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7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文章总结大学生旅游相关文献,认为大学生外出旅游的动机十分强烈,经济困窘是大学生旅游活动的瓶颈因素.文章以安徽省著名的风景名胜黄山为假想旅游目的地,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合肥学院等五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分析旅游产品市场价格与大学生心理价位之间的差距.鉴于大学生是一特殊群体,开拓大学生旅游市场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政府及旅游行政部门应给予旅游企业政策、税收、贷款等方面的优惠,鼓励大学生市场的开发,为大学生旅游打开方便之门,促使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空间中的自然因素,对人群健康具有潜在促进效应,通过研究公园绿地特征和人群使用公园方式,探讨城市公园绿地对人群身心健康的影响效应。【方法】 选取合肥市逍遥津公园为研究地点,以人群使用公园时段为分层原则对公园使用者进行分层抽样调查。公园使用者个人特征信息和使用公园方式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获取,身心健康状况采用健康调查12条简表(SF-12)进行评估,公园绿地特征运用层次分析法和调查问卷进行评价,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生理健康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每次使用公园时长(变量非标准化系数b=0.922, P<0.01)、每周使用公园频率(b=0.770, P<0.05)、公园生态特征(b=1.353, P<0.01)、服务特征(b=2.057, P<0.01)和美学特征(b=0.375, P<0.05)与使用者生理健康状况得分呈正相关;公园服务特征(标准化后的偏回归系数b'=0.437, P<0.01)对使用者生理健康状况得分的贡献高于生态特征(b'=0.276, P<0.01)和美学特征(b'=0.081, P<0.05)。心理健康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每次使用公园时长(b=1.402, P<0.01)、公园生态特征(b=1.763, P<0.01)、服务特征(b=0.791, P<0.05)和美学特征(b=3.398, P<0.01)与使用者心理健康状况得分呈正相关,公园美学特征(b'=0.453, P<0.01)对使用者心理健康状况得分的贡献高于生态特征(b'=0.139, P<0.05)和服务特征(b'=0.077, P<0.01)。【结论】 公园绿地对改善人群身心健康状况具有积极效应,绿地特征质量越高,对人群身心健康的促进效应越高,而个人所获得的健康效益因使用方式不同而存在差异性。提高使用公园频率和适当增加使用时间有利于改善人群生理健康状况;增加使用公园频率对改善人群心理健康无明显作用,适当增加使用公园时间和选择9:00—12:00之间使用公园更有利于人群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究各类开放空间与游憩行为之间的关系,提出该类型城市公园开放空间的景观提升与规划建议。方法 以合肥老城区的环城公园开放空间为研究对象,采用游憩行为观察法(SOPARC)、大数据分析、核密度估算法(KDE)、主成分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角度把握该类城市公园开放空间与游憩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 ①城市公园开放空间中游憩行为的需求主要来自附近居民、儿童及老人;②不同类型的开放空间与游憩行为之间的关系差异较大:绿化空间中游憩行为数量和丰富度最高;铺地空间和广场空间游憩行为发生频率较高,但类型较少;滨水空间游憩行为频率和丰富度均较低;③空间开敞度、空间绿化与铺装程度、空间可达性、空间亲水性是空间品质的主要影响因子;④大部分空间中观赏性游憩行为每百平方米密度低于3.0件,且主要集中在滨水空间;休闲性游憩行为每百平方米密度最高达10.34件;娱乐性游憩行为密度整体较低且波动趋势平缓;体育性游憩行为密度波动较大。结论 城市公园开放空间内游憩行为的类型和特征差异较大,且各类游憩行为对空间品质的偏好度不同。  相似文献   
24.
合肥市城市PM10污染成因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合肥市4个空气自动监测站2001-2003年3年PM10的监测结果,从4个监测点3年PM10年均值、月均值和日均值超标率的变化情况对PM10污染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从气象条件、下垫面性质和污染物排放三个方面对PM10污染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针对PM10污染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了加大执法力度,控制燃烧排放;采取综合措施,减少扬尘污染;加强机动车尾气治理与监督管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以增加城市大气环境容量等一系列减轻合肥市城市PM10污染、改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的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5.
以合肥市为例,采用深度访谈、参与观察、座谈会等方法,对流入合肥的少数民族人口进行调查,探讨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物质、制度、社会以及精神四个方面城市适应的基本状况。认为城市在适应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时表现较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在物质与制度层面较好,在社会与心理适应层面存在某些问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处在由低级向中高级转变阶段。  相似文献   
26.
合肥老城区填土工程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多年来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以及地基原位测试和地基处理等研究成果,对合肥老城区的填土类型、分布、物质组成及其工程地质性质进行了研究。初步划分为素填土区、杂填土区,新杂填土区。对各类填土的工程性质进行了评价,对各类填土地基的利用和适宜的地基处理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7.
文章研究了"城中村"的一般特点,"城中村"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如果能在其发展的早期对它进行政策上的管理和引导,将大大降低"城中村"改造的难度和成本。以合肥市为例,从统筹规划、管理体制、集体资产的处理、利益分配机制和组织宣传工作等方面阐述了早期"城中村"治理改造中的对策,试图为中等发达城市的"城中村"和谐改造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8.
合肥方言是北方方言的一支,但在具体表达上又表现出非常鲜明的自身特点,语调中入声偏多偏重,发声中开合分辨且显得平直而贴近“中原雅音”,词义中既有同音多义也有多音多义。  相似文献   
29.
文章以合肥市区TM影像为数据源,采用非负最小二乘算法,解决ENVI等商业软件在该算法上存在的不足;对数据进行线性波谱分离,通过对丰度总和数据和残余均方根误差等指标的分析,对TM影像进行了解析;对于TM图像土地覆盖中的混合像元限制分类精度的问题,采用对TM图像MNF变换结果的前5个主成分进行PPI指数计算,并对PPI阈值切割结果进行N维可视化;采用波谱均值作为端元波谱,选择端元数为5,对2种端元类型方案、4种不同的波谱特征进行数值处理,并以模型自身的条件约束等进行验证和样地数据的检核,发现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0.
灯光环境建设对城市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安徽省会城市合肥的实际,以人为本、因地制宜,进行科学规划,以灯光环境建设促进合肥的发展,提高其文化含量和科技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