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25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红树植物叶片叶绿素提取方法比较及其活体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混合液法测定了五种红树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并摸索了提取过程中混合液的不同配比和提取的时间。对相同的材料用 Arnon 法和混合液法进行对照测定,结果表明 Arnon 法比混合液法提取红树植物叶片叶绿素效果好.通过 Arnon 法和活体叶绿素仪的平行测定,分别建立了四种红树植物叶片的活体测定值 D 与叶绿素含量(mg/cm~2)的回归方程,由此得出快速测定红树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72.
龙虾叶状幼体聚缩虫病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防治龙虾叶状幼体聚缩虫病采用多种药物、多种措施进行对比试验,表明投金藻、扁藻、光合细菌和丰年虫幼体,优化培育水体生态环境,改善叶状幼体营养,提高叶状幼体自洁力,加速叶状幼体发育变态,适当调高盐度以恶化聚缩虫诉生存环境,及时清除丰年虫卵壳等污物,能有效地防治龙虾叶状幼体聚缩虫病。  相似文献   
73.
为了解红树林人工湿地生态养殖黄鳍鲷(Sparus latus)形态性状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内在联系,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通径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对其常规形态指标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黄鳍鲷体质量(Y)与各形态性状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体高(X6)与体质量(Y)的相关性系数最大(0.937),头长(X2)与体质量(Y)的相关性系数最小(0.549)。主成分分析发现黄鳍鲷主要表现为整体结构的协同生长发育。通径分析表明体高(X6)对体质量(Y)的直接作用最大(0.424),其后依次为体长(X8)、尾柄高(X7)和躯干长(X3)。决定系数显示,体高(X6)和体长(X8)对体质量(Y)的共同决定系数最大(0.223),表明体高和体长可以较好地表征体质量;体高(X6)、体长(X8)、尾柄高(X7)和躯干长(X3)4个性状共同决定系数的总和为0.954,表明这4个性状是影响体质量的主要性状。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多元回归方程:Y=-244.020+22.019X6+6.892X8+35.383X7+5.535X3。以上结果表明,红树林人工湿地生境生长的黄鳍鲷在养殖及选育过程中应以体高、体长、尾柄高和躯干长作为主要测量形态指标。  相似文献   
74.
海草床由大面积的连片海草植物构成,是许多海洋水生动物的育幼所或产卵所。研究海草植物附着卵块的分布规律,对于揭示海草床的产卵场功能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广西珍珠湾潮间带海草日本鳗草(Zostera japonica)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19年12月(冬季)、2020年5月(春季)和2020年7月(夏季)对叶片开展粘性卵块种类和密度的调查,探讨其季节变化规律及其与海草群落结构的关系。结果显示,调查期间日本鳗草叶片仅有秀丽织纹螺(Nassarius festivus)和奥莱彩螺(Clithon oualaniensis)两种附着卵块,前者在冬季、春季和夏季的卵块密度分别为1 026,191,191 ind./m2,而后者对应的卵块密度分别为0,209,268 ind./m2。同时,日本鳗草叶片下部的附着卵块密度显著高于上部的附着卵块密度。主成分回归分析显示,单株叶面积、地上生物量(干重)以及平均叶长等海草群落结构指标与秀丽织纹螺卵块密度呈显著相关关系,但其与奥莱彩螺卵块密度无显著相关关系。本研究结果表明,日本鳗草叶片附着卵块密度在季节和附着部位上有显著性差异,而且海草床群落结构影响了叶片附着卵的分布。  相似文献   
75.
为了解广西珍珠湾红树林区中华乌塘鳢的天然资源量及其时空变化动态,为红树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修复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在广西珍珠湾红树林区的内、中、外滩各设置一个圆形封闭定置围网,于2013年的4季度(1月、4月、7月、10月)各选择3 d投放被标志的中华乌塘鳢(Bostrychus sinensis,区别于野生鱼)至围网中,并在次日用诱捕网捕获,基于标志重捕法的原理评估野生中华乌塘鳢的天然资源量。结果显示,珍珠湾红树林区中华乌塘鳢的全年平均种群密度为(18.74±4.04) ind./hm2,平均生物量为(1.44±0.37) kg/hm2,其中1月的生物量显著高于10月,其余时间的种群密度和生物量均无显著差异;其种群密度和生物量在红树林中无显著空间差异。红树林为中华乌塘鳢提供繁育场,生境的破坏和过度捕捞导致中华乌塘鳢天然资源量下降,应加强监管、保护和相关研究,促进中华乌塘鳢资源的恢复。  相似文献   
76.
