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X3D的仿真可视化支撑服务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3D集成XML,Java以及流媒体技术支持基于Web的三维可视化建模和渲染,是当前Web3D的标准.网格技术是一种新兴的Internet计算模式,通过构造动态的虚拟组织实现计算资源的共享与协作.本文将X3D技术与网格技术、J2EE技术相结合,构建基于Web的仿真可视化支撑环境体系结构和相应的可视化支撑服务,实现广域网内基于浏览器访问、共享和组装多种武器、地形、特效的三维模型,快速定制和构建三维可视化应用,构造虚拟仿真环境.对仿真可视化支撑环境体系结构及服务实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3.
HLA/RTI中分布资源的存取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HLA(High Level Architecture)作为分布交互仿真领域最新的技术规范,促进了不同领域、不同类型仿真应用的互操作与可重用,RTI(Run Time Infrastmcture)是HLA的软件实现,其运行效率直接影响仿真应用的整体性能。我们对RTI中涉及的数据资源进行了定义,探讨了资源管理所面临的问题,设计出高效存储、快速索引这些资源的存储方案,改善了RTI数据管理效率,并成功地应用于自行开发的分布仿真支撑平台AST—RTI中。 相似文献
4.
针对电位电压关系、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在分析稍复杂的集成运算电路时所呈现的繁杂、易错等缺点,采用结点电压法分析集成运算电路,方法更简单、思路更清晰、计算更快捷、特性更突显,尤其对于输入信号较多、结点只有两个的集成运算电路,结点电压法更能显现出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6.
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的前身是成立于1979年的中国自动化学会系统仿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是文传源教授(兼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挂靠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当时是北京航空学院)自动控制系。我作为专业委员会兼职秘书,一直服务到1989年中国系统仿真学会成立。在系统仿真专业委员会成立后的十年中,国内各个领域的系统仿真科研、工程及学术活动得到长足发展。当时系统仿真专业委员会的委员们个个年富力强,对学会的活动十分积极与投入。系统仿真的各类学术活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国内到国际,生机盎然的迅速开展。在这样的形势下,系统仿真专… 相似文献
7.
8.
9.
10.
一个成功的课件,除了要有优秀的课件脚本和结构设计之外,还必须有合适的素材。课件的素材,大致可以有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几种形式。本文就对获取这些形式的多媒体素材的常用方法做个介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