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3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8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30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76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1.
通过试验分析了充填体抗压强度与声波波速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应用线性回归数学知识建立了以充填体纵波波速为输入变量,以充填体单轴抗压强度为输出变量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预测充填体的抗压强度,为充填体综合质量评价提供最有力的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812.
提出一种利用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技术的胶结尾砂方法,利用兼性厌氧菌在密封养护条件下胶结尾砂,解决利用好氧菌无法在缺氧或无氧环境下使用的问题.采用控制变量法对利用兼性厌氧菌MICP技术胶结尾砂试验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研究了菌液浓度、胶结溶液浓度、尾砂粒径和养护温度对胶结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菌液的OD600为1、胶结溶液中醋酸根离子浓度为0.6mol/L、尾砂为多种不同粒径的尾砂混合体、养护温度为30℃时,胶结效果最佳;兼性厌氧菌的MICP技术具有胶结尾砂的潜力,为替代水泥作为尾砂胶结材料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13.
金川镍矿是我国最重要的镍矿资源基地,矿区岩石破碎,龙首矿区采用的小断面六角形进路分层下向胶结充填采矿法为厚大破碎矿体的安全开采提供了成功经验。金川公司二矿区东部贫矿体厚大、埋藏浅,开采技术条件相对较好,但矿岩品位较低,采用小断面六角形进路由于开采成本高、效率低,无法满足东部贫矿体的开采要求。为了降低成本、提高采矿效率,提出了采用中深孔落矿的大断面六角形进路下向充填法,六角形进路从4 m (腰宽)×5 m (高度)提高至16 m (腰宽)×20 m (高度)。采用离心模拟试验对自重应力影响下的大断面六角形进路充填体的变形破坏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离心加速度的逐步增加,上覆充填体的位移也逐渐增大,在离心加速度为70g时进路两帮发生坍塌破坏,92g时顶板发生破坏,顶板稳定性强于两帮的稳定性;两帮发生破坏时最大累计竖向位移为0.627 cm,顶板发生破坏时最大累计位移为0.904 cm,顶板比两帮能够承受更大的极限变形量;充填体破坏模式主要为拉伸破坏和剪切破坏,六角形进路最终形成半椭圆的塌落拱并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814.
针对林华煤矿20917综采工作面瓦斯治理时间长、难度大和透气性低导致的瓦斯抽采效率差等问题,对超高压水力割缝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利用,以本矿煤巷条带区域9#煤层为试验对象进行卸压增透,提高瓦斯抽采效率,降低在抽采过程中伴随的煤与瓦斯突出风险.设计布置了割缝钻孔和普通钻孔进行对比,并记录了9#煤层割缝前后的钻孔和瓦斯抽采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割缝钻孔平均排出的煤屑量为3.3 t,日平均瓦斯抽采浓度相比普通钻孔提高1.61倍,瓦斯抽采纯量相比普通钻孔提高了约2.04倍.超高压水力割缝技术可对煤层的透气性进行较大程度的改善,且能有效地提高瓦斯抽采效率,可以解决由于低透气性带来的煤巷条带煤层掘进速率问题.  相似文献   
815.
为对比不同充填材料的成本,指导金属矿山生产,以金川镍矿为研究背景,基于一元非线性回归、曲线估计和约束优化理论,结合掺石灰石粉和粉煤灰充填材料28d强度、塌落度和分层度正交试验结果,建立最低充填成本约束优化问题,约束优化问题中各约束条件数学模型R2均高于90%.最后,利用OFOA和PSO算法分别求解平均最低充填成本,OFOA计算结果分别为91.615元/kg和97.092元/kg(掺石灰石粉充填成本比粉煤灰低5.477元/kg),而PSO算法未搜索到充填成本最优解.结果表明:(1)利用一元非线性回归和曲线估计理论可针对不同约束条件建立高精度多元非线性数学模型;(2)改良后的OFOA算法可对不同充填材料的成本约束优化问题求解;(3)改良算法较FOA和PSO算法收敛速度更快,计算过程更稳定,利用上述研究方法可对不同金属矿山、充填材料和约束条件进行成本对比,为充填材料比选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16.
