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46篇
综合类   4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根据运动几何学原理,建立了用解析法进行满足“K—ψ”及[r_(min)]要求的曲柄摇杆机构设计的数学模型。文中举出了一个计算实例,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2.
为了提升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动态负载下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双阈值流量自适应的异步媒体接入控制(AX MAC)协议.该协议基于前导序列侦听技术,在发送频闪前导序列过程中插入握手机制,使得平均前导序列长度缩短为节点侦听间隔的1/2;同时提出一种双阈值的网络流量判决机制,使得节点能够自适应调整其侦听间隔.建立了基于Markov链的协议模型,并分析了协议阈值对节点调节侦听间隔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AX MAC能够显著地减小动态负载下的网络延时;通过选择合适的阈值,能够达到较好的能耗和延时平衡.
  相似文献   
103.
自从“人猿相揖别”之后,人类通过各种方式交流思想,对自然界的事物不断地加深认识,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从而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在交流思想的过程中,要求对同一事物订一个公认的名称,并代表同一的概念,使这个名称与所代表的概念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就开始给事物订名,并注意名称的统一。医药卫生对人类自身关系最大,因而医药学的名词术语也出现较早。中医药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最富特色的一门学科,很早以前中医药名词术语就形成自己独特的体系。随着科学的进步,以及各民族医学和中外医学的交流,迅速不断地产生新概念,出现新名词、新术语。同时,由于地域、民族、文化等因素的不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相同概念而有不同的名词,或相同名词而所指概念不同,以及新旧概念的更替等等。历代医家或政府,总是不断地进行着名词术语规范化工作。时至今日,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世界“中医热”不断扩大,中医药交流的范围、速度前所未有,这就使得中医药名词术语规范化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迫切和意义重大。现状纵观历史,我国古代医家早就认识到名词术语规范统一的重要性,因此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建国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中医药工作,特别是在毛泽东作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英明论断之后,中医药事业迅速发展,中医药名词术语规范化工作也不断深入。建国后的中医药名词术语规范化工作,主要从三方面展开。第一是组织编纂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教材,40多年来先后编纂出版了1-6版教材,覆盖所有的中医药分支学科;第二是编纂出版各类工具书,如《中医名词术语选释》、《简明中医辞典》、《中医大辞典》、《中药大辞典》、《针灸大辞典》、《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学各分卷、《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传统医学》、《中医药学主题词表》、《汉英双解中医大辞典》等;第三是进行中医药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制定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经穴部位》、《耳穴名称与部位》、《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这些工作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为现在的中医药名词术语审定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50年来,我国中医药名词术语规范化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但由于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要求,用现代术语学的标准来衡量,这项工作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即使是适应现实的科研、医疗、教育、管理、生产、经贸等需要,也不尽如人意。实际工作中,不规范的名词术语常常见诸书刊,造成混乱。比如胸痹、心痛、真心痛、胸前、厥心痛、卒心痛、暴心痛,临床上使用混乱。白疕,又称蛇虱、松皮癣、银屑病,相当于西医的牛皮癣。而中医病名也有“牛皮癣”,它相当于西医的神经性皮炎。至于药名,则更为杂乱。如金银花,又写作银花、双花;淫羊藿,又称仙灵脾;补骨脾,又称破故纸。至于中医药名词术语英译,更是众说迭出,莫衷一是。如“针灸”,蔡宗健先生例举10多种辞典的译名或释义,有译acupuncture,acupuncture therapy,needing,stylostixis为“针刺疗法”、“针术”、“针灸”,有译acupuncture,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等为“针灸”,有译moxibustion为“艾灸术”。有趣的是moxibustion一词,是由“moxa”(艾)和“combustion”二词合成的。而“艾”字之所以用“moxa”,是因为“艾”字的日语发音为“きぐさ”,音译使然。[1]20多年来,计算机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不断开展,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名老专家诊疗系统、方药数据库等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的原因很多,而名词术语不规范是其重要原因之一。中医药学历史悠久,加上我国地域辽阔,方言众多,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浓厚,以及少数民族医学、外来医学的影响,使得中医药名词术语规范化工作的任务尤其艰巨。展望我国是一个伟大的文明古国,古代曾有许多称誉世界的创造和发明。在自然科学方面,我国传统的科学技术中能完整地保留至今并以自身独特的体系仍在继续发展的学科,只有中医药学。近20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世界相继出现“针灸热”、“中药热”、“中医热”,中医药学正在走向世界。我国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给中医药及其产品进军国际市场带来极好的机遇。因此,中医药正面临着一个国际化的问题。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作为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医药学科自身也要进一步发展,以满足现代人民健康的需要,这给中医药学又提出一个现代化的问题。著名科学家卢嘉锡指出:“科技名词审定工作,对于科技知识的传播,新学科的开拓,新理论的建立,国内外科技交流,学科与行业间的沟通,科技成果的推广使用和生产技术的发展,科技书刊和教材的编辑出版,特别是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2]这段话对中医药名词审定工作也同样是适用的。