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75篇
  免费   270篇
  国内免费   83篇
系统科学   11篇
丛书文集   273篇
教育与普及   30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9篇
现状及发展   14篇
综合类   7308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341篇
  2013年   375篇
  2012年   424篇
  2011年   570篇
  2010年   650篇
  2009年   712篇
  2008年   603篇
  2007年   622篇
  2006年   353篇
  2005年   300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236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214篇
  2000年   179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分析开口管桩沉桩过程中产生的土塞效应,首先从土塞的形成过程和作用机理出发,建立了土塞单元体的受力平衡方程,得出了垂直向总荷载的表达式;其次,将土塞视为"桩中桩",基于太沙基桩端极限承载力理论,得出"桩中桩"桩端极限承载力的表达式,从而导得管桩在沉桩过程中土塞高度的表达式;最后,将本文理论计算结果与工程实例进行对比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径厚比、土的黏聚力以及桩土表面粗糙度对管桩沉桩过程中形成的土塞高度的影响,得出结论:同一入土深度,土塞高度随着径厚比增大而增大,随着桩土表面粗糙度的增加而减小,而土的黏聚力对土塞高度的影响不大.结果表明本文计算方法是基本可行的,对开口管桩沉桩过程中土塞高度的预测计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2.
103.
104.
建立了独立式、连系梁式及承台式微型桩支护体系模型,探讨了不同布置形式及桩间距下,各类型微型桩体系的受力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相同荷载下承台型微型桩抗滑效果好,其最大桩身弯矩分别为独立式和连系梁式微型桩的1.36倍和1.35倍;梅花形布桩形式下,同类型微型桩的桩身最大弯矩约为矩形布桩形式微型桩的1.02倍;桩间距取1.5~2.0m更有利于微型桩体系抗滑效果的充分发挥;最佳的微型桩布桩形式为承台式微型桩呈梅花形布桩,桩间距为1.5~2.0m.  相似文献   
105.
对于地质复杂、卵石层深的区域、筏板基础中使用钢筋混凝土双向螺旋挤扩桩可以提高进度,解决噪音污染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6.
本研究以山东诚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铁路专用线扩建工程为研究案例,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设计、施工工艺及保证质量的组织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7.
文章结合广清高速改扩建先行工程流溪河特大桥水中承台的钢板桩围堰施工方案,介绍了钢板桩围堰的施工过程、受力工况等,对同类桥梁水中承台的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桥梁水中承台施工的过程中,钢板桩围堰是比较常见的施工方法,此方案施工速度快,经济效益好,对该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能有效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08.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螺杆桩在地下室抗浮中的应用,螺杆桩在均匀的黏性土层内具有良好的抗拔承载力,在底板沉降较小的前提下,抗拔桩采用板跨中布置的方式可显著减小底板的内力和变形,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09.
文中结合甘肃省人民医院住院部二期7号、8号楼实际情况,阐述了在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深基坑支护工程采用旋挖钻施工咬合桩的支护方式,重点介绍了旋挖钻施工咬合桩成孔垂直度的控制方法,旨在为基坑咬合桩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与指导。  相似文献   
110.
《大自然探索》2014,(4):6-6
正2013年6月,有人在秘鲁亚马孙丛林偶然发现了一种直径约为2厘米的怪异"尖桩围篱",并把照片发到了网上。是谁创建了如此精致的结构?无人知道。最近,美国生物学家杰夫·克莱默深入亚马孙丛林进行了8天探险,终于看见一只微小的蜘蛛从"尖桩围篱"底部的蜘蛛卵中孵化出来,由此知道了这种奇异"篱笆"的建造者是一种蜘蛛。克莱默推测,蜘蛛建造这种"篱笆"的目的是捕捉微型白蚁(他在"篱笆"内发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