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8篇
系统科学   13篇
丛书文集   25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85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31.
利用高效液相示差折光分析法测定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中的N-乙酰-D-氨基葡萄糖.方法采用Alltech C18柱(250×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醋酸盐缓冲液(3∶97),流速1 mL/min,柱温40℃,进样量20 μL.N-乙酰-D-氨基葡萄糖在4.18~1 079.33 μg/mL范~围内星显著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3.方法的加标回收率98.78%,检出限4.18 μg/mL.  相似文献   
132.
室温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的绿色溶剂,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通过氯代正丁烷与吡啶反应合成作为室温离子液体中间体的氯化N-正丁基吡啶(BPC),进而利用BPC与NH4NO3、NaBF4在丙酮中的复分解反应,合成硝酸N-正丁基吡啶(BPN03)、四氟硼酸N-正丁基吡啶(BPBF4)两种室温离子液体,并通过IR、^1HNMR等方法对室温离子液体的化学结构进行表征.讨论在实验室条件下合成BPNO3、BPBF4这两种N-烷基吡啶类室温离子液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3.
麻花秦艽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硅胶柱层析及薄层层析方法对甘肃产麻花秦艽(Gentiana straminea Maxim)根醇提物进行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应用核磁共振等光谱方法及与对照品对照鉴定结构分别为龙胆苦苷(gentiopicroside,Ⅰ),熊果酸(ursolic acid,Ⅱ),胡萝卜苷(β-sitoseteryl-3-O-β-D-glucopyranoside, Ⅲ),β-D-葡萄糖乙苷(ethyl-β-D-glucopyranoside, Ⅳ),N-正二十五烷-2-羧基苯甲酰胺(N-pentacosy-2-carboxy-benzoylamide,Ⅴ),乌苏醇(uvaol,Ⅵ)和2'-(邻,间-二羟苯甲酰)獐牙菜苷(2'-(o,m-phenylglycin)sweroside,Ⅶ)。其中化合物Ⅳ为从该属中首次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化合物Ⅴ,Ⅵ和Ⅶ为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4.
"食管癌、胃癌、肝癌氮循环"病因假说的检验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寻找食管癌、胃癌、肝癌病因.方法:假说及实验检验.结果:"氯循环假说"指出:一定气候类型土壤包气带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及农肥、污水中的胺和酰胺是长期以来被忽略了的两类N-亚硝基化合物前体物重要污染源.前体物污染河流通过饮用水进入人体,合成亚硝胺,特别是亚硝酰胺,是引起食管癌、胃癌、肝癌的重要原因.气候、农肥污水、前体物降解时间、河流、地质地貌这5个重大环境因素,尤其是河流对食管癌高发区同心圆的形成影响巨大,假说包含10个新概念和6组定量公式.圆满地解释了食管癌流行病学特征.用农肥水加亚硝酸钠在世界上首次成功诱发出鸡的咽、食管、胃、肝癌并检测出致癌的二甲基亚硝胺、甲基亚硝基脲.林州市实验改水食管癌两率下降一半.结论:氮循环病因假说成立.  相似文献   
135.
实验用溴代正戊烷与吡啶反应合成了溴化N-正戊基吡啶离子液体,并优化改进了合成过程.对溴化N-正戊基吡啶进行红外光谱的化学结构表征;选取不同的溶剂对溴化N-正戊基吡啶进行了紫外光谱分析,溶剂极性与酸碱性对溴化N-正戊基吡啶均有一定的影响.分析了溴化N-正戊基吡啶在常见溶剂中的溶解性,结果表明溴化N-正戊基吡啶在水、乙醇、...  相似文献   
136.
本文以靛蓝为原料,在吡啶存在下与乙酰氯反应值得的N-乙酰基靛蓝是一种具有大斯托克斯位移值的近红外荧光化合物,以此为探针采用光谱法对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简称CTAB)的梯度浓度下的荧光光谱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N-乙酰基靛蓝原发射峰位置发生了明显的荧光强度变化,在测试体系的荧光强度-浓度(I-C)图中有明显的突变点,此突变点对应的CTAB浓度值与其临界胶束浓度文献值0.80 mmol·L-1一致.  相似文献   
137.
设计合成了一类侧链上含有邻苯二酚基团的N-炔丙基酰胺螺旋聚合物,研究了其对水溶液中的Fe(Ⅲ), Ni(Ⅱ)和Cu(Ⅱ) 3种金属离子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两种金属离子共存时存在竞争吸附,三者的竞争吸附关系为Fe(Ⅲ)>Cu(Ⅱ)>Ni(Ⅱ);共聚物吸附Fe(Ⅲ)的动力学过程可用准一级动力学模型来描述;吸附后所形成的Fe(Ⅲ)络合物中,聚合物的二级结构随Fe(Ⅲ)的吸附量变化而变化,两者之间存在定性关系。  相似文献   
138.
以L-谷氨酸为原料合成了N,N-二苄基-L-谷氨酸(H2bbga),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表征.通过N,N-二苄基-L-谷氨酸与MgCl2.6H2O、Ca(OH)2、MnCl2.4H2O、NiCl2.6H2O、CoCl2.6H2O、CuCl2.2H2O和ZnCl2反应,分别合成得到了相应的金属配合物.用比色法测试了N,N-二苄基-L-谷氨酸及7种金属配合物对三磷酸腺苷二钠分解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N,N-二苄基-L-谷氨酸与镁、钙和锰形成的配合物对三磷酸腺苷二钠的分解反应具有较好的活性.  相似文献   
139.
目的:研究复方三芪提取物对由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诱导的大鼠视网膜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复方三芪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模型组和给药组大鼠于右眼玻璃体内注射2μL 40 nmol.L-1NMDA,制备视网膜神经元损伤模型.给药组在NMDA注射前7 d起给予复方三芪提取物灌胃(3.903,7.805,15.61 g.kg-1.B.W.);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则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注射NMDA 7 d后静脉取血,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取眼球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视网膜厚度,并对视网膜视神经节细胞层(RGCL)神经元进行计数.结果:模型组大鼠RGCL神经元个数为正常组大鼠的51±6%.同模型组相比,复方三芪提取物(3.903,7.805,15.61 g.kg-1.B.W.)能剂量依赖性地增加RGCL神经元个数(P<0.05),依次为正常组的69±6%,89±7%,103±7%.复方三芪提取物(7.805 g.kg-1.B.W.)显著提高大鼠血清SOD活性并降低MDA含量(P<0.001).结论:复方三芪提取物能抑制NMDA诱导的视网膜脂质过氧化,并能阻止大鼠视网膜神经元进行性丢失,对NMDA诱导损伤的大鼠视网膜有修复作用.提示复方三芪提取物可能具有促进神经元的再生作用.  相似文献   
140.
用水热方法合成了一种新颖的以N-(亚磷酸甲基)亚胺基二乙酸(H4pmida)桥联的异核配合物CdVO (pmida)(4,4'-bpy)(H2O2)]·4H2O2(1),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分析和磁性研究.在配合物中,[V2O2(pmida)2]4一单元利用配体的膦酸氧原子桥联镉离子而形成二维网状结构.在2~300 K范围内测定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表明配合物中V4+离子间存在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