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12.
13.
本文通过开花后去叶处理,探讨玉米不同叶位的叶片对产量的影响。并测定了收获后茎杆中残存糖百分率,对茎杆中动用贮藏物质情况作一初步探讨。 1.发现玉米开花后去上部叶对最后产量影响最大。去上部叶使单株产量减少66.6%。中部结穗部位叶子对玉米结实是有贡献的,但分布范围较广,且要求一定面积,留中部六片叶子即可使单株产量和对照不相上下。另一方面,可以看到,其产量并不直接受穗附近一两片叶子的直接制约,若仅留穗附近四叶,穗发育性状很差,单株产量只有31.3克(对照为153.95克)。 2.为了保证玉米的正常产量,必须有一绿叶面积的最低值,我们称为光合面积的“阈值”,低于此值,产量急剧下降。在我们的工作中,这相当于结穗部位的六片叶子(相当旅大红骨子一生中顺序出现的第12片到17片叶子)。其面积占当时单株总面积的46.81%。 3.茎杆中残存糖百分率以对照为最高(基部10.17%结穗部位12.25%)。留中部六叶虽产量和对照一样,但因其光合面积仅达到“阈值”,故除了当时叶片发挥了最大光合能力外,茎杆中动用物质也最彻底,结果使其茎杆中含糖率低于一切处理(基部2.5%,结穗部位为7.04%)。从其他几个处理中可以看出,茎杆含糖率高低和所在叶片光合作用有关,去叶后均使相应部位茎杆含糖率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