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1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5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李文 《南昌高专学报》2011,26(4):36-37,40
对理查·施特劳斯的生平以及对声乐套曲《最后四首歌》的创作背景进行介绍,并对其中第二首《九月》进行作品分析与和声研究。  相似文献   
62.
63.
熊飞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10):35-41
近十年,随着张九龄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其籍贯、生平、交游和作品系年等问题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引发了更多层面的思考。当然,也造成了不少新的错误,对其中若干问题进行考辨,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4.
作为中国现代生理科学的奠基者,林可胜是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他生于新加坡,持英国护照,但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他的一生经历过两种生涯:一方面,他是个杰出的生理学家和生理科学的组织者、领导者,既为中国现代生理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不朽功绩,又丰富了世界生理学宝库;另一方面,他是个忠诚的爱国者,在祖国处于危难关头,投身于抗日前线战地救护的组织、领导工作,舍生忘死、忍辱负重,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无私的奉献.对腐败官场的失望和对科学事业的向往,使他在中断科研十余年后重操旧业,在大洋彼岸再创佳绩.尽管客死他乡,生前始终关心着自己祖国的命运.  相似文献   
65.
钱定平 《科学》2004,56(3):62-63
严济慈先生在法国留学时,同徐悲鸿先生是朋友。一位是成长中的艺术大师,另一位是发育中的科学大师,前者曾经用他那清俊潇洒的画笔,给后者绘了一幅素描,并且用法语题词:“给我的朋友严济慈,科学之光,悲鸿,1927。”这幅画虽小,却非常传神达意。神似的力量无穷,寄意的思想深远。多少年以后,当年巴黎大学出身的国家科学博士,已经成长为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  相似文献   
66.
对明代后期竟陵派领袖和代表人物谭元春的生平经历、思想倾向和文学活动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对他的文学主张、散文理论和散文创作进行了较全面的评述.对其思想倾向、文学主张、散文理论与散文创作,分别提出了一些与前贤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67.
郑作新院士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研究员,他是我国现代鸟类学的奠基人,在他之前,我国的鸟类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而在郑作新院士半个多世纪的指导、倡导和影响下,中国鸟类学研究的广度、深度和速度,处于我国动物学发展的前沿,并且在世界亦极具影响。  相似文献   
68.
对北宋天文学家韩显符 (94 0~ 10 13)及其制造的天文仪器进行了研究 .韩显符首先制造了至道浑仪 ,他大胆简化 ,取消了白道环 ;在地平圈上首次设置“地盘平准轮” ,加强了仪器工作部分的水平调节 ;在“游规”中设计“二直矩”以夹窥管 ,使其运转平稳 ;他明确提到定天极高度的问题 ,为后世定天极的理论和方法的产生做了铺垫 .他的第二件天文仪器在授业与观测天象方面的功用 ,证明韩显符的天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 .另外 ,还对其天文仪器的发展和承继性问题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9.
彭孙遹是顺治、康熙年间与王士稹齐名的著名诗人和词人,其诗词文赋风行海内,影响深广,然生平现今几近湮没无闻,《清史稿》等史籍虽有传记,但或简略,或舛误,皆不足征。兹据其留存作品,同时参诸其同时代的各种别集、史乘、笔记等载籍,考证其生平、著述及交游。  相似文献   
70.
皇甫曾贬舒州司马的时间,涉及独孤及、李嘉祐、刘长卿、戴叔伦等人的生平。本文通过对皇甫曾与李嘉祐,独狐及、颜真卿、皎然及刘长卿等人的交游,考定皇甫曾贬舒州司马在大历三年各至大历十一年秋。十一年秋,离江南北返洛阳,诗人戴叙伦在京口相逢相送。这个结论,纠正了以往认为皇甫曾北返在大历七八年的错误结论,同时,也相应纠正了在李嘉祐、独狐及、刘长卿、戴叙伦生平研究中的相关错误,因此,具有较为广泛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