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26篇
理论与方法论   36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9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曹平 《科技信息》2010,(21):J0344-J0344
食道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食道中段,在我国排癌症死因第2位。手术治疗是早中期食道癌的首选治疗方法,食道癌患者手术后病情变化复杂.做好术后护理保证是手术治疗成功、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我院2005~2009年共收治42例食道癌根治术患者,通过术后科学的护理,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将术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2.
《科技导报(北京)》2009,(15):116-116
恶性肿瘤与静脉血栓形成关系的研究进展王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放射科,天津300052)恶性肿瘤与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关系密切。恶性  相似文献   
3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1(IGFBP-rP1)是近年来恶性肿瘤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综述IGFBP-rP1在恶性肿瘤中的抑癌基因作用机制及可能的临床实用价值.IGFBP-rP1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广泛涉及细胞的增殖、衰老、凋亡、分化、血管生成等多方面,研究指出IGFBP-rP1可缩短细胞增殖周期并影响非停泊性生长从而抑制增殖,降低致瘤能力;调节BRAF-MEKERK信号通路及pRB、HSP60等相关蛋白的表达从而影响衰老及凋亡;主要通过IGF依赖方式抑制血管生成;而且IGFBP-rP1表达下降跟肿瘤细胞分化程度降低有关.研究显示IGFBP-rP1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如其表达量跟恶性肿瘤的进展相关,低表达提示某些化疗药物抵抗,可提示预后.而在恶性肿瘤中特异性地上调IGFBP-rP1,可抑制肿瘤增殖及血管生成、诱导细胞衰老凋亡、提高肿瘤分化程度及化疗敏感性,具有治疗意义,但研究者们还在努力探究,争取早日找到一种临床有效的靶向IGFBP-rP1的基因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4.
综述了^32P,^89Sr,^153Sm等放射性核素治疗骨转移癌骨痛的机制,疗效和副作用,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5.
36.
恶性肿瘤与弓形虫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弓形虫病的流行概况、发病原因、传播途径及防治措施。并通过流行病学资料论述了恶性肿瘤患者对弓形虫的易感性,从而分析了弓形虫感染与恶性肿瘤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7.
《中国科技成果》2008,(22):55-55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中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发现晚、转移早、进展快、预后差的特点。近数十年来,其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逐年上升,位居恶性肿瘤的第13位,预后极差;死亡率高居恶性肿瘤的第8位。国人胰腺癌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据北京、上海等地的统计数据显示:胰腺癌发病率位于恶性肿瘤的第9~10位,死亡率位于第6~7位。由于胰腺癌早期诊断的困难性、肿瘤的侵袭性和缺乏有效、成熟的系统综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8.
39.
20世纪末,美国权威的《肿瘤与慢性病》将现代医学对恶性肿瘤治疗不力、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归咎成“四大难题”,并预言“四大难题”破解之日是癌症攻克之时。  相似文献   
40.
淋巴恶性肿瘤的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朱平 《科学通报》1991,36(19):1506-1506
淋巴细胞表面有免疫球蛋白(Ig)和T细胞受体(TCR),起传递细胞外界信息的作用,Ig和TCR基因都是由起源最早的免疫球蛋白基因,在进化中转换到不同的染色体,生成功能不同的淋巴细胞(B细胞和T细胞)的功能基因,在结构上都是在线性排列的DNA上有一些结构恒定的C区,高度可变的V区和结合区J区编码,有些还有多变的D区,V区数目较多,可达数百个,C区较少,可以是一个或几个,细胞分化过程中,Ig和TCR基因不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