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6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研究云南汉族成人围度值的年龄变化特点及城乡间的差异.对云南呈贡709例(男性356例,女性353例)汉族成人的头围、颈围、胸围、吸气胸围、呼气胸围、腰围、腹围、臀围、大腿围、小腿围、上臂围、前臂围、上臂最大围13项指标进行测量,分析围度值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对城乡间围度值进行了u检验;采用聚类分析方法,与国内的18个族群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男性与女性躯干围度值随年龄增长出现明显的线性增大,均与年龄呈正相关.(2)城市男性及乡村男性年龄组间围度值的差异主要表现在20~29岁组与其他年龄组间,城市女性围度值年龄组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20~29岁组、30~39岁组与其他年龄组间;乡村女性围度值在多数年龄组间均出现差异.(3)男性、女性围度值城乡间差异多不具有统计学意义.(4)云南汉族围度值具有北亚类型族群特征.  相似文献   
32.
33.
本文以丰抗2号小麦为材料,运用溶液培养法和电镜技术,观察了汞对小麦幼苗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并从超微水平讨论了汞对小麦生长发育和生理化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以体脂率作为肥胖的判断标准,探讨腰围(WC)、腰臀比(WHR)、腰身比(WSR)、身体质量指数(BMI)、身体肥胖指数(BAI)作为评价中国西双版纳地区三个民族肥胖标准的可行性,比较几种指标的预测效果优劣。研究对象为18~80岁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少数民族成人1311例,测试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指标,计算BMI、WHR、WSR、BAI、PBF,并将各指标分别与体脂率进行相关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在用WC、WHR、WSR、BMI、BAI对云南西双版纳三个民族成年人的肥胖预测中,回归分析和ROC分析均表明BMI的预测效果最好,其次是WC,WSR,BAI和WHR。BMI指标以体脂率为标准可较好地评价肥胖。  相似文献   
35.
采用人体测量法,在四川昭觉测量402例(男197例,女205例)大凉山彝族成人6项皮褶厚度(面颊、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肩胛下、髂前上棘、小腿内侧皮褶)。研究结果显示:1)男性躯干部脂肪发育优于四肢,女性躯干和上肢后部皮褶发育较好。2)6项皮褶厚度值女性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显示,男性肩胛下皮褶和髂前上棘皮褶厚度值与年龄呈正相关,但年龄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女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值与年龄呈正相关,年龄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4)与国内8个族群比较,大凉山彝族男、女性皮褶厚度值接近于西南少数民族的值。可见:大凉山彝族皮褶发育特征具有西南少数民族的遗传特点,身体皮下脂肪相对较薄,体型纤瘦。  相似文献   
36.
为了探究白马人的脂肪发育特点及族群关系,以四川省平武县233例成年白马人为研究对象,运用人体测量方法调查白马人的7项皮褶(面颊、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肩胛下、髂嵴上、髂前上棘、小腿内侧)厚度和体脂率,并与我国西南地区的15个族群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白马人男性躯干部分皮褶较厚(其中髂嵴上皮褶厚度最大),四肢皮褶厚度较小(其中肱二头肌的皮褶厚度最小);女性除了肱三头肌皮褶较厚以外,其余部位的皮褶厚度情况与男性相同.同年龄组女性的7项皮褶厚度均大于男性.体脂率结果显示,白马人男性不属于肥胖,白马人女性45岁以上的属于肥胖.基于皮褶厚度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白马人与四川羌族的亲缘关系最近,与四川汉族、贵州屯堡人和甘肃汉族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37.
为了根据手部或足部指标有效推算土家族人的身高,随机选取湖南、湖北、贵州省的成年土家族1 901人(男性858人,女性1 043人),测量其身高、手长、手宽、足长、足宽,建立由手长宽、足长宽估计身高的线性和多元回归方程,计算身高与手长、手宽、足长、足宽的倍增因数.结果表明,土家族男性的身高、手长、手宽、足长、足宽均值都高于女性的数值.根据手、足4项指标建立的线性回归方程均可以有效估算身高,且估算的身高比根据倍增因数推测的身高更接近实际测量值.多元回归分析中,土家族男、女性根据手足4项指标与身高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均具有最小的估计标准误差,最适于推测男、女性的身高.根据足部2项指标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比根据手部指标建立的方程更适于推测土家族身高.  相似文献   
38.
