文献   
8.
栓皮栎林对城郊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和积累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研究了南京城郊下蜀林场次生栎林对重金属元素铅、镉、铬、镍的吸收和积累。结果表明:栓皮栎林中金属元素在不同部位的含量变动范围分别是0.85-5.60,0.011-0.167,0.35-2.25,0.90-3.90μg/g;林分重金属元素现存量分别为79.75,1.92,21.20,46.80mg/m^2,部存储最鑫,枝和叶占比例较小;栓皮栎林地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较低,处于该类元素背景值的较低水平,属于洁净状况;栓皮栎对镉有订作用,48年生栓皮栎仍处于生长旺盛时期,重金属元素年吸收量分别是13.79,0.36,4.32,7.83mg/m^3,其中归还量分别占30.56%,21.94%,13.52%,29.3%,在一个生长季内,栓皮栎林净积累的重金属铅、镉、铬,镍分别达到9.58,0.282,3.74,5.54mg/m^2;铅、镉、铬、镍元素的周转期分别是19,29,36,20a。  相似文献   
9.
城市近郊火炬松林重金属元素的分布及其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城市近郊火炬松林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火炬松各器官内重金属元素Cd、Cr、Ni、Pb、Mn、Zn的含量不同,且有随季节变化的特点。各元素在根中含量均较高,在干中的含量最低;除Cr、Pb外,其他元素均在叶和枝中含量较高,在皮中含量较低。各元素分布的季节变化特征表现为:根部除Mn在9月的含量最高外,其他元素均在生长顶峰的7月有最大含量;而地上各器官除Cd在7月有最高含量外,其他各元素的含量最高值都出现在休眠期的1月或由生长盛期向休眠期过滤的9月。火炬松各器官对Cd的吸收富集能力最强,对Cr的吸收能力最弱。重金属元素被各器官富集吸收的强弱关系依次为:Cd,Zn,Mn,Pb,Ni,Cr。  相似文献   
10.
喀斯特森林不同种组的耐旱适应性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把土壤-植物-大气视为一个连续体,通过研究喀斯特森林树种不同适应等级种组的吸水潜能、耗水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初步评价各种组的耐旱适应性。结果表明,水分平衡方式因种组而异,先锋种为高输入低输出高效率类型,次先锋种为中输入中输出较高效率类型,过渡种为较低输入中输出较低效率类型,次顶极种和顶极种为中输入、中输出中效率类型。先锋种、次先锋种耐旱适应性强于次顶极种和顶极种。同一种组内落叶阔叶树种耐旱适应性弱于常绿阔叶树种,证实了“喀斯特森林中落叶成分是对干旱的适应”的论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