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0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根据试验结果, 对两种模型试验材料──冻粉和石膏矽藻士的物理力学性质,作了 比较详细的介绍。 关于冻粉,主要研究了其浓度和力学性质之间的关系。试验时各种因素(如加载速度 等)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也作了相应的探讨。 关于石膏矽藻士,则试验了其缓凝剂的最佳渗入量,弹性性质及收缩性质。  相似文献   
72.
周期性冻融循环会对季冻区混凝土材料的细观结构产生不可逆损伤,进而劣化其承载能力与耐久性能。混凝土的冻融破坏本质上是内部孔/裂隙等初始缺陷在周期性冻胀力的作用下发生的疲劳损伤累积。因此,开展冻融循环条件下混凝土材料细观结构损伤演化特性的研究对于评估寒区在役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围绕冻融循环条件下混凝土细观结构演化及力学损伤特性两个核心内容,针对混凝土细观结构获取与表征技术、混凝土冻融循环室内物理试验与数值模拟方法,以及混凝土力学损伤特性与耐久性评估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与分析。传统的冻融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尺度下混凝土局部损伤演化,从细观尺度入手,研究了冻融循环下混凝土细观结构演化与力学损伤特性,有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宏观力学性能与耐久性劣化背后的冻融破坏机制与初始孔/裂隙缺陷扩展-聚并-贯通的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考虑冻融参数的细观结构演化与宏观损伤特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冻融环境下混凝土材料宏观物理力学特性的准确分析。为寒区工程结构服役期的损伤特性识别、稳定性与耐久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研究两类极大极小问题,从理论上给出了最优解,并分别给出了这两类极大极小问题在线性方程组Richardson迭代法和HSS迭代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4.
借助数学软件绘制出函数的图形和相应的等高线,通过观察等高线的走向确定极值点可能存在的区域,在该区域内选定初始点就可以快速地求得优化问题的极值.该方法对优化问题的初始点选取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5.
给出了广义积分收敛的几个性质,这些性质指出了广义积分收敛与被积函数极限之间的一些关系.利用这些关系可以快速地获得一些函数在无穷远处的极限.  相似文献   
76.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梨实蜂的危害特点和发生规律,提出了防治方法及措施,可供果业同行及梨果种植专业户借鉴。  相似文献   
77.
研究了求解一类大规模绝对值等式问题的一个新算法.首先,把绝对值等式转化为单调线性互补问题,然后结合牛顿方向和中心路径方向,给出了求解线性互补问题的一种势下降内点算法,并证明该算法经过多项式次迭代之后收敛到原问题的一个最优解.数值实验表明此方法对求解大规模绝对值等式问题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78.
采用离子液体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BMIMCl)溶解丝素(SF),获得BMIMCl/SF溶液,再与聚乙烯醇(PVA)水溶液共混,制备得到PVA/SF共混膜。共混膜经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对水接触角、拉力试验等表征。结果表明,溶液共混使共混膜中SF与PVA发生了化学键键合,乙醇处理使共混膜中SF主要以β-折叠结构存在。随着SF含量的增加,共混膜的透光率逐渐变小,亲水性则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79.
对大熊猫夏季栖居地植物群落种类组成进行承样调查,以聚类分析方法进行植物群落分类,并研究与大熊猫生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大熊猫夏季栖居地植物群落可分为3个群丛6个亚群丛2;.大熊猫夏季栖居地生境因子由于财北坡地形状导致的水湿分布与植物群落类型分布紧密有关;3.自然背景植的比较结果显示,南坡的夏季栖居地结构优于北坡。  相似文献   
80.
合成了8种2,5-二苄基-TCNQ衍生物(Va~h),其中5种为未见文献报道的化合物。研究了这些化合物的循环伏安行为及有关电化学性质。UV/VIS光谱研究表明,它们的电子跃迁与TCNQ有显著不同,其电子是由苯环的π-型HOMO满价带跃迁到TCNQ的π-型LUMO。这些化合物有形成导电的分子内授—受络合物的趋势,其电荷转移程度可由IR谱中νC≡N来测定,但因电荷转移较少,而且νC≡N值彼此非常接近,这些化合物在溶液中的行为与中性取代的TCNQ衍生物类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