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6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62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3 毫秒
601.
郝东山 《孝感学院学报》2002,22(6):24-25,50
借助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分析了光折变晶体热透镜效应中光弧子传输与耦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光折变晶体热透镜效应的实质就是光孤子耦合的结果,而光孤子传输与耦合的特性与光孤子的相对位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02.
透镜的会聚与发散是几何光学的基本问题,如何判断透镜的会聚与发散是一个非成熟的问题,很多教材和文献都有明确的阐述,可根据光学系统的光焦度或象方主焦距的正负来确定透镜的会聚与发散。物理通报杂志刊发朱伯荣同志的"凸透镜和四透镜及其会聚与发散性"[1]一文(简称朱文)中提出一种判断厚透镜会聚与发散的"最佳判据",并指出,如果将厚透镜反过来使用,其会聚与发散性有可能改变。本文根据光学系统的系统理论,具体讨论说明厚透镜反置使用不会改变其会聚与发散性,并指出其错误的根源。1"最佳判据"的内容朱文认为用象方主焦距的正、负…  相似文献   
603.
结合二次成像法透镜焦距测定实验,研究总结出两种共轴调节方法,其特点是操作的指导思想明确,方法简单方便,可迅速准确的达到共轴调节目的  相似文献   
604.
本文首次计算了由会聚球面透镜与圆锥透镜组成的激光环形聚焦光斑的光强分布、光能量集中分布以及离焦面上的衍射场分布,所得到的光场分布表达式,很适合于进行数值计算.  相似文献   
605.
具有内透镜效应的激光谐振腔可以简化为等效激光谐振腔。讨论了具有内透镜效应的激光谐振腔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06.
使用矩阵光学方法,对含热透镜非稳腔的主要参数进行了计算,研究了这类光腔在有准直输出光束存在,即广义共焦条件满足时的特性.用光线追迹的几何作图证实了理论结果.  相似文献   
607.
在宽电子束聚焦普遍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面对称静电场中曲轴宽电子束聚焦的象差理论,讨论了曲轴横向象差的定义,给出了象差方程和象差系数,并将曲轴宽电子束聚焦的象差理论应用于轴对称静电阴极透镜。所得结果适宜于计算机处理。  相似文献   
608.
首次在国内研制了网格式高速摄影机,其技术性能是:网格版微透镜间距0.4mm,焦距1.6mm,面积100×125mm~2,像素数约8万个,摄影频率100~15×10~4F/s,总画幅数达300幅。文中论述了网格高速摄影的原理、设计和使用的问题,以及该机在网格版微透镜分辩率,电磁快门机构,微机控制和测速显示方面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较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609.
本文介绍高亮度小型液态金属Ga离子源。本源在5.5kV的引出电压下总发射电流可达250μA,发射阈值电压低至1kV(发射体针尖到引出极膜孔中心的距离固定在2mm左右)。在1.33×10~(-6)Pa的真空度下测量源的发射特性,并对Taylor锥发射模型作了初步探讨。通过对发射体基底尖端进行特殊的铬合处理,可有效地增大发射电流,提高发射稳定性。整个系统封装在直径为55mm的玻壳内;发射体尖端与引出极间距离采用一特殊柄在0.5~5mm范围内在管外调节。  相似文献   
610.
本文从费马原理、折射定律出发,使用一种不同于常规光学透镜的设计方法,并且利用微型计算机编制了消球差的非标准面透镜面形的计算程序。最后给出了实验证明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