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09篇
  免费   823篇
  国内免费   211篇
系统科学   29篇
丛书文集   918篇
教育与普及   1305篇
理论与方法论   70篇
现状及发展   63篇
综合类   23658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267篇
  2022年   329篇
  2021年   362篇
  2020年   340篇
  2019年   384篇
  2018年   213篇
  2017年   324篇
  2016年   397篇
  2015年   559篇
  2014年   1044篇
  2013年   1223篇
  2012年   1696篇
  2011年   2350篇
  2010年   2433篇
  2009年   2566篇
  2008年   2346篇
  2007年   2241篇
  2006年   1342篇
  2005年   927篇
  2004年   745篇
  2003年   618篇
  2002年   562篇
  2001年   465篇
  2000年   344篇
  1999年   297篇
  1998年   240篇
  1997年   227篇
  1996年   235篇
  1995年   166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116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128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1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51.
本文介绍了新增国道207孟州黄河公路大桥设计情况。该桥是新增国道207跨越黄河的控制性工程,主桥为2×(6×80m)+(7×80m)钢混组合梁桥,采用架桥机正孔架设施工,跨大堤桥采用(50m+80m+50m)钢混组合梁桥,引桥分别采用50m波形钢腹板组合梁和30m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梁全长3 007m。  相似文献   
52.
采用跟管旋挖钻进的方法成孔,能有效保证软弱土层中孔壁的稳定,无挤土效应,降低对地层的扰动,并且无泥浆排放。桩端夯填黏土块形成临时止水层,防止地下水涌进钻孔对后续夯填施工的影响。桩端扩大体由建筑再生料和干硬性混凝土夯填形成,显著提高了基桩的承载力,并且有效利用了建筑垃圾,促进资源回收再利用。  相似文献   
53.
能量桩的换热效率及其热致应力与变形问题,是影响其在实际工程中推广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针对在相互热干扰情况下能量桩群桩的换热效率及其热力响应特性的实测数据仍相对较少。该文依托1×3能量桩排桩基础,开展3.0 kW加热工况下热响应特性现场试验,实测中间桩和边桩的温度、应变与应力等变化规律,着重分析中间桩与边桩热力响应特性的异同点,并与能量桩单桩试验响应特性进行对比,分析1×3排桩中能量桩换热效率、热致位移、热致侧摩阻力以及中性点位置等热力响应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试验条件下, 1×3能量桩排桩的换热效率约为93%;热致侧摩阻力的中性点出现在桩体约0.4倍桩长位置;中间桩和边桩最终分别产生0.5‰倍桩径(0.28 mm)和0.3‰倍桩径(0.18 mm)的桩顶位移。  相似文献   
54.
近些年,我国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城市化速度加快,居住面积狭小成为影响城市居民生活体验的重要因素。当前,人们需要对城建工程结构进行综合优化,因此城建工程结构施工的研究极为重要。作为当前城市建设的重要技术之一,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城建工程结构施工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城建工程结构施工对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运用逐渐成熟。本文深入分析了城建工程结构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应用,以期为城建工程结构施工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5.
为研究砂土中刚性桩基础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演化规律,提出了一种循环后单桩承载力的评估方法.首先,基于沉陷坑与致密区域土体的质量守恒原理,量化了由沉陷引起的土体参数变化;然后,根据API规范中的砂土水平土抗力-位移模型计算循环前后的单桩承载力;最后,提出了循环后单桩承载力的评估模型,并对沉陷坑尺寸、土体初始相对密实度和致密区域模式等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表明:单桩承载力随沉陷坑的发展不断增大;对于松砂、中密砂和密砂,循环后的单桩承载力可分别提高约3.0、1.5、1.2倍,提高幅值随相对密实度的增大而降低;2种土体变形模式中,单锥模式相比于双锥模式更符合真实的致密区域形态.  相似文献   
56.
为了研究装配式陶粒混凝土夹芯复合墙板的抗震性能,本文共建立了4个有限元模型,主要包括普通混凝土夹芯复合墙板、陶粒混凝土夹芯复合墙板、纤维增强陶粒混凝土夹芯复合墙板以及实心陶粒混凝土墙板.通过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正确性.采用ABAQUS模拟求解的分析方法,分别研究了4种墙板的滞回性能、延性、承载及变形能力以及刚度退化等性能.结果表明:夹芯复合墙板表现出相对良好的抗震性能;两侧核心承重部件材料对墙板整体抗震性能影响较大;纤维增强陶粒混凝土表现出较好的延性,整体抗震性能相对较好,具有一定推广价值.另外,发展夹芯节能墙板也符合国家提倡的绿色、节能、保温等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57.
随着建筑高度越来越大,利用传统单一的抗震的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建筑安全与可靠性的要求,隔震支座的应用有效的降低了结构的破坏风险,但在密筋劲性混凝土结构中进行隔震支座的安装与混凝土浇筑工作困难尤为突出,文章通过对传统建筑结构抗震方法与实际工程案例的分析,提出对隔震支座施工难题的解决方案,同时为完善新方法的实施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8.
59.
60.
本文简单分析了本地区常见支护形式在深基坑中的适用性,以某地下存在大型防空洞的建筑基坑为例,通过对基坑坡顶水平变形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了存在大型防空洞的深基坑采用双排桩结合锚索的支护体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