为了解羌族人群的肥胖状况并且建立不同肥胖指标与内脏脂肪等级的关系,采用人体测量方法与生物电阻抗法对843例(男性409例,女性434例)四川羌族成人进行9项身体指标的测量,包括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髂前上棘皮褶、髂嵴上皮褶、体脂率、BMI和内脏脂肪等级.运用ROC曲线与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对内脏脂肪等级与肥胖指标关系进行分析,并建立肥胖指标与内脏脂肪等级的logistic方程.结果表明,羌族男性平均体脂率虽属于正常水平,但内脏脂肪等级超标;羌族女性平均体脂率超标,但内脏脂肪等级正常.腰围、臀围等6项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7,表明这些指标均可用于对羌族内脏脂肪等级的预测,其中,体脂率、腰围和BMI的准确性较高.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羌族成人的腰围、臀围、髂嵴上皮褶、髂前上棘皮褶、体脂率及BMI与内脏脂肪等级之间均为正相关.  相似文献   
39.
为了建立木雅人和尔苏人头面部特征与身高的相关关系,对四川省雅安市的157例木雅人与120例尔苏人进行头面部特征和身高的测量,包括头长、头宽、面宽、下颌角间宽、额最小宽、形态面高,采用直线回归方程和倍增因数法由头面部指标推测身高,并且建立头面部特征与身高的多元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木雅男性的6项头面部指标与身高均呈正相关,头长与身高的相关性最大;木雅女性的面宽、下颌角间宽与身高呈正相关,面宽与身高的相关性最大;尔苏男性的头长、头宽和下颌角间宽与身高呈正相关关系,头长与身高的相关性最大;尔苏女性的额最小宽和面宽与身高呈正相关关系,额最小宽与身高的相关性最大.木雅人与尔苏人通过直线回归方程估测的身高值比通过倍增因数估测的身高值更接近实际测量值.  相似文献   
40.
目前,学术界对人种概念存在否定和认同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对人种不同看法的产生,与对人种的定义理解不同有关.否定人种的学者,是把不同人种看成生物学上的不同物种.人种问题是学术问题,是可以讨论的.人种这个名词在社会生活中仍在被广泛使用.人种问题与种族主义问题不能混淆在一起.地球上所有现代人都是同一物种.人种是具有共同遗传体质特征的人类群体.人种概念并不是生物学上的物种概念,而是地理种的概念.在现代人诞生后,分散、迁徙到世界不同地区.不同地区的环境对各个人群迁徙支系的遗传变异进行选择,逐渐形成了现代人的不同地理种,也就是我们说的人种.划分人种并非只依靠一个性状,而是对多个性状进行综合考虑.学术界采用宏观的形态学指标,如肤色、发色、眼色、鼻型、唇、头型、面型、肤纹、耵聍以及血型等指标对人种进行描述和分类.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拷贝数量多态性有助于不同人种的形成.本研究通过对蒙古族、北方汉族、傣族的头面部形态学指标以及身高的测量和观察,证实北亚类型族群、东亚类型族群、南亚类型族群的头面部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研究发现,北亚类型族群身材较高、头较宽、鼻较窄、唇较薄,南亚类型族群身材较矮、鼻较宽、唇较厚,东亚类型族群头面部特征介于北亚类型族群和南亚类型族群之间.否定人种的学者,实际否定人种是不同的物种,无法否定现代人的地理种的存在,无法否定不同地理种之间明显的形态学差异.由于人种之间的差别是地理种差别,所以各个人种基因组差异自然很小.不同人种间的DNA序列99.9%相同,然而,正是这0.1%左右的DNA序列差异,导致人种的划分.目前,尽管人种之间融合速度加快.不同人种之间性状差异还是很明显的.人种的主要特征并没有消失.人种之间的差异还会长期存在.人种概念已经过时的说法是不符合客观现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