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6篇
综合类   2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钻孔施工对孔壁土体和地下箱涵不利影响的几点原因,介绍了测斜监测在钻孔施工中的使用,以此监测地下箱涵的安全性,以及通过分析监测成果,提出了道路施工中对地下管线不利影响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综合了国内外已有关于稳态强度理论的研究成果,就稳态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进行了评述.认为该理论将在土工抗震问题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根据农田水量平衡原理以及作物腾发与产量相乘模型,分析了非充分灌溉制度的动态规划求解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电算程度。该程序给出了全生育期不同灌溉定额情况下最优灌溉制度和最优产量比,并给出了各生育阶段实际腾发量和计划湿润土层含水量动态变化过程。通过算例表明,该程序操作方便,设计合理,是灌区灌溉管理及高产增收的实用计算机软件。  相似文献   
4.
阐述稳态变形及稳态强度的基本概念,提出用稳态强度进行震后砂土液化及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思路和方法,即首先根据现场试验资料确定砂土的孔隙比或相对密实度,然后基于室内稳态强度线确定现场稳态强度曲线,最后根据震后驱动剪应力与对应的现场稳态强度的大小对比情况判别震后液化及稳定。另外,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给出了详细的计算流程图。  相似文献   
5.
尝试将地质雷达运用于浙江某大桥工程泡沫混凝土路基质量测试,获得了泡沫混凝土雷达图像信号,并对其信号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泡沫混凝土路基结构情况;建立了理想条件下泡沫混凝土路基结构模型,采用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的GPRMax程序,通过MATLAB编程对泡沫混凝土路基疏松、脱空、分层等病害进行地质雷达正演模拟,得出路基病害在雷达图像上的典型特征信号;同时分析病害形状、大小对信号的影响以及之间的定量关系.本研究成果有助于对泡沫混凝土实测雷达图像的解读,为地质雷达在泡沫混凝土路基病害测试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动力有限元法进行振冲加固处理效果评价的难点在于计算参数不易确定,本文结合国内一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之土坝松砂地基的振冲处理问题,在现场动力触探试验和现场剪切波检测试验的基础上,建议了评价振冲处理后抗震效果的动力有限元分析及确定其计算参数的方法,通过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表明:本文建议的由现场试验结果估算加固后砂土动力计算参数及采用有限元评价振冲加固松砂地基抗震效果的方法合理,参数有依据,可供其它工程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有关砂土液化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砂土的液化机理,砂土液化的判别方法,砂土中孔隙水压力的发展模型以及室内和室外原位测试技术,并对将来的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在综合管廊建设过程中,常面临开挖基坑失稳问题;而钢板桩支护由于自身施工快速、隔水性好等良好性能,能够保证开挖临空面不会失稳破坏;因此在基坑支护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结合南京市某综合管廊工程,针对工程中采用的钢板桩加二道钢支撑支护方式,开展了管廊基坑监测工作,获取了管廊基坑的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地面沉降量、钢支撑轴力等监测值。研究结果表明,从第二道支撑底往下开挖至基坑底的过程中土体水平位移变化量最大,水平位移最大值出现在地表;地面沉降量随着基坑开挖而增大,沉降速率逐渐减小;钢支撑的轴力值第二道支撑大于第一道,并受开挖速度及支撑架设时间等因素影响。研究成果可为相关管廊工程的设计、施工、监测提供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公路建设中堆载预压法是处理软土地基的常用方法。工程实践中随着对路基的工后沉降和不均匀沉降要求越来越高,有必要对堆载预压处理软土地基的卸载时机控制进行研究。应用Verhulst模型和指数曲线模型的基本公式,分别推导其剩余沉降和沉降速率之间的关系。结合越南河内-海防高速公路软基处理的实测资料,用两种模型拟合了剩余沉降和沉降速率之间的关系曲线图,比较分析了两种模型曲线拟合的结果。论证得出Verhulst模型更合理,并根据拟合曲线确定了路堤卸载时机。  相似文献   
10.
土动力学与岩土地震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土体动力本的模型、动力分析和动力测试研究的现状和进展,着重对复杂荷载下的动力弹塑性模型和弹塑性动力分析研究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和评述,对今后土动力学和岩土地震工程的研究提出了初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