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7篇
  2018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采集公主岭市长期定位监测基地不施肥和施用不同用量有机肥的黑土,通过超声波分散-离心分离得到细黏粒(<0.2μm)、粗黏粒(0.2~2μm)、粉粒(2~53μm)、细砂粒(53~250μm)、粗砂粒(250~2000μm)5个颗粒级别,分析全土及不同粒级中土壤有机碳、总氮并进行含量与分布的比较。结果表明,有机质多集中在粉+黏粒中,碳氮比随着粒级的减小而逐渐降低;与粗黏粒相比,细黏粒有机质的转化更快。长期施用有机肥后,除细砂粒级外,全土及各粒级有机碳、氮库大小和浓度均有显著增加;粗砂粒中有机碳、总氮的富集系数升高,黏粒(尤其是细黏粒)中富集系数降低;粉粒和砂粒中的C/N显著降低。施肥量的变化对全土和各粒级中有机碳、总氮浓度的影响较大,对C/N比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秸秆还田对水溶性有机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水溶性有机碳对农业土壤中的碳循环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持续6年的田间试验来研究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影响,共有3种处理(1)对照;(2)粉碎还田;(3)覆盖还田.结果表明,在6年的秸秆还田试验中,秸秆还田能够增加土壤有机碳和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P<0.05),主要是增加了大团聚体组分中有机碳和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和水溶性有机碳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和土壤有机碳有很好的相关性(R2=0.512).  相似文献   
13.
14.
基于Web Services的生物信息集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信息学是用数理和信息科学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去研究生命现象、组织和分析呈现指数增长的生物学数据的一门学科。Web Services是一种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其突出优点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台独立性和语言独立性。目前生物信息的数据库呈爆炸式增长。在分析Web Services的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后,提出一个基于Web Services的生物信息集成框架与服务类的概念,并对框架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研究。该框架可以方便地用于各种已有的异构生物信息系统的集成。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阐述以 TP—801单板计算机为核心的某变电站数据采集、事故记录、操作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硬件连接和软件控制。TP—801单板机加上相应的外部设备组成整个系统的硬件结构。通过 A/D 转换、CTC 定时和软件的相应处理,达到定时数据采集的目的;通过 TP—801上的 PIO,用中断方式2中的位控方式随时捕捉各种事故;由操作员向单板机发出相应命令的方式使系统进行各种操作。另外,根据实践,略谈稳定性和抗干扰问题。  相似文献   
16.
Mermin讨论过无限长柱面边界条件对超流~3He系统(?)相(偶极子锁闭)的表面拓扑结构的影响.我们发现,他对序参量空间中表面子集A的选取有问题.本文对此作了进  相似文献   
17.
不同来源腐殖酸与Mn2+和Zn2+络合稳定常数的确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分别来源于草碳、褐煤和风化煤的腐殖酸为供试材料,采用离子交换平衡法研究了不同腐殖化程度的腐殖酸与Mn2 和Zn2 的络合稳定常数,并探讨了环境pH值对络合稳定常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来源腐殖酸与Mn2 和Zn2 的络合稳定常数受pH值的显著影响,且均以pH5.5时较高.风化煤来源腐殖酸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的稳定性高于草碳来源腐殖酸和褐煤来源腐殖酸.说明腐殖酸的腐殖化程度越高,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稳定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18.
经典力学进入非线性区域 ,会出现一种随机行为 ,这种行为在量子力学中的表现主要体现在波函数和能级结构方面的特征。本文我们研究了一类边界振动的弹球系统 ,当振动的参数发生变化时 ,系统的准能级的最近邻分布会发生从Poisson分布到GOE(GuassianorthogonalensembleGOE)分布与GUE(Guassianunitaryensemble)分布的转变 ,它们分别对应于可积、时间反演不变的混沌、时间反演可变的混沌  相似文献   
19.
多糖类微凝胶的制备及其在缓控释给药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综述了淀粉、纤维素及右旋糖苷等3类多糖类微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缓控释给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多糖类微凝胶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共沉淀法、反相微乳液法、微乳-溶剂挥发法及全水相法等,其中不使用有害溶剂的全水相法最具发展潜力.多糖类微凝胶在药物缓控释、降低药物毒害性、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等方面均显示出优势,已成功应用于胰岛素、布洛芬等多种药物的包载与缓控释.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介绍关于如何利用廉价的进口集成电路芯片组装多路模/数(A/D)转换器的一些经验。给出与单板机TP801配套使用的(成本大约在85)八路模/数转换的器线路图以及举例程序。此外,还打算就减小误差,扩充功能和要不要采样一保持器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