为查明广西北海市合浦县白沙镇榄根村龙港新区铁山港东港产业园范围内红树林大面积死亡的原因,对调查区域外源淤积物进行来源分析,并监测沉积物的理化性质,同时结合稳定同位素技术进行溯源。结果表明,在红树林死亡区域和严重退化区域存在大量的白色外源淤积物,越靠近死亡区域中心位置,外源淤积物厚度越大;外源淤积物层平均厚度为7.5-11.1 cm,判定受损红树林区沉积速率高达4.84-6.22 cm/a,外源淤积物以高岭土为主要成分;2017年12月至2020年3月滩涂高程提高10.9-14.0 cm,并由上而下形成“悬浮物+高岭土沉积层→高岭土痕迹层→正常底质层”的土壤垂直结构,该剖面结构表明,沉积过程早期为高岭土主导,后期为吹填悬浮物主导。尽管围填海工程未直接掩埋红树林,但工程导致高岭土及后期悬浮物的快速沉积,改变了红树林受损斑块的表层沉积物理化性质,推测是引发项目区红树林死亡的主要触因。  相似文献   
77.
本研究旨在探讨围填海对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叶片叶绿素含量、呼吸与能量代谢的影响。实验以围填海不同区域白骨壤的叶片和指状呼吸根为材料,研究围填海对白骨壤叶片叶绿素含量、NAD+/NADH比值、NADP+/NADPH比值、ATP含量和指状呼吸根活力、细胞色素C氧化酶和乙醇脱氢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围填海使白骨壤叶片叶绿素含量平均下降53%,NAD+/NADH比值下降61%,NADP+/NADPH比值下降62%,ATP含量下降95%,指状呼吸根活力下降62%,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升高108%,乙醇脱氢酶活性升高20%。高岭土覆盖在白骨壤叶片表面,使其可利用的光能减少,导致其叶绿素含量降低;白骨壤叶片和指状呼吸根气孔被高岭土堵塞,呼吸及能量代谢受阻。因此,光照不足及低氧胁迫导致白骨壤死亡。  相似文献   
78.
为探究海岸工程对北海铁山港榄根村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本研究于2020年3月对红树林死亡区(D组)、红树林严重退化区(ED组)、活林区(AL组)、对照林区(CK组)等4个区域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定量取样调查。结果显示,4个调查区域大型底栖动物共45种,平均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02.4个/m2、147.55 g/m2;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分别为2.050,0.735,1.329。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区域之间的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密度、生物量、H''Jd均无显著性差异。但红树林死亡区(D组)和红树林严重退化区(ED组)的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密度、生物量、H''均低于对照林区(CK组)和活林区(AL组),表明D组和ED组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在海岸工程的影响下受到了更严重的干扰。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排序(MDS)分析表明,D组与ED组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较为相似,而AL组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则与CK组相似。以上结果表明,海岸工程导致北海铁山港榄根村红树林生态系统受损及其底质环境发生改变,并对该区红树林的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密度、生物量、多样性指数、优势种和群落结构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9.
盐度对大獭蛤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广西海洋研究所古城海水养殖实验基地进行人工养殖大獭蛤(Lutraria maxima Jonas)的实验。实验把大獭蛤精、卵置于盐度为21.3‰、24.0‰、26.6‰、29.3‰、31.9‰、34.6‰、37.3‰的海水中静水受精及孵化,从人工受精开始到D型幼虫期连续观察盐度对胚胎发育情况。每个海水盐度设3个重复,海水温度保持恒温(28.7℃)。实验结果表明,大獭蛤的受精过程和受精卵发育过程都受到海水盐度的影响,大獭蛤能正常受精的适宜盐度为29.3‰~31.9‰,大獭蛤受精卵正常发育的适宜盐度为26.6‰~31.9‰。  相似文献   
80.
根据1995年3月15日和16日对廉州湾首次发生微囊藻赤潮的同步调查资料,分析廉州湾赤潮形成期间pH值、溶解氧的分布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和营养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pH值具有赤潮前明显低于赤潮时的分布特征,溶解氧则与此相反。赤潮前以pH值与氧饱和度(O2%)的正相关较为显著(r=0.863),溶解氧(DO)与化学耗氧量(COD)和叶绿素a(Chl-a)的正相关较为显著(r=0.834,0.830);赤潮时以pH值与盐度(S)和悬浮物(SS)的正相关较为显著(r=0.843,0.803),DO与O2%的正相关较为显著(r=0.995)。赤潮前,pH值与三态无机氮之间均具有明显的负相关趋势,其中以与NH4^ 的相关性较为显著(r=-0.842),DO则具明显的正相关趋势,但相关性均不显著;赤潮时,pH值、DO与氮、磷营养盐之间均具有明显的负相关趋势,pH值与NO3^-和NO3^-的相关性最为显著(r=-0.972,-0.967),D0与PO4^-和NH4^ 的相关性较为显著(r=-0.853,-0.9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