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5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22篇
教育与普及   4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37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湖泊沉积物有机质δ13C古气候解释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泊沉积物有机质稳定同位素(δ^13C)在古全球变化中的应用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成果令人瞩目,保存在湖泊沉积物中的有机质δ^13C组成主要由湖泊沉积物中有机质来源决定,此外,还受植物合成有机质所需碳的来源、温度、湿度、光照条件、大气压力、CO2分压、盐分及营养元素、湖水化学性质(pH值、硬度等)、湖泊初级生产力以及沉积物埋藏后的保存状况等因素影响,有机质碳同位素与气候间存在一定联系,但比较复杂,两者之间不存在固定的模式,因而,湖泊沉积物有机质^13C在解释古气候变化上存在多解性、复杂性和混乱性,大气压力(主要是大气O2分压)和温度以及由它们所控制的不同来源的有机质等3个方面决定了δ^13C气候解释的多解性和复杂性,在实际工作中,δ^13C应结合其它环境指标共同使用,才能从中提取正确的古气候信息,本文利用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成果,对湖泊沉积物有机质δ^13C的组成特征、分馏机理与模式及其古气候解释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和评述.  相似文献   
82.
83.
韩江三角洲(包括韩江、榕江和练江)为我国六大三角洲之一,但该海域生源要素的河口化学特征知之甚少.2010年夏季开展了韩江口及邻近海域营养盐、有色溶解有机质(CDOM)来源、分布及河口行为的初步调查.走航及断面温、盐分布显示,韩江口夏季存在南、北两个羽流区且水体层化明显.溶解无机氮、硝酸盐、硅酸盐与吸收系数(a350)、类腐殖质荧光组分呈表观保守混合行为,而亚硝酸盐、铵盐、活性磷酸盐及类蛋白质组分随盐度波动较大.北羽流混合区硅酸盐河端外推值高于南羽流混合区,说明韩江流域硅酸盐风化作用强于榕江流域.北羽流混合区a350以及类腐殖质组分的河端外推值高于韩江干流及入海口,表明在河口低盐度区存在添加作用.与东南沿海其他河流相比,韩江具有特征性的高硅酸盐∶溶解有机氮浓度比(1.9)和低CDOM丰度,人为影响程度相对较小,韩江口海域表现为潜在性磷限制特征.  相似文献   
84.
针对活性污泥处理油脂污水的4个阶段,自配2 000 mg/L油脂污水,每个阶段处理72 h,测定活性污泥的主要成分.结果表明,4个阶段活性污泥含水率稳定在99. 30%99. 59%,有机质含量为55. 08%58. 38%,糖分含量为1. 49%2. 26%,蛋白质含量为30. 84%34. 90%,脂肪含量为0. 50%1. 58%.投加菌种进行生物强化处理后活性污泥含水率基本保持不变,有机质含量、糖分、蛋白质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投加酶制剂处理阶段,脂肪转化成有机质效率最高,剩余污泥中油脂降解效率提升了39%,有机质和糖分分别含量达到58. 38%和2. 26%,蛋白质含量提高到33. 48%,脂肪含量降低至0. 96%.实验结果说明酶制剂生物强化降解油脂同时能有效改善活性污泥性能,促进油脂转化为糖分和蛋白质等有机质.剩余污泥中较多的蛋白质可以进行资源化利用,并对剩余污泥资源化发展提出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85.
为了研究高温作用对黏土抗剪性能的影响,采用高温炉对土体加热至105℃、200℃、300℃、400℃、500℃和600℃,待冷却后重塑制样,通过三轴剪切试验、成分分析测试、粒度分布测试和扫描电镜观察等手段获得抗剪性能指标及其影响机理.研究表明:105℃与200℃处理土体抗剪性能指标基本不变.200℃后处理的黏土重塑样初始...  相似文献   
86.
土壤机械化深松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商丘市梁园区土地耕作采取传统耕作方式,即铧式深耕犁耕作和旋耕作业,连年的浅耕、旋耕,加上不科学施用化肥,造成土壤耕层变浅、板结严重,板结层阻碍了耕作层与未耕作层之间水、肥、气、热梯度的连通性,从而造成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明显下降,有机质含量减少,作物根系分布较浅,吸收营养范围减少,抗灾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87.
为了解澄城县玉米地有机质和全氮分布状况和含量,制定合理有效的施肥方案,对该县的8个乡镇91户农民的玉米地土壤进行采样研究.结果表明:这8个乡镇的有机质平均含量范围在11.11-16.442g/kg,均属于中等级含量;全氮平均含量0.604-0.824g/kg,属于缺乏和很缺乏等级.有机质和全氮均相对缺乏,无极度缺乏和极度丰富现象,属于中等程度变异,总体较为集中,分散程度小.  相似文献   
88.
苏北盆地古近系泥页岩有机质孔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苏北盆地古近系泥页岩研究并结合美国Marcellus页岩研究成果,定义有机质孔的概念,归纳有机质孔的类型及特征,探讨有机质孔发育的影响因素并总结有机质孔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有机质孔泛指在有机质内部或边界处发育并与有机质具有成因联系的所有孔隙,包括原生有机质孔和次生有机质孔两类;有机质孔形态多样,分布具有非均质性,特别当有机质孔大量发育时,其内部结构是具有层状格架的似蜂窝状连通体;温度、上覆岩层压力、无机矿物和流体是影响有机质孔发育的外部条件,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和有机质含量是控制有机质孔发育的内部因素;苏北盆地古近系泥页岩实际样品和热模拟实验样品中有机质孔均表现出阶段性演化特征,这与干酪根热解生烃过程中的组构演化和生烃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9.
通过对哈密拗陷下二叠统野外剖面观察和样品采集,运用岩石热解、有机碳测试、干酪根分析及饱和烃气相色谱等技术进行室内样品测试,在与前人分析数据相结合的基础上,利用风化校正作用对哈密拗陷下二叠统露头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进行评价,同时探讨了有机质成熟度、原始沉积环境和生源特征。结果表明,哈密拗陷下二叠统烃源岩属于好-很好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腐泥腐殖型(Ⅱ2)为主,少部分腐殖型(Ⅲ);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高,处于高成熟阶段低-中期;烃源岩正构烷烃分布变化较大,呈前低后高的双峰特征,与很低的轻重烃比值相映,反映出有机质受陆源生物影响较大。低Pr/Ph比值显示出强烈的植烷优势,沉积环境具有较强的还原性,盐度较高,应属于半封闭水体。  相似文献   
90.
有机质提升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有机质是形成土壤肥力的核心物质,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针对当前黑龙江省林口县土壤有机质含量急剧下降的问题,开展了利用豆秸还田提升有机质的试验研究,对其在土壤理化性状、对大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土壤有机质提升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