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5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1 毫秒
21.
以十二胺为捕收剂,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对异极矿的可浮性及正辛醇对异极矿可浮性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当pH值在10~11范围内,适量的十二胺对未经活化的异极矿具较好的捕收性;正辛醇对异极矿不具有捕收性.正辛醇能够强化十二胺阳离子在异极矿表面的吸附,降低十二胺的浮选起始浓度;当正辛醇以25%的物质的量比取代十二胺组成胺醇复合捕收剂时,使用复合捕收剂可获得与使用十二胺相同的浮选效果.  相似文献   
22.
N-十二烷基-1,3-丙二胺在赤铁矿反浮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矿物试验考察了N-十二烷基-1,3-丙二胺(ND13)对赤铁矿和石英的浮选行为,结果表明,ND13对石英具有良好的捕收性能,在捕收剂用量为50mg/L,pH=7~10时,石英回收率达93%以上.人工混合矿分选试验结果表明,ND13对赤铁矿和石英质量比为1∶1(铁品位为35%)的人工混合矿具有一定的分选效果,在ND13用量为66.7mg/L,淀粉用量为6.67mg/L,pH=7.27的条件下,达到较好的分选效果,此时精矿中铁的回收率为86.35%,精矿的铁品位为62.78%,尾矿的铁品位为9.21%.动电位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ND13主要以静电和氢键作用在矿物表面发生吸附.  相似文献   
23.
为实现高硫煤矸石焙烧过程中的高效固硫,采用工业废渣硼泥作为固硫剂,对煤矸石进行固硫试验.针对单因素试验的不足,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探索固硫剂用量、焙烧温度、焙烧保温时间等对煤矸石固硫率的影响,明确了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固硫剂中镁与煤矸石中硫的质量比(mMg/mS)为9,焙烧温度620℃、焙烧保温时间100 min时,煤矸石固硫率达到89.35%.对煤矸石固硫影响最大的因素为固硫剂用量,其次为焙烧温度,焙烧保温时间(2 h内)的影响较小.焙烧温度和固硫剂用量之间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通过该方法优化的煤矸石固硫工艺可为高硫煤矸石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一定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4.
芳香族化合物在生物炭表面的分子行为、特别是弱相互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为揭示生物炭-苯酚间弱相互作用机制,本文采用等温吸附、吸附动力学实验,结合FT-IR表征,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分析生物炭与苯酚分子间不同吸附构型的结合能、约化密度梯度(RDG)和电子密度拓扑关系.结果表明:等温吸附经72 h达平衡,pH显著影响饱和吸附量,pH=6时吸附量最大;生物炭表面官能团是吸附作用中心,吸附焓(ΔH)始终处于氢键键能范围内;4种吸附构型(A/B/C/D)的弱相互作用均由范德华力和弱氢键共同主导,B构型结合能最低、最稳定,C构型弱相互作用最强,D构型弱相互作用最弱.  相似文献   
25.
系统研究了羟乙基的引入对季铵盐类捕收剂性能的影响,通过浮选试验、接触角测试、毒性试验、降解试验、表面张力测试、Zeta电位测试、分子动力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N,N-双(2-羟乙基)-N-甲基十二烷基溴化铵(N,N-bis(2-hydroxyethyl)-N-methyldodecyl ammonium bromide, BHMDB)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o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 DTAB)的性能差异,揭示羟乙基对季铵盐阳离子捕收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DTAB,BHMDB具有更好的捕收能力、浮选选择性、pH适应性和疏水性;引入羟乙基降低其毒性和临界胶束物质的量浓度,但降解性变差;羟乙基的引入强化了药剂与矿物表面的氢键作用,增加药剂极性基团的横截面尺寸,使其具有更强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