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4篇
系统科学   17篇
丛书文集   37篇
教育与普及   43篇
理论与方法论   39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58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21.
马克思的研究方法,经历了两次重大的历史转向。第一次历史转向,是从推崇思辨哲学转变到摒弃哲学思辨,倡导实证的方法。其内在逻辑规定于马克思的研究对象、任务、习惯和费尔巴哈、英国经验主义的影响,其渊源主要来自于黑格尔、费尔巴哈、圣西门等的实证方法的思想,与孔德的实证主义无直接渊源关系。第二次历史转向,由批判断粗浅的经验主义始,创立了实证辩证法。第二次转向主要不是由于外在的推动,而是马克思长期的经济学研究的合乎逻辑的结果。西方主流科学方法论思想从孔德到波普的100多年发展历程,基本上在马克思一生研究方法的两次转向中得到浓缩的体现。马克思是超越自己时代的大哲学家。  相似文献   
722.
723.
综合分析法研究特殊坝体结构的变形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青铜峡大坝33#坝段为例,提出应用综合分析法研究特殊坝体结构的变形规律。该坝段位于右岸坝头,类似一“挡土墙”,断面形状如“高跟鞋”。由于结构及受力条件特殊,产生了向下游的较大变形。本文应用综合分析法(多种模型分析、结构计算等)对其变形规律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并重点对该坝段的特殊结构和边界条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弄清了该坝段向下游有较大变形的物理成因。  相似文献   
724.
电气设备介质损耗监测的谐波分析法及其特性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介绍了一种基于谐波分析法的电气设备绝缘介质损耗数字化监测方法,叙述了其工作原理和硬件电路特性,在实验室和现场的测试表明了该方法在介损测试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725.
一类新的强Wolfe线性搜索下的记忆梯度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一类新的无约束优化记忆梯度算法,并在强Wolfe线性搜索下证明了其全局收敛性.当目标函数为一致凸函数时,对其线性收敛速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26.
文章系中央民族大学班班多杰教授与著名哲学诠释学家洪汉鼎先生,就中西诠释学与佛教中国化为主题的对话与学术探讨。其内容涉及西方哲学诠释学与中国经学诠释学的差异与联系;中西诠释学和佛教中国化的主要契合点与内在关联;哲学诠释学经典文本与诠释文本关系之论和中国“我注六经,六经注我”及“解释者比原作者更善巧”义之间的交叉点;哲学诠释学的“前见”“视域融合”“效果历史”与中国的“格义”“通经致用”“借古鉴今”之间的异同处;以语言为主线的哲学诠释学本体论转向,透显出汉藏佛经翻译所蕴含的外来佛教中国化的深层旨趣。本次对话,中西比较,相资为用,相得益彰,启人慧思,且涉及领域广、信息量大,对推进佛教中国化的研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27.
728.
以大运河沿线区域48个行政单元内的5个批次共357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采用ArcGIS 10.2工具,运用距离分析、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分析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运河沿线国家级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传统村落数量分布呈显著的时空不均衡性,且村落分布呈现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的集聚特征,在局部空间表现出明显的高高集聚和冷热分区;整体表现为“局部高集聚,全局大分散”的分布特征,在邢台、鹤壁、邯郸、安阳4个区域呈现出高集聚状态,在杭州、宁波、绍兴区域呈现出次高集聚,其他区域低集聚;在距离大运河河道60 km以内的传统村落具有趋向于河道分布的特征;影响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因素有地形、海拔、坡度等自然因素以及社会经济和大运河本身等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