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6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1.
丁林垲 《科学通报》1986,31(18):1374-1374
一、引言由于初级宇宙线强度随能量增加按负幂律迅速下降,收集超高能事例的探测器必须具有很大的接收因子。为了研究10~(15)—10~(17)eV的超高能强子作用,在西藏海拔5500m的甘巴拉山顶设置了灵敏面积为150m~2,一次实验的灵敏时间为一年的乳胶室。但是,超高能宇宙线粒子的强度太低,即便位置这么高,收集因子这么大的探测器,也难于记录到发生在乳胶室内的  相似文献   
12.
石油成因学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石油的勘探和开发。通过考察和论述石油成因学说的发展,阐明一个正确的自然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值得向读者推荐一读。  相似文献   
13.
分析现有加速器数据,构造了描写强子相互作用的两分量模型。计算结果与从ISR能区到SPS能区的实验结果符合较好。由此提供了一种可以外推到超高能区并用于高山乳胶室实验Monte-Carlo模拟计算的强子相互作用模型。  相似文献   
14.
现在大家都很关心我们的科技成果为 何不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或商品的问题。 我对这个问题一直很关注,因我从事科技 工作50多年,也考察了国内外很多地方, 对此我有较多体会。我认为"科技成果如 何转化为生产力"这个问题受以下因素的 制约或影响:科研方向、科技成果本身的 问题、工业基础、领导的决心、科技人员 的思想和作风、科研体制。在这六个问题 中,我国现在的科研体制是科研成果不能 及时转化为生产力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5.
基于求解非线性方程组,对Sonmez等提出的修改Trivium算法进行了滑动攻击,找到了多于285的滑动对,远远大于原Trivium算法的滑动对数(239).在假设获得一个滑动对的基础上,攻击者可以恢复出修改Trivium算法的全部80 bit密钥,计算复杂度为O(235).  相似文献   
16.
熊中玉  丁林  谢静 《科学通报》2019,64(16):1722-1737
古高度重建为地质模型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制约条件,而古地温的恢复在古高度重建中至关重要.基于均质(或同相)同位素交换平衡的碳酸盐耦合同位素温度计(Δ_(47)温度计)相比于传统的古温度计具有两个显著的优点:(1)其测量的参数Δ_(47)仅仅与碳酸盐的形成温度相关而不受环境水中δ18O值影响;(2)Δ_(47)的精度能够达到0.010‰,换算到相应的碳酸盐形成温度可优于±2°C.随着碳酸盐耦合同位素温度计的实验方法的发展,实现了利用该温度计精确重建古高度.本文通过总结全球碳酸盐耦合同位素温度计应用于古高度重建中的实例,进一步解析该温度计在区域抬升历史的恢复以及构建动力学模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张进江  丁林  钟大赉  周勇 《科学通报》1999,44(19):2031-2036
喜玛拉雅造山带内普遍发育垂直于造山带的伸展构造,曲松、普兰、洛扎、聂拉木和亚东等地的研究表明它们代表平行于造山带的伸展,伸展形成的盆地内发育与伸展同期的垂直于造山带的挤压构造,伸展构造的形成时代为16~13Ma,与整个东南亚强烈挤压期一致,所以它们是造山期同收缩伸展,伸展期的主导构造运动为挤压和隆升,伸展构造是造山带应变分解所致,而不是高原下降的标志。  相似文献   
18.
现代农业科研生产中对于生物防治农业病虫害的研究日益深入,合理地利用害虫的天敌来减轻病虫害对作物生长过程的危害已成为科技工作者研究的重要目标.然而现有的技术手段无法高效可靠地获取作物生长过程中病虫害发生的时间、位置、虫害数量等试验数据,也因此无法确定虫害天敌的布放时机、数量、布放位置等,严重地制约着生物治虫在农业生产中的大规模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STM32的稻纵卷叶螟监控测量装置,为在农田等不宜架设大型设备的环境实时监控统计病虫害提供了有效可靠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联通公司、中广赛博三方共同启动的主题为“科考世界风探秘中国结——中国科学院可可西里科学考察探秘行动”,是人类首次在青藏高原腹地可可西里无人区进行的大规模科考探秘活动,将持续三年(每年至少进行为期40天的考察)。第一阶段科考活动于2005年9月中旬正式开始,10月下旬结束,共持续40多天。本次科考行动克服了许多困难,也取得了大量具有重大价值的成果。为详细了解第一阶段考察情况,中国科学院网站于目前对科考队主要成员进行了专门采访,特编发如下,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福建柏和杉木人工林细根N、P养分含量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细根养分含量的4种动态:(1)福建柏和杉木人工林细根N、P含量的差异;(2)细根N、P含量与细根直径的关系;(3)在细根衰老过程中是否发生N、P的转移;(4)细根N、P含量是否有季节性的变化.从1999年1-12月隔月应用连续根钻法对福建三明莘口林场福建柏和杉木人工林细根进行取样并测定活、死细根的N、P养分含量.结果表明:福建柏人工林细根的N、P含量均比杉木人工林略大,且两者的N、P含量均随细根径级的减小而增加;各径级死细根的N、P含量均略低于相应的活细根,说明细根在衰老过程中发生了养分的转移但迁移量很小;福建柏各径级细根N、P含量的动态变化表现为单峰型,在9月最高;杉木各径级细根N、P含量的动态变化亦表现为单峰型,N含量高峰出现在9月,而P含量则在9月或11月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