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05篇
教育与普及   2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6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77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唐山市区断裂活动与地质灾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唐山市12条主断裂带的构成及走向,对由断裂带引发地震,构成灾害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对地震地质灾害的效应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842.
喀斯特环境地质灾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自民  杨泊 《贵州科学》1992,10(2):17-21
本文论述了喀斯特地质环境引起的干旱、岩漠化、洪涝、渗漏、突水等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和危害。  相似文献   
843.
秦皇岛市柳江水源地开采岩溶地下水,出现地面沉降、开裂与塌陷。通过实地调查,总结了本区岩溶发育特征、岩溶塌陷的分布规律,分析了地面塌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44.
运用分形几何学的方法,分别测算了渭河盆地活断层系的分维数和地震、滑坡及地裂等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的分维数。结果显示,渭河盆地活断层的分布分维数与地质灾害的分布分维数强弱关系相一致,定量地证明了活断层对渭河盆地地质灾害有着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5.
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矿山勘查的工作经验,详细介绍了矿山各种地质灾害的类型、产生、危害和防治对策,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846.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于2003年6月1日正式下闸蓄水,6月7日起突然在湖北省巴东县城北信陵镇沿江一线发生了2000多次密集的小震群,引起了大家的严重关切,在未来的几年内随着二期和三期工程的完工,水位将提高到156m和175m,是否会诱发更大更强的地震?根据地震构造的观点分析了库区东段几条活动断裂的分布、交汇关系和孕震能力,认为巴东和秭归可能为两个潜在震源区,蓄水后有引发5.5级左右的地震可能,地震烈度可达VII°~VIII°;并可能诱发库区内众多滑坡体的复活,导致严重的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847.
夏晓刚 《科技信息》2009,(23):I0052-I0052
地质灾害是指各种(天然的和人为的)地质作用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建设事业(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造成的危害。文章主要分析了黔东南州地质灾害多发频发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防治措施。文章指出,积极提高全民预防地质灾害的意识,遵循自然规律,采取适宜的工程措施进行治理,加强地质生态环境的管理,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工程是防治黔东南州地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48.
通过对新疆土库铁路吐鲁番段沿线各类地质灾害的详细调查,根据地质灾害所发生的位置、规模大小、危害程度及工程处理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从工程地质学的角度,对于可能出现和发生的地质病害进行了评估,为铁路新线方案的比选及工程处理提供重要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849.
林恢亮 《科技信息》2007,(26):13-13,41
20世纪末期以来,监测理论和技术方法有长足发展,未来,将进一步开发经济实用、有效可行的地质灾害监测新技术,提高精度、准确性和及时性,最大程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850.
【目的】建立新的区域性地质灾害评价模型,对涪陵页岩气开采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价。【方法】根据涪陵页岩气开采区的地质、水文和气候特征,选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土地类型、坡度、坡高、年峰值周降雨量、年峰值日降雨量等6个主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基于GIS平台,采用AHP属性辨识模型对研究区的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价。【结果】涪陵页岩气开采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较高,极高危险区面积为1466 km2,高危险区面积为743.6 km2,两者分别占开采区总面积的9.6%和52.8%。通过开采区173个历史地质灾害点的验证表明,评价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与历史地质灾害点的空间分布一致,其中98个分布于极高危险区,56个分布于高危险区,分布于中危险区和低危险区的仅有19个。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法对上述评价结果进行精度评估,曲线下的面积百分比达82.8%,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可行性。【结论】研究结果对涪陵页岩气开采区输气管线、道路和房建等的规划和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