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讨论了基于虚通道的ATM(异步转移模式)自愈网的结构、自愈算法及其特点,同时对自愈网的空闲容量进行了分配和设计。 相似文献
2.
吸收-喷射与吸收式制冷系统的热经济学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比较了吸收-喷射复合制冷循环系统和双效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在热力性能和流程方面的差异,提出了两系统的热经济学模型,并分别对余热型和直燃型冷水机组进行了计算,通过计算结果的比较,指出余热型三压吸收-喷射复合制冷系统比双效吸收式制冷系统经济。当采用直燃型冷水机组时(相对价格比β〉β1),发现两系统在热经济性方面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3.
4.
采用夹点技术对苯酚丙酮装置烃化单元进行了能量系统优化,计算确定现行换热网络有28.2%的节能潜力.通过对现行换热网络的夹点分析,找出了不合理的换热匹配.在现行换热网络已有结构特点和工艺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换热网络优化改造方案.优化后烃化单元的换热网络可节省加热公用工程3 908.58 kW,投资回收期仅为3个月. 相似文献
5.
考虑经济性的功量交换网络的最优匹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工工艺过程中需要减压的流体(裕压流体)和需要加压的流体(需压流体)可以通过膨胀机和压缩机构成间接式功量交换网络,以回收能量。基于节能和经济性双重考虑,提出了裕压流体和需压流体间的匹配规则。在一定的投资回收期期望值下,考察为回收裕压流体的压力能新增膨胀机投资是否合理。对某合成氨装置的功量交换网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的优化匹配方案,可以取得节能5 428kW的效益。 相似文献
6.
工业热泵的经济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过程集成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种热泵的技术特性,指出各种形式热泵最适宜的总复合曲线形状,并导出了一个判断工业热泵经济上可行的指标-临界COP,它是输入能量价格与热价之比γ、设备价格与热价之比γ及投资回收期PBP的函数,通过分析各种形式热泵的COP,Cr^-的关系曲线,讨论了γ、PBP,λ对该指标的影响,认为γ对COP的影响最大,PBP次之,λ的影响最小;机械式蒸汽再压缩式热泵及第2类吸收式热泵经 相似文献
7.
考察了新型EDI膜堆中电压对载镍阳离子交换树脂电再生的影响.发现升高电压可显著提高树脂再生效果,30 V电压下运行10 h可使树脂获得近于100%再生,膜堆中无Ni(OH)2沉淀产生.综合考虑再生效果和运行能耗,20 V是比较理想的再生电压. 相似文献
8.
利用三角图示法确定具有多杂质约束的氢气分配网络的目标值并提出相应的网络设计步骤。引入了层次分析法,用以确定具有多杂质约束条件下氢源的选用次序和氢阱的匹配次序。案例分析中,首先调整浓度数据的数量级,无因次化并重新归一化,进而可以在三角图中合理表征源的存在域、阱的可行域;然后进行源阱的匹配,可以确定出可行解域,从而获得氢源氢阱的匹配网络,同时考虑压缩机的配置,可确定最终优化的氢气分配网络。经过优化之后,氢公用工程用量由17.079×103 Nm3/h减少为14.125×103 Nm3/h,节氢率达到17.29%。案例分析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原油劣质化趋势加重,炼厂的氢气(H2)需求日益增加,通过氢网络集成提高氢气的利用效率变得至关重要。压缩机费用是炼厂氢网络中除新氢外的第二大费用,往复式压缩机和离心式压缩机被广泛用于氢气输送网络。该文提出了一种考虑多级离心式压缩机和多级往复式压缩机选型的超结构,约束条件包括压缩机的流量和出口压力;基于此超结构建立了一个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以最小总年化成本为目标函数,其中综合考虑了新氢的成本、压缩机的投资费用和操作费用;并通过案例分析证明了模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EDA技术设计实验所需芯片,并将其熔丝文件下载至系统可编程器件中,取代传统的实验器材,大大简化了实验步骤与成本,增加了实验的直观感,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