脱水管类型是影响非胶结充填体脱水技术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仿生学设计新型脱水管,以某铁矿尾砂为例,通过脱水试验对比分析新型脱水管的脱水效率和脱水效果,研究强化脱水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脱水管根系状设计可以增加脱水管过水面积和减小渗流距离。新型脱水管相比普通脱水管,脱水时间减少了20%,累计脱水量增加了10.3%;引入尾砂流失量作为评价脱水管脱水效果的依据,新型脱水管相比普通脱水管尾砂流失量减少了45%;新型脱水管强化非胶结充填体脱水的过程可划分为2个区域,即急流区和平稳区。观察到非胶结充填体与试验装置内表面形成了大量分布均匀的孔隙导水带,这也是新型脱水管能提高脱水效率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17.
棒磨砂(RMS)是一种可以制备棒磨砂基胶结膏充填材料(RCPB)的粗砂骨料,主要用于金川镍矿地下矿区的胶结膏体充填(CPB)。众所周知,粗颗粒通过管道输送到地下采场会导致回填系统稳定性减弱。因此,磺化萘甲醛(SNF)缩合物常被用于RCPB性能的改善。本文研究了固含量 (SC)、灰砂比和 SNF 用量对流变和物理力学性能的协同影响,包括坍落度、屈服应力、泌水率、单轴抗压强度 (UCS),以及 RCPB 的机理分析。结果表明,SNF 对 RCPB 性能的影响与 SNF 用量、石灰砂比和 SC 有关。含有 0.1wt%–0.5wt% SNF 的新鲜 RCPB 的坍落度增加了 2.6%–26.2%,而屈服应力降低了 4.1%–50.3%,表明混合料的可加工性和粘结性更好。新鲜RCPB的泌水率随着SNF用量的增加先下降后上升,下降峰值为67.67%。此外,RCPB的UCS会随SNF用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0.3wt%的最佳SNF添加比例下,RCPB养护7、14和28 d的UCS分别提高了31.5%、28.4%和29.5%。 结果表明SNF 有利于增强 RCPB 早期的UCS 。但是,后期的UCS以较慢的速度增加。研究结果可以指导具有实际应用性能的 RCPB 的设计和制备。  相似文献   
818.
采用光频域反射光纤传感(optical frequency domain reflectometer, OFDR)技术,进行了充填体内部应变高精度测量室内试验,获得了不同胶结剂含量下的充填体在早期硬化过程中的内部应变演化规律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充填体内部应变演化受固体颗粒物理沉降和化学水化反应的共同作用,可分为物理沉降拉伸、水化放热膨胀、化学自收缩和基本保持稳定4个阶段;充填体内部应变分布前期主要呈上凸型曲线特征,随养护时间的增加,呈现多峰形曲线特征;OFDR技术能够实现充填体内部应变的高精度分布式测量,以及精细分析充填体的内部应变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819.
为研究人工湖下煤炭连采连充开采后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对连采连充工作面进行了室内力学试验和现场取芯力学试验,验证充填体的可行性;基于等价采高概率积分法,对连采连充工作面进行地表沉陷预测;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分析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并与概率积分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充填体的强度5.063 MPa超过设计强度2.0 MPa,能够确保矿井的安全开采;连采连充工作面开采后,地表倾斜值极值0.3 mm/m,地表水平变形极值-0.2 mm/m,小于砖混结构建筑I级损坏范围,周围地表沉陷平缓,无安全隐患;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约49.7 m,距离隔水层约160.3 m,水下采煤安全,FLAC3D数值模拟和概率积分法结果比较接近,验证连采连充技术可有效减缓地表移动变形。  相似文献   
820.
为了对目标井地层砂样采取更具有针对性砾石优化,提高砾石充填防砂效率,采用基于颗粒离散元素法的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不同类型、不同粒径砾石的防砂效果实验,并提出了一种综合因子,可将防砂效果进行量化。通过数值模拟实验结果与常用方法的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手段进行防砂砾石选择的可行性,进而设计了对不同目标井地层砂样更具针对性的防砂砾石粒径选择方法。利用该方法优选出最佳砾石尺寸,同时达到对出砂地层进行高效精确防砂、减少室内实验时间和资源浪费,节省实验费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