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35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人类不仅需要生存技术,还需要有效的方法来传递和交流信息。因为只有依靠信息交流,人类才能协同活动,才能构成社会。人类发明语言,迈出了信息交流最伟大最重要的一步。然而,在遥远的古代.任何语言都不能以物质的形态留传下来,人们只能根据语言产生的结果来推断它对文明进程的影响,不可能找到任何有关语言的实物证据。文字的发明是人类交流信息的第二个伟大的里程碑。文字是语言的书面形式,不仅可以使人类的语言被准确地记录下来,而且可以使语言所表达的思想脱离讲话人的生命状态,以纯粹物质的形态被复制,传向远方,传给后代。 …  相似文献   
62.
63.
释放核能     
能量是物质运动变化的动力,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能源技术的变革,常常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巨大变化,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20世纪以前,人类利用的能源都来自太阳。太阳辐射的巨大能量,为人类提供了风能水力,柴薪食粮。阳光孕育万物,使我们居住的地球充满生机。它还造就了深藏地下的煤和石油,这些化石燃料成为机器的能源,为产业革命提供了最重要的物质基础,直到今天还在支撑着人类的繁荣。 从微观尺度来看,在利用太阳能的时候,无论光合作用、消化过程或是煤和石油的燃烧,伴生的能量转换都发生在原子的外层电子之中…  相似文献   
64.
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石—以实验为基础人们在研究科学史的时候,把17世纪看作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分水岭。因为在此以前,自然科学没有建立自己的传统,它依附在哲学的传统和工匠的传统之上。弗兰西斯·培根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实验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伽利略把这一哲学概念变成了可以实践的科学方法,并且提出了科学实验的两个基本要素:用科学仪器进行测量和用数字记录(表达)测量的结果,使实验的结果成为可以定量比较和精确计算的数据。从此,自然科学结束了长达数干年的徘徊,由粗陋的观察、模糊的推断走向严肃的实验和严密的逻辑,…  相似文献   
65.
正即将告别19世纪时,科学家发现了物质世界最小的微粒——电子。发明家开始探索运用电子的途径。大约经过100年的努力,人类步入了信息时代。当欧洲和北美许多城市已经电灯通明、马达飞转的时候,人们仍然不知道电到底是什么。直到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对气体放电现象进行细微的观察研究时,无意中发现了藏身在一切物质之中的带电微粒——电子,从此开始发明控制电子运动的方法,人们对电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19世纪电学发展的鼎盛时期,一些科学家出于兴趣,开始研究稀薄气体的导电特性。这些实验是在密封的玻璃管中进行的。玻璃管中的空气大部分  相似文献   
66.
大约从公元1世纪到11世纪,中国发明家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他们的杰出发明,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已经成为中华文化遗产最辉煌的部分之一。其中的许多发明,仍然陪伴着生活在今天的每一个人。 舵和指南针 公元1世纪,中国人已经发明了舵。在一座西汉古墓中,出土了一艘陶制模型船,上面有可以升降的舵。船在水中航行,由于船体巨大的惯性,控制它的运动方向需要用很大的力量,并要很高的技巧,数千年来难倒了无数船家。中国的这件发明,巧妙地利用水流的不对称推力,产生使船体改变行进方向的力矩,为船舶制造与驾驶技术做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在此之前,中国人已经开始使用指南针(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公元11世纪,舵和指南针通过阿拉伯传入欧洲,对人类航海事业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纪公元 105年,东汉某化发明了造纸的技术。他用捣碎的纤维在水里克分浸泡,除去油脂和胶质,使它们在水中形成浆状的悬浮物,然后用一张平整的滤网由下而上地把它们轻轻捞起来。随意分布在水中横七竖八的细小纤维就会互相压正在一起,像一床小小的棉絮。再把它们压平烘干,就得到了一种自然界中不曾有过的东西,它洁白柔韧,既轻又薄又结实,可以长期保存不腐烂变质。更奇妙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