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模式改革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永恒课题。结合电路原理全英文教学的特点,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入“雨课堂”等新型教学工具,改革课程评价方式,强化学习过程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较大程度提升。  相似文献   
2.
结合电路原理双语教学,阐述了保证双语教学成功实施的前提条件,并在多媒体和电路软件的辅助教学作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英文授课中的节奏、特点、师生互动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4.
针对“电机与拖动”课程的特点,提出了改进课程教学方法的一些建议。论述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讨论式教学与讲解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与程式化教学;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相互关系,强调师资队伍建设是改进课程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5.
采用比例谐振和状态反馈的三相逆变器最优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常规线性二次型调节器方法设计的三相逆变器控制系统无法实现指令跟踪,而根据线性二次型最优跟踪方法设计的控制系统虽然能实现指令跟踪,却无法消除系统非线性模型带来的稳态误差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比例谐振和状态反馈控制策略.该策略根据内模原理,首先将输出反馈转化为状态反馈,其次将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的输出跟踪问题转化为状态调节器问题,从而解决了线性二次型调节器方法解决指令跟踪问题的两个不足,成功对三相逆变器控制参数进行了最优整定,通过仿真和430 kW样机验证了该策略不仅实现了指令跟踪要求,而且消除了稳态误差,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稳态和动态性能,输出电压总谐波畸变率小于1%,带30%不平衡负载时电压不平衡度小于1.5%.  相似文献   
6.
舰船电力系统保护性能指标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定量计算和分析舰船电力系统的保护性能,基于舰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和功能要求,分别采用短路路径的加权故障切除时间和加权失电负荷作为快速性和选择性指标,建立了一套保护性能量化指标模型.以典型的舰船电力系统环形网络为例,结合时间电流保护和差动保护的原理,给出了这2种保护的性能指标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在断路器可靠性较高的情况下,差动保护的整体性能优于时间电流原则保护方法的,但差动保护的性能随断路器可靠性下降而降低的幅度远大于时间电流保护.  相似文献   
7.
在概述基坑桩(墙)锚支扩结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桩(墙)锚支护结构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几种实例坑壁(桩)变形曲线,拱效应和土压力重分布及其条件,为建立桩(墙)锚支护结构的概念设计提供了思路和支撑.  相似文献   
8.
研究感应电动机的转子偏心故障的在线检测方法,分析了转子偏心后的气隙磁场,得出定子电流中的齿谐波分量可作为转子静态偏心的特征分量。设计了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检测系统,给出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框图。针对齿谐波分量检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设计了专门的电路,说明了数据的处理方法。针对不同程度的偏心进行了在线测量,证明本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鼠笼型异步电动机转子断条故障和偏心故障的在线检测方法.通过对定子电流和轴磁通信号的频谱分析,可以得出,定子电流中的齿谐波分量可作为转子静态偏心的特征分量,轴磁通信号中的3sF1分量可作为转子断条故障的特征分量.设计了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检测系统.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设计性能优良的直流变换器稳压输出控制器,在分析三电平H桥直流变换器的电路拓扑和移相PWM原理的基础上,分别给出了一个开关周期内电流连续模式(CCM)和电流断续模式(DCM)下变换器的所有工作模态,并基于状态空间平均法和开关网络平均法建立了变换器在两种模式下的小信号数学模型,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基于小信号数学模型,设计了三电平H桥直流变换器的双闭环模式自适应比例积分(PI)控制器,并结合传统双闭环PI控制器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模式切换是造成系统输出动态性能不好的原因,而新型控制器能够通过模式检测实时调整控制器参数,所以比传统控制方法在突然加载过程中的输出电压最大跌落减小46.6%,动态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