开展中医药名词术语审定工作,是中医药学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的系统工程。它对于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中医药知识的传播,国内外医药交流,学科与行业间的沟通,中医药科技成果的推广使用和生产技术的发展,中医药书刊和教材的编辑出版,特别是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都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它对中医药电子辞典编纂,专家库系统、知识库系统、机器翻译系统等具有商品价值的实用计算机系统的研制具有推动和促进作用,将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如前所述,我国的中医药名词术语规范化工作已取得不少成绩,为审定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培养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研究队伍。但以往的这些工作分别在不同部门进行,有的是科研单位,有的是高校,有的是医疗机构,有的是行政管理部门,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或机构,缺少统一的标准以及必要的协调,因此或有矛盾,或重复工作。在全国名词委的领导下,成立中医药名词术语审定委员会,将改变这一状况。中医药名词术语审定工作将在统一机构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必将使中医药名词术语的统一结出丰硕的果实。全国名词委制订的“科学技术名词审定的原则及方法”等有关文件是中医药名词审定工作所必须遵循的。全国名词委已经成立的52个分委员会及其所开展的工作,为我们中医药名词审定工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根据《中医大辞典》、《中医辞海》等书统计,中医药名词术语约有3-6万条以上。审定工作,要从选词开始。按照所订的原则进行筛选和规范订名,并给出定义性注释和英文译名,同时建立术语数据库。第一步先完成中医药基本词的审定,然后开展中医基础名词、中医临床基础及临床各科名词、中药名词、针灸名词的审定。审定工作可按如下步骤进行:(1)先由有关专家按照要求起草。内容包括统一订名的“正名”或“推荐名”,定义式注释,英译名。淘汰的有代表性的旧名词可作为“曾用名”。(2)征求意见:初稿分寄全国有关知名中医药专家,征求意见,要求专家对自己熟悉的名词提出意见。(3)送给医学、药学、人体解剖、语言、哲学等相关学科专家征求意见。(4)根据中医药专家和相关学科专家意见作出修改。此为二稿。(5)中医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提出审定意见。(6)根据审定意见进行修改。具体工作时,可编制一份工作简报,以便与有关各方沟通,推动工作的开展。整个审定过程将按照名词术语审定的有关原则进行。如:单义性、科学性、习惯性、系统性、简明性、副科服从主科、主科尊重副科、尊重已有的国家标准等等。其他自然科学名词术语多来自外国,50年代主要来自前苏联(俄文),80年代主要来自欧美(英文)。而中医药学是土生土长、最有中国特色的学科。它的概念体系和名词术语都已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体系。因此,中医药名词术语的审定,除了遵循科学技术名词术语审定的一般原则以外,还因其学科的特殊性而有所不同。比如它的民族文化性,尤其是汉语特点,译成外文时要“以我为主”,双向接轨。这些更需要我们在审定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因此,中医药名词的审定过程亦即是研究过程。研究工作可采用医史文献研究方法、术语学方法、计算机数据处理方法、中英文翻译方法等。中医药学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受到中国哲学、传统文化、民间医学、少数民族医学、外来医学尤其是西方近现代医学的影响,它们都在中医药学名词术语上留下或多或少的烙印。因此,在审定时,要充分与这些相关学科做好协调,正确订名,作出科学的注释。中医药理论有不少属于模糊性的,要作出精确的定义将会有困难,因此必须引入模糊学理论。另外,中医药学传入日本、朝鲜、韩国、东南亚等国家,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历史交流、融合,对名词术语当会有一定的影响。在香港,中医药名词不统一的情况也存在。据有关报道,香港地区使用的中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的同名异物品共有34种。[3]台湾经过半个世纪与大陆的隔绝,在中医药名词术语方面也存在一些隔阂,所有这些也需要作专门的研究。当前,世界上使用汉字的人口约占全球人口的1/4。汉字又是联合国指定的工作文字之一。汉字的使用,不再限于中国,而且许多东南亚国家、地区也在使用汉字。随着人们回归自然的热潮,世界范围的“中医热”正一浪高过一浪。我国已与世界上40多个国家建立了中医药的教学、临床或科研的合作关系。世界卫生组织(WHO)也明确建议43种疾病可以用针灸疗法,在英国以及澳大利亚已经开办了中医药学的高等教育,像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把中医药的传统医疗作为保险的一个覆盖项目,运用中医药治疗疾病现在已遍及五大洲。因此,中医药名词术语的规范化研究和审定工作,就显得异常的重要和十分的迫切。中医药名词的规范化,是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基础性工作;是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是需要有关方面的参与、支持的一项系统工程。在名词审定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在有关组织的领导下,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做好这项事关中医药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04.
哲学的逻辑建模是与我们的直觉和实在经验相符合,能够对一定范围的哲学问题提供答案的形式理论框架。广义地说,哲学的逻辑建模是建立在逻辑-数学基础上,用于描述和分析哲学概念、哲学论题和哲学推论的形式技术。哲学不仅从逻辑-数学模型获益,而且它本身也提供哲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5.
《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传统医学部分的发布,将中医药国际化向前推进了一步。因其囊括的中医疾病术语数量有限,中医病名对外翻译尚有很多工作需要开展。文章概述了中医药术语的英译规范原则与方法;讨论了对应性、同一性、系统性、简洁性、回译性、约定俗成、民族性等翻译原则在病名英译中的使用,并从术语部件的规范、双译法的使用、中西医病名关系的处理等方面细化了各原则在翻译中医疾病时的实现方法。音译法适用于跨学科、含义多且难以找到合适译名的中医疾病术语部件,而双译法可以解决中医术语翻译归化与异化的分歧,同时促进学术、文化及医学技术层面的传播,满足中医临床中西医双诊断以及中医进入西方国家医疗保险体系等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106.
新冠疫情暴发三年多来,国内外出现多种有关新冠病症的名称,如国内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国外有世卫组织命名的2019冠状病毒病以及倡用的新冠后症状,此外还有长新冠、新冠后综合征、新冠后遗症等较为常见的名称。目前已出现一定的混乱,需要正视。通过辨析,提出取舍意见,认为目前应与世卫组织一致,统一使用2019冠状病毒病、新冠后症状。根据术语学有关要求,同时提出规范名词的建议,为进一步审定新冠